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波
盆腔炎性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妇科手术后、性传播疾病感染、流产、产后细菌入侵创面所致,往往波及卵巢、输卵管、子宫及周围结缔组织等,若治疗不及时,则易诱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骸部酸痛、低热、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危及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西医主张以消炎为主,中医主张予以内治法、外治法.本文主要从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出发,深入探究其诊治方案,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吴培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影像科教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进行分析,探讨为适应当前趋势结合PACS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大二年级医学影像学专业的(1)班和(2)班两个班级.将(1)班作为观察组,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结合PACS进行所有医学影像学学科的教学.(2)班作为对照组,按照平常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医学影像学学科的授课.一个学期之后,对两个班级统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期末考试,两部分的考试评分均实行百分制.并对两组学生对其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2.4±5.9和80.7±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其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0.0%,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影像科数字化的趋势下,医学影像学教学做出结合PASC进行教学的改革,对于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凌寿佳;秦宇红;宋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药物特点.方法:调查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经胃镜检查技术确诊为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并伴有出血现象的55岁以上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7例.根据患者入院前一周之内有无服用阿司匹林,将患者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54例,以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相关资料分析并对比.结果:阿司匹林导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高峰出现在服药一周内.()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1到7天内出现消化道出血,提示在服药早期发生出血的危险性较高,随服用药物时间延长而出血量逐渐减少.结论:应提高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相关性出血现象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因服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现象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手术,总结手术体会,其中包括疤痕子宫二次手术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患者,针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手术器械等)、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如遇突发状况)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剖宫患者,58例首次剖宫患者中5例患者产生麻醉副作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42例疤痕子宫二次手术患者3例有麻醉副作用,无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剖宫产手术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而且对母亲的身体也没太大影响,疤痕子宫的二次手术也没有问题,没有太大风险[1].
作者:宋承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的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症,其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局部注射介入治疗、内科治疗,本文就主要对其内科治疗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香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高血压病因,同时总结患者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因主要有肾性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为常见.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以及ARB.经统计,治疗有效率为91.01%.结论:分析并探讨高血压病因,积极的对症治疗对降低血压、挽救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雷光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双耳同时取穴,每次贴压1天,连续1-4次.结果:治愈38例,无效2例.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效果满意.
作者:谢木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损伤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由于特殊物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或耐受性降低,导致肝损伤称药物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目前可明确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超过1000余种以上.
作者:苗韫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细胞毒性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临床应用渐趋成熟,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它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影响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的方式造成造血、肝肾、生殖、泌尿等系统的毒害.因此,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做好职业防护尤其重要.1 配制药物的环境规范管理1.1 划分配药独立区域和固定注射观察区域:在输液室治疗室现有的空气层流净化装置且无层流生物安全柜的环境条件下,治疗室配药间划分相对独立的并用标语注明“特殊药物配制区域”.同时在输液大厅设立一个固定区域,采用粘贴式标签上面注明“特殊药物专座观察区”,并制作治疗护理标识色牌——兰底红心“爱心”牌,以悬挂式方式连同治疗药物挂在可移动的输液钩上,其护理标识对输液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留置导尿是妇产科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工作,以往为当日输液结束后拔除导尿管.由于拔管时膀胱已排空,再无液体输入,尿液产生慢,时间长.加之术后多种因素影响,病人常发生排尿困难致尿潴留.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留置尿管的一些关键环节总结并归纳了若干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一个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老年病.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的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公布调查结果,中国老年性痴呆患者估计超过500万,约占世界病例总数的1/4.但老年性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科学合理和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秦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门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门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门诊提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输液量在逐年递增.由于输液治疗是一项侵人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安全隐患伴随左右,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作者:马吉萍;马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护士工作中护理安全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防范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选取5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其展开调查.结果:总计发放问卷调查表54份,收回54份,收回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得分较之于安全法规常识、护理沟通与协调以及护士排班模式得分要低得多.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主意医疗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输精管结扎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给育龄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深入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本文对3360例输精管结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电针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33例,显效1 5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疗法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受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的有关因素.方法:系统回顾我院实行胆囊切除术188例患者,调查他们的一般情况,计算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结果:共有36例胆囊切除术后的原发胆总管患者,比例为19.1%.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是否有糖尿病出现原发性胆管结石相关.结论:糖尿病、开腹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有关,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江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础医院胆囊切除术后减少综合症发生的方法.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2例因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类似术前症状的患者进行入院观察研究.结果:31例患者采用手术或内镜治疗,治愈18例(58.06%),治疗无效4例(12.90%);11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愈6例(54.54%),治疗无效2例(18.18%).治愈总有效率达到85.71%.结论:在进行胆囊切除术时,要坚持术前严密检查、准确判断病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处理及时准确的原则,从而减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校女职工的生殖系健康状况,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对我校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女病高发前五位的疾病是: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和盆腔炎.结论:妇女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健康,每次的妇科体检是必要的通过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能提高女职工生殖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继侠;卲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37例有抑郁心理产妇,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产妇爱丁堡抑郁评分均大于9分,干预后仅有5例,有效率为86.48%;SCL-90心理测试的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干预前降低,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调整产妇产后忧郁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急性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从而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急性异位阑尾炎的患者15例.病史采集、仔细查体,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且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1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斜切口;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但没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的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直切口;剩余1名患者则进行经右下腹腹直肌切口进行开腹探查.结果:根据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反馈,发现单纯性的异位阑尾炎为12例,2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例为坏疽性阑尾炎.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出院;有2名患者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但因保守治疗得当及时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无特殊情况顺利按期出院.结论:将术中开腹及术后病理总结,分析每种异位阑尾炎可能被误诊的疾病以及辅助检查手段,这样,可以为我们今后在提高异位阑尾炎诊断准确率提供有效借鉴.
作者:徐斌;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