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强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池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内外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及口服赛来昔布胶囊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内外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给护理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分别为5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病患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焦虑评分为30分,手术中的不良反应仅为5.2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较长,焦虑评分50分,术中不良反应15.1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保证泌尿外科病患能够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率,增强病患的身体素质,人性化护理模式有效减少泌尿围期手术病患的心理焦虑感.有助于病患的身体康复,消除病患在治疗期间消极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在护理上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7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妇女只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妇女在对照组妇女的基础上,再使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对两组绝经妇女的取环成功率、取环疼痛感、宫颈软化程度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妇女的取环成功率、言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妇女的取环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取环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绝经妇女的疼痛感,而且绝经妇女的宫颈软化程度较好,大大提高了绝经妇女的取环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其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和数据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躁的程度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对于手术和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也是研究组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感染情况例如尿失禁等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是有显著疗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纯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于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8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首先使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实验组辅以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对治疗后的患者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哮喘症状,哮喘量表评分以及PET,FEV1/FVC评分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P<0.05.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方案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有着优秀的治疗效果.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方案对于患者重度支气管治疗结果相对常规疗法,效果更佳,患者接受性更高.
作者:胡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法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教育法为主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的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不仅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调节其糖脂代谢.
作者:姚玉鸿;陈集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药物特点.方法:调查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经胃镜检查技术确诊为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并伴有出血现象的55岁以上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7例.根据患者入院前一周之内有无服用阿司匹林,将患者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54例,以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相关资料分析并对比.结果:阿司匹林导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高峰出现在服药一周内.()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1到7天内出现消化道出血,提示在服药早期发生出血的危险性较高,随服用药物时间延长而出血量逐渐减少.结论:应提高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相关性出血现象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因服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现象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措施.方法:5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等,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4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1例中转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7%,痊愈率100.00%,死亡率0.00%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洪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患儿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0例),分别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传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10d序贯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92%VS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VS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确切,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0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12例控制,24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偏头痛患者入院后,行中医内科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不适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储存管理、移交接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充分而直观的材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医疗教学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卢小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胎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先兆流产患者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胎治疗),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产妇64例,做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无明显差异(P>.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的治疗中,互补整合了西医与中医治疗原理,起到了协同作用,对维持早孕发展及促进胚胎发育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玲;李泉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球蛋白对乙脑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和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乙脑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比较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恢复期症状复发情况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和高热的消退时间分别是(3.21±0.83)d、(2.53±0.52)d、(2.53±0.52)d、(4.57±0.72)d,均低于对照[(5.33±0.96)d、(4.11±0.80)d、(4.36±0.67)d、(6.43±0.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枢性低热和癫痫样发作率低分别是27.50%(11/40)、22.50%(9/40),低于对照组 52.50%(21/40)、60.0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计后遗症30例,震颤7例,多汗9例,言语障碍7例,肢体瘫痪7例.实验组总计后遗症9例,震颤1例,多汗2例,言语障碍2例,肢体瘫痪4例.实验组总计后遗症、震颤和多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改善乙型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符合基层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法:分析现有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手术方式特点,结合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在患者家属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果:就诊后确诊的89例患者中有81例选择了在基层医院接受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作者:唐自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2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实行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治愈率,这对于临床诊治的施行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静;葛柳燕;姜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创伤性延期截肢手术.截肢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终生残疾,所以对于这些创伤性延期截肢病人来讲,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人围手术护理对于帮助这些接受创伤性截肢手术的人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显得特别重要.针对病人在手术后出现的各种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本文研究了本院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护理.
作者:赵彦红;杨雪;罗丽萍;劳钰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率、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100%,死亡率为零,对照组的50例产妇成功分娩48例,成功率为96%,死亡2例,死亡率为4%.两组的成功分娩率进行差异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均稳定,稳定在130~150/85~90mmHg;对照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不稳定,对照组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亡,1例经输血治疗病情改善;新生儿健康情况,观察组50例新生儿均存活,健康新生儿49例,残疾1例;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中有48例存活,死亡2例,健康新生儿43例,残疾5例;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相比对照组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低.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手术安全性更高,产后产妇血压较稳定,并且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法,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反应小的采血方法,明显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