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杏;陈艳桃;何杰民
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据估计,中国糖尿病患者病人数于2030年将达到4230万,持续的胰岛素治疗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而血糖控制良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然而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不规范的使用胰岛素是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将会增加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洁;符丽仙;杨咏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行紫杉醇周治疗方案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6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行三维重建并对肿瘤的体积进行计算。结果:有效组与对照组在乳腺肿瘤缓解情况、ADC值升高差值均数等方面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与病理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价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徐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30例,并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临床护理,观察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较少,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临床护理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引发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主要对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07-2013年采用临床输血患者的血液成分报告资料,临床患者输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2007-2013年使用的血液总量逐年的增加,并且成分输血率出现明显的变化,输血人数的增长,使输血不良反应率也在逐年的增长,同时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以及过敏,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输血之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成分输血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情况。
作者:范厚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共收治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者全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半年~2年康复状况的随访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经康复护理干预后优良率为94.8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优良率(58.97%),两组患者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江国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儿、孕妇的危害以及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125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同期羊水量正常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组其围产儿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发生率依次为42.40%、8.80%、4.80%,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妊娠组(P<0.05)。;孕妇妊娠合并症、产后并发症、剖宫产手术的发生率依次为15.20%、37.60%、76.00%,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妊娠组(P<0.05)。结论:足月妊娠时羊水过少对母体、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此需加强产前检查,严密监控产程,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田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一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
作者:徐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支气管炎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34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接受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次仁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以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康复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4%,康复率分别为98%、80%,前者的住院时间也远远小于后者,比较两组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实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使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康复率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种,患者发病时多数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其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一个简单的手势或者行为都将引起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健康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根据精神疾病自身的特点,探讨精神科实施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使老年人更加健康,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幽默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对促进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极为有效。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达到避免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本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析其便。的各种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10例病人未发生便秘,25例病人5天内得到改善,12例病人一周得到改善,3例病人无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相关护理方法,可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麻醉科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麻醉处理的满意度及相关建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护理流程、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对患者需求的注重程度、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因素是影响患者体验的重要因素。结论: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应变沟通能力,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合理的护理制度、贴心的麻醉护理服务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作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出国移民体检者中艾滋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出国移民前,健康体检者进行艾滋病监测。结果:发现HIV感染者3例。结论:人们应积极参与控制艾滋病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应提高对出人境人员监测力度;配合有关部门作好 HIV感染者的管理工作。
作者:陈俊惠;郑聆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青光眼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主要论述了粉尘作业人员职业病体检验时需要注意的几点,并结合相关部门实际的案例,对粉尘作业人员职业病体检的一些经验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王来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律失常会带来很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心律失常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医学上单纯的治疗心肌梗死的同时,还得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如何对心律失常进行科学治疗以及系统、规范合理的护理,是当前临床治疗中重要的工作。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自己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谨慎对待自己工作,总结经验。因此本文将浅谈一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锦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在拔牙创中应用,研究减少并发症方法。方法:盲选我院收治的102例下颌阻生牙,拔除后给予甲组采用单纯咬住棉球,乙组采用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处理,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为干槽症、出血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拔牙术中采用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作者:张跃林;黄雅吉;王长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2w,优良率为81.8%。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叶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以及实施进行探讨,总结出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六个月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满意度为82.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有效缓解护患关系,减少投诉概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治愈概率,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应用前景广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小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