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患者,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给西药西比灵加颈椎牵引,治疗组给在其基础上给丹参山甲芎芍汤,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控制组(71.2%)。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显著提高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孔秋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20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18例抢救成功,2例由于伤势太重,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要做到一急、二救的原则,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及时抢救是关键。
作者:田俊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影响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5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通过对他们进行术后随访,总结影响股骨干术后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共有20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医源性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是造成股骨干术后不愈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化强;李雪勇;李佳伟;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比较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在临床上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将84例患有应激性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 A、B 两组。其中,A 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B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观察 A、B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的治疗后有效率为92.9%、B组的治疗后有效率为69.1%(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要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任玉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的手术疗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所有患者均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总结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0例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死亡,手术总优良率为81.33%(122/15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67%(28/150),结石残留率为21.33%(32/15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胆、胆道出血。结论:根据肝胆管结石患者具体病情及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在大程度上保障治疗方式的合理化,规则性的结石肝叶段组织切除术是彻底清除病灶及降低复发率的关键。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玲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112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8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S的发生。
作者:韩丽丽;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采取的护理方法以及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研究有效措施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针对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完成护理后,显著提高了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在所有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9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结论:针对患者,要求其按照医生的要求准时用药,并且护理人员在固定时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将患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禁止吸烟饮酒,确保大便。通,有效保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正常。
作者:胡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科技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医学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所谓的运动医学就是一门研究运动及缺乏运动对机体的病理、生理的综合性的科学,这门科学的迅速发展和21世纪之后社会科技和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的全面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基因科技、生物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今天,运动医学也一定会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是要探讨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作者:计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宫颈癌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现象,同时也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手术,在时间上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尿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宫颈癌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邹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酵母菌病患者,诊断方法为绕宫颈一周分泌物涂片和阴道壁分泌物涂片做真菌培养,治疗方法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并配伍阴道内外用药进行药物加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转阴率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且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泌尿科收治的16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57.6%,痊愈率分别为67.6%和25.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1.25%,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12.4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副作用小、排石效果好和疼痛少等优点,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阳文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罗婷;黄起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脑出血的临床工作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梗塞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及早进行诊断和处理,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后,及时使用半剂量的甘露醇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良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作者:朱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68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68只眼)角膜中央区翼状胬肉分离操作过程中沿前弹力表层分离难度较低,仅有少数眼分离难度较大;68只眼中有50只眼视力不变,14只眼视力上升,4只眼视力下降;50例(68只眼)痊愈62只眼,复发6只眼,治愈率为91.2%;本组68只眼中角膜完全透明28只眼,另有线状角膜混浊30只眼,轻度角膜雾状混浊6只眼,中度混浊2只眼,重度混浊2只眼。结论:采用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冯书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于老年慢性肺炎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经护理后,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如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有2天,平均住院时间有10天,有2例发生并发症,达6.67%,1例死亡。对照组:有6天发热持续时间,25天平均住院时间,7例发生并发症,占有25.0%,3例死亡。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护理效果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声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患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A 组),给予另30例患者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上,A 组要显著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上,A 组要少于B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银良;何联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体层显像术(SPECT)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症状、体征、B超、CT 及生化检查等确诊为肾脏疾病患者的99m Tc -DTPA 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其中63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占92.65%;5例患者核素显像显示无功能,占7.35%;27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有功能者,占39.71%;41例患者IVP检查显示无功能,占60.29%。由此可见,核素显像有功能明显高于 IVP 检查X2=21.25,P<0.01)。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图多表现为2级以上,主要为2到3级。讨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零创伤并且可重复测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肾功能的有效方法,并且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为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肾脏核医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