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花子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程,减轻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是一种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闫玉杰;王春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2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手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脑瘫患儿应尽早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王萍;姚萍;于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18例(23膝)膝外翻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组:X线测量股胫角(FTA),膝关节活动度,进行KSS评分。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组:测量 FTA角,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所有患者随访时间3~24个月。结果:FTA角由术前的23.5°(18°-35°)降低至6.2°(5°-8°);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2.4°(50°-95°)提高到108.2°(100°-120°);KSS评分36.8分(13-52分)提高到85.1分(72-98分),手术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旁内侧入路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其他入路的选择有待更多样本的临床研究,而正确截骨和软组织平衡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张鹏;李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泻贴片经皮给药辅干扰素治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0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秋季腹泻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儿腹泻贴片、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为(3.26±1.80)d,短于对照组的(6.04±2.30)d,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泻贴片联合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冉振兵;贺元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186例小儿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分析。经小儿患者家属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肢体语言沟通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医嘱依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情况对比分析,可知含有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观察组患儿总接受率为93.55%,而无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接受率仅73.11%,观察组患儿医嘱依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讨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将肢体语言与常规护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对医嘱的依从率,对提高我国小儿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12月整年间收治的6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所有患者每天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控制患者空腹血糖,联合3餐之前口服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经过3个月的治疗以后,分别对以下指标进行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PG)、餐后2小时的血糖浓度(PG2h)、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HbA1c)、空腹胰岛素浓度、C肽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C肽。进一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患者空腹、餐后的血糖浓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有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管是C肽还是胰岛素水平都有显著升高,P值小于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能显著控制患者的空腹血、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能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社区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社区内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分为单纯唇裂及唇裂伴腭裂两种。平均每生4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喂养,破坏面部外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听力受损或中耳炎。小孩因吮奶困难导致明显营养不良,在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创伤。为了恢复正常的吸吮、发音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防止语言发音迟缓而致心理障碍,需及早给予手术修复。我院自2010年至2013年共输送46例患儿进行了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唇腭裂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阳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观察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特点,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内镜特点进行整理、总结。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64%)高于女性(36%),发病年龄以30-45岁年龄段为主,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36例(72%),腹痛30例(60%),腹泻18例(36%);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糜烂溃疡48例(96%),黏膜充血水肿46例(92%),血管网模糊42例(84%),病变主要侵犯直、乙状结肠以及左半结肠。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仅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手段,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
作者:张吉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通络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A 组)和通络宝治疗(B组),对治疗前及治疗中期、治疗后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病程<2个月和2个月~1年的患者评分显示通络宝组较药物组疗效略好(P<0.01),对于年龄>30岁患者评分显示通络宝组疗效好(P<0.01)。结论:通络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洁杏;陈艳桃;何杰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讨论高血压脑出血外壳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10-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其意识情况、出血位置和出血量等基本情况,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减压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碎吸引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和非超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良好率和死亡率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手术之前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和病情发展速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能够有效的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龙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联合跟骨牵引与小夹板用于治疗小儿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索小儿胫骨干骨折的优势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56例胫骨干骨折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跟骨牵引与小夹板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5~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所有患者经检查没有出现骨折相关的并发症等。根据评价指标结果显示:56例患儿中,治愈程度为优等的有42例,占75%;良等的有12例,占21.43%,中等有2例,占3.57%,优良率为96.43%。结论:跟骨牵引与小夹板联合用于小儿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同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骨科推广应用。
作者:岳莉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下肢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48例下肢创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制定详尽的护理和预防方案。观察两组下肢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合理的预防护理后,下肢创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抑制,发生率为19.2%。结论:对下肢创伤的患者给予积极、合理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肢创伤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楚丽娟;冯雯;杨芳;姚国丽;唐栏青;段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用药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抗氧化能力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心功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和心功能,可能与其改善的抗氧化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作者:况余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新的理念、方式吸收,更好的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医生应该在已经了解体检者体格状况的前提下,仔细询问患者生活方式、细节,家族史、既往史、职业、住处环境等多方面,考察并筛查病人是否有潜在疾病的可能与威胁。针对不同体检人群建议进行不同体检套餐选择,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宣传健康体检的重要性。结果:自从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受到来我院体检者一致好评。体会: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正确、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体检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结构与健康教育宣传的能力。
作者:陈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前保健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的影响,以此作为提高当前我国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水平的重要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中心产前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产前保健的16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健康教育,给予研究组更加系统且全面的健康教育,在开展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者电话调查,总结和分析两组对象的保健知识了解状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保健知识水平均有提高,但是研究组患者的保健知识得分更为显著,更加自觉的到中心接受产前检查,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在医院门诊开展孕产妇产前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的保健认识水平,对提高孕产妇的产期保健质量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顾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急救、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惊厥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呼吸道通畅,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在临床急救和护理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高热和惊厥进行迅速的控制,并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这对于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罗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后顿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前后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MBPS。结果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 MBP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
作者:王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妊娠期阴道感染与围产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00例妊娠期产妇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0例来我院行妇科检查的非妊娠期孕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观察组阴道感染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并比较阴道感染产妇与未感染产妇的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感染113例(37.7%)显著高于对照组59例(1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滴虫性、淋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发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霉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感染产妇组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46.9%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1.8%,感染组产后子宫内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产妇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高,其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因而及时发现并治疗阴道感染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太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内科保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7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奥曲肽、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中药煎汤剂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再出血率为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76.7%、20.0%、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联合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杏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