全晓琴
目的:对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位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以后在患者恢复肠胃功能方面,对比两组,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康复,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解剖胆囊的三角区如果难度较大,不一定必须要采取胆囊切除术,可以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李涛云;郑禄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探讨,对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胆漏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对20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引起胆漏的具体成因,并根据病情逐一进行治疗.结果:其中15例通过非手术的形式进行引流等措施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5例通过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经过治疗20例患者无一人出现胆漏现象,效果显著.结论: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胆漏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熟练掌握肝胆手术流程,及时处理手术突发状况,其次术后的缝合一定到位不可以马虎,引流管放置位置一定符合标准,对于胆漏不严重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作者:余松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自身身体素质的逐渐降低,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使得患内科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内科疾病本身具有特殊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提高临床内科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治疗质量,需要重点研究影响内科疾病治疗的影响因素.由于临床内科疾病涉及到较多的科目,种类繁多,因此需要单独就某一个门类进行研究和讨论.本文主要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来研究其影响因素和治疗的心得体会.
作者:张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一级高血压在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一级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非药物干预.结果:通过非药物干预86例中显效24例,有效3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0%.结论:进行非药物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一级高血压,还可提高降压药的效果.非药物疗法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均提出运动、降低体重、限盐、戒烟等非药物疗法需作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
作者:严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闭合性腹部创伤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所选取的166例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及早的对患者腹部脏器衰竭现象进行发现,并告知医生进行患者的及时抢救工作.结果:16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操作,116例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操作,治愈148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92.17%,死亡13例,治愈率为92.17%,死亡率为7.23%.结论:对严重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观察和护理,能够使治愈率得到提高,降低死亡率.
作者:杜艳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示范病区,采取落实责任制护理、注重人文关怀、改革护士值班模式等等举措,比较该工程开展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同时,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少于活动前(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从而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静脉炎是门诊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并发症,既损害机体又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文分析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及护理,为临床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作者:管珍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文对2009年~2013年定西市红十字中心血站60762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体检和血液初筛,方法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要求,所有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表明2009年~2013年无偿献血者检测不合格为1419份,检测不合格率从2.94%下降到2.19%,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张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盆腔炎的佳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结论: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中心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8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病例按照随机数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并进行指导,观察组采用常规监测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监测,预测患者排卵时间,指导患者在佳时间同房,以提高受孕率.结果:两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经过指导之后,对照组4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周期妊娠3例(7.50%),排卵正常17例(42.50%);观察组40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周期妊娠13例(32.50%),排卵正常21例(52.50%).两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监测与指导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患者采用常规监测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超监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常规监测与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了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用药的准确性,通过指导患者在佳时间同房,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周期妊娠以及恢复正常排卵,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芳莉;曹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水平趋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儿童血铅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138872例儿童血铅(原子吸收法测定其血铅含量)检测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印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三年我院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平均检出率为2.28%,其中,男童为2.53%,女童为1.81%.血铅平均水平为48.43μg/L,低于我国既往调查.2011年至2013年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年均检出率分别为3.82%、2.19%、1.22%(x2=640.36,P<0.0001),呈逐年下降趋势,均低于有关报道郑州市2004-2008年均检出率10.49%,也低于该报道中我国2004-2008年均检出率7.57%[1];重度铅中毒别为0.02%、0.01%、0.02%.三年来共发现高铅血症患儿2614例:铅中毒527例,其中重度铅中毒26例;在这3141例血铅含量≥100μg/L的病例中,血铅平均水平150.81(150.81±69.678)μg/L.结论:近三年儿童血铅含量≥100μg/L检出率逐渐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儿童血铅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儿童血铅的升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预防,以降低儿童血铅水平,减少高血铅的危害.
作者:李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皮肤瘙痒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依巴斯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痒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40%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实施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化疗患者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询证护理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制定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实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代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院的门诊药房是为患者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必须要提升药房调剂工作效能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药房工作效率和效能低下的原因作出了调查和分析,并由此找出了严重影响药房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了优化以及整合方法,对不良现象进行整改,并根据我院自身情况,选出切之可行的整改方案,使得我院药房的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者:张利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门诊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采用肝病随访管理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抗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选择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肝病随访管理,随访时间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肝病随访管理,患者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访管理,能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使抗病毒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思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自2010年全国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为目标[1],全面提升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认真落实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实现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自2011年7月开展活动以来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内科住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治疗方式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QOL-74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3年2月共对33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微创治疗,33名患者中有27名患者为顺粗隆间骨折、有5名患者为反粗隆间骨折、有3名患者合并有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根据AO来分型:有2名患者为A1型、有25名患者为A2型、有6名患者为A3型.患者接受手术后会有大于6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来给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接受手术后切口都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骨折愈合很快,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随访6到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痊愈,愈合的时间为11-17周,平均为13.2周.根据黄公怡的评定标准:29名患者为优、4名患者为良,优良率达到了100%.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能够大大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
作者:苏启旭;何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经后侧入路并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柱骨折的患者60例,均经后侧入路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与实现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术后不良症状分别统计并作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术前差54例(90.0%),一般6例(10.0%);术后总优良率达91.7%,其中,优48例(80.0%),评分为差者仅有1例(1.7%);另外,术后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2±0.8)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6±1.1)周;均比较短;且术后仅有1例患者(1.7%)出现轻度感染,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发生Ⅲ型后柱骨折后,经后侧入路采用支撑钢板行固定治疗,一般可实现良好的预后效果,可积极推广.
作者:邱光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予以常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盐酸氨溴索组(120):则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盐酸氨溴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而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比较常规治疗组(11.3±2.4)d明显长于盐酸氨溴索组(4.9士1.5)d;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若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基础之上再辅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则可极快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暨励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