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分析

凌寿佳;秦宇红;宋瑞

关键词:影像科, 数字化趋势,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摘要:目的:对影像科教字化趋势下的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进行分析,探讨为适应当前趋势结合PACS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大二年级医学影像学专业的(1)班和(2)班两个班级.将(1)班作为观察组,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结合PACS进行所有医学影像学学科的教学.(2)班作为对照组,按照平常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医学影像学学科的授课.一个学期之后,对两个班级统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期末考试,两部分的考试评分均实行百分制.并对两组学生对其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2.4±5.9和80.7±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其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90.0%,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影像科数字化的趋势下,医学影像学教学做出结合PASC进行教学的改革,对于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评价超声早期诊断的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独服用甲氨礤呤(MTX)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甲氨礤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达到1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宫外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式,甲氨礤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自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5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经验,为今后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入的单侧甲状腺结节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对A组的25例患者行传统的开放式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对B组的25例患者行一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结果:手术后使用B超以及同位素扫描进行证实,A组的25例患者的单侧甲状腺结节均缩小1/2以上,治疗有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的甲状腺的重量以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切口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结节切除手术,一侧腺叶以及峡部切除的手术方法治疗单侧甲状腺肿具有切口小、切口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采血前的有效沟通策略探讨

    小儿采血是件难度很大的工作,表现为患儿的不配合和家长的焦虑.本文主要探讨采血前与家长和小儿的沟通策略.

    作者:晋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采用综合措施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从而总结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随机选取4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健康宣教,合理的饮食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等一系列社区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进一步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了解率以及血压等情况.结果:一年的有效治疗后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了显著的正面改变,而且整体血压的控制比例明显升高,进一步通过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相关系列指标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以及对高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李剑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180例儿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及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而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儿科中患者的焦虑情况,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及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作者:谷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4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好转开始于治疗的2周后,所有患者在服药物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4周后溃疡面均愈合,后期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小儿消化系统溃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谭贤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与健康教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与健康教育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疾控中心连续三年对吉木萨尔县新入学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社区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2011年吉木萨尔县中学生结核病知晓率知晓率(平均值)为50.1%,2012年为51.5%.2013年为52.6%.结论:根据吉木萨尔县中学社区特点,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版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开展结核病防治专题讲座等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逐年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广大师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作者:宣兆元;赵丽;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概述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静脉血管不受到损伤,而且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证了治疗效果.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降低留置套管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老年患者对小切口术治疗白内障的满意度.方法对我市农村200例实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00名患者进行了3-18个月的随访了解,90%以上的患者对该手术方式满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成功率高、简单易行,患者视力恢复快、散光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何银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卡孕栓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术中采用卡孕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无痛人流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卡孕栓处理,而对照组术前则不采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术前宫口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研究组宫口松弛总有效率为90.50%(181/200),对照组则为51.00%(102/200),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对照组发生1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运用在无痛人流术中,可以改善宫口松弛度,同时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日三次静注,对照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张丰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1月~2014年02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urray评分、Marshall评分、PaO2/FiO2分别为(1.6±0.8)分、(2.9±2.7)分、(263.5±120.5)mmHg,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决策流程

    目的:建立符合基层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法:分析现有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手术方式特点,结合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在患者家属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果:就诊后确诊的89例患者中有81例选择了在基层医院接受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作者:唐自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科门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儿童的生理机构以及身体脏腑器官的功能与成人不同,主要是由于小儿先天稚嫩发育不全所致,对于相同的药物来说小儿的代谢吸收以及排泄功能较成人要差很多.因此在对小儿用药的配伍、剂量以及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要遵守其特有的方式以及原则进行处理,要做到合理用药,帮助患儿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李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门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护士工作中护理安全的因素,以便为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防范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选取5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其展开调查.结果:总计发放问卷调查表54份,收回54份,收回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得分较之于安全法规常识、护理沟通与协调以及护士排班模式得分要低得多.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主意医疗法律法规常识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较好,切口小,患者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代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热熔挤出技术优化难溶性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热熔挤出技术在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具有工艺简单、连续化操作、生产效率高和在线监测等优点,已成为国外制备固体分散体的主导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现浅述热熔挤出技术的原理和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机制,以深化人们对热熔挤出技术的了解.

    作者: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胎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研究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胎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先兆流产患者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胎治疗),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产妇64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无明显差异(P>.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中,互补整合了西医与中医治疗原理,起到了协同作用,对维持早孕发展及促进胚胎发育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玲;李泉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在治疗脑血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94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2次/天).对照组仅给予胞二磷胆碱(0.75mg/次,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静脉滴注,1次/天).两组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药物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7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有15例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有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22例好转,其中死亡的有3例.结论:有效的临床诊治能很好的帮组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易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