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艳萍
目的:通过对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诊治观察,探讨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疗效评价.结果:发现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证属中医“震颤”“痴呆”疾病范畴,与现代医学“脑萎缩”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为酒毒损伤肝脾,脾胃运化失司,化湿化热,风阳内动,髓海失养所至;临床证型主要肝胆湿热、痰浊中阻、肝肾阴虚、瘀血内阻、气血亏虚等五种;治疗上以祛除病因、辨证施治为主,收到理想临床疗效.
作者:李德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阴道流血为妇产科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及心理上的健康,其发病原因很多,只有确诊正确的发病原因,才能采取良好的治疗措施.现我们就要在临床中找寻阴道流血的病因,来帮助医生设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治疗速度,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相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应用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疾病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善诊断方法,结合我院内科实际工作情况,探讨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以改进临床疾病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侯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球内积血28例(36%);房角挫伤22例(28%);虹膜睫状体炎症16例(20%);晶状体脱位或损伤12眼(16%).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小梁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复杂,会造成眼压增高或眼内组织损伤,早期应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联合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作者:张元奎;章富成;刘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池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各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的报告,从中研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率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了两个医院的患者的调查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医疗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合理、及时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措施.方法:5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情况、治疗效果等,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4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1例中转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7%,痊愈率100.00%,死亡率0.00%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洪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调查显示,87%的患者在40岁以后发病,它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2].农村患者受经济、文化、信息传播等条件限制,自护能力较差,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如何做好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成为目前的首要问题.
作者:唐娟;唐基楠;唐建新;张明秀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为A、B、C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的非手术治疗,以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每个患者进行骨折复位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A、B、C型骨折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118例病人随访时间3-12个月.A、B型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复位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C型骨折无论是复位评分还是功能评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优势明显.结论:C型骨折,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石膏外固定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鹏;李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挂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对照组(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每组各有患者2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效果,临床实用性较强.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肩关节外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脱位均纠正,功能机外观完全恢复者69例,基本恢复者9例.结论:闭合手法复位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治疗效果较好,治疗费用更低.
作者:周克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斜视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方法,制定时间表与计划表;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入院、术前及术后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术前不利因素发生率相比较,实验组为2%,对照组为22.67%.实验组的不利影响因素较少,差异较大(P<0.05).在住院费用和时间上,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短,差异较大(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对斜视患儿起到了很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肖慈;张睿敏;曾玲;崔效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常言道“谈虎色变”“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东北虎是现存体重大的猫科物种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列入濒危野生物种.据延吉市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公园内的一只六岁的东北虎近一个月前不再正常进食好像很痛苦并不住地晃脑袋,走路还打晃,工作人员开始还以为他患了脑炎,打了十多个吊瓶也不见效.近一周这只老虎都没有进食有点撑不住了,后来查看其口腔才发现牙齿出了问题,四颗犬牙严重磨损已露髓.
作者:李京淑;崔成武;李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且的:研究耳鼻喉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的防范方法.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1月收治1652例耳鼻喉患者,分析这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护理方法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扁桃腺、腺体摘除手术患者出现1例并发症;支撑喉手术,扁桃腺、腺体摘除手术,中耳手术,鼻内镜手术,气管异物、食道异物等患者经治疗护理以后不存在并发症;其他类型患者出现了1例并发症.结论:对耳鼻喉患者治疗以后采取科学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显著提高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朱燕;张海燕;张明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盆腔炎性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妇科手术后、性传播疾病感染、流产、产后细菌入侵创面所致,往往波及卵巢、输卵管、子宫及周围结缔组织等,若治疗不及时,则易诱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骸部酸痛、低热、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危及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西医主张以消炎为主,中医主张予以内治法、外治法.本文主要从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出发,深入探究其诊治方案,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吴培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大范围地恢复功能,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细胞毒性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临床应用渐趋成熟,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它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影响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的方式造成造血、肝肾、生殖、泌尿等系统的毒害.因此,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做好职业防护尤其重要.1 配制药物的环境规范管理1.1 划分配药独立区域和固定注射观察区域:在输液室治疗室现有的空气层流净化装置且无层流生物安全柜的环境条件下,治疗室配药间划分相对独立的并用标语注明“特殊药物配制区域”.同时在输液大厅设立一个固定区域,采用粘贴式标签上面注明“特殊药物专座观察区”,并制作治疗护理标识色牌——兰底红心“爱心”牌,以悬挂式方式连同治疗药物挂在可移动的输液钩上,其护理标识对输液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此次关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的样本,随机将样本个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3±1.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8±1.2)min,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大小为(3.4±0.3)cm,术后恢复时间为(4.0±1.5)d,术后感染率为2.5%(1/40).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为(6.9±0.4)cm,术后恢复时间为(6.5±1.0)d,术后感染率为7.5%(3/40),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复发感染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双耳同时取穴,每次贴压1天,连续1-4次.结果:治愈38例,无效2例.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效果满意.
作者:谢木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近年来收治的86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院内感染发生部位、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感染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道,发生率分别为53.5%、24.4%、15.1%;经积极对症护理,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使用时间较长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感染均消失.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