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在拔牙创中的运用

张跃林;黄雅吉;王长洪

关键词:碘仿糊剂, 明胶海绵, 拔牙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在拔牙创中应用,研究减少并发症方法。方法:盲选我院收治的102例下颌阻生牙,拔除后给予甲组采用单纯咬住棉球,乙组采用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处理,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为干槽症、出血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拔牙术中采用碘仿糊剂与明胶海绵,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0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漏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全面系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

    作者:杨亚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一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80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4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对照组行常规长管骨骨折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79.17%。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疗效显著,近期远期疗效良好,且手术方法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治疗长管骨骨折过程中应用。

    作者:海生琪;白生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与术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 SAS评分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6%vs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优质护理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增加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间接收治疗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医师采用缬沙坦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缬沙坦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真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6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Child-Pugh分级标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HBV-DNA转阴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谢小华;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刮宫病人术前使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的疗效

    目的:分析刮宫患者术前采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到我院妇产科接受刮宫手术治疗88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倍美力给予口服,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给予臀部肌肉注射。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宫颈松弛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刮宫术患者术前采用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有着较小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供保障。

    作者:毛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3名患者休克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观察组25名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掌握护理要点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加强麻醉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与保障手术顺利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与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医院两种不同取石术治疗90例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并对比社区医院对肾结石病患实施开腹手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90例肾结石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微创组48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开腹组4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结石清除次数、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境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不但清除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有利于提高病患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叶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塞通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上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血塞通软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 HAMD和 HAMA分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和 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上较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黄妙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87例,随机分为Ⅰ组100例,Ⅱ组87例.2组患儿均于餐前服用多潘立酮混悬剂及复合维生素 B;Ⅰ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口服液、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患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Ⅰ组患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嗳气腹胀、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朱小红;孟银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BL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比较

    目的:以传统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单向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学的主流形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指的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方法。PBL 教学模式目前已受到医学教育界广泛的接纳和采用,成为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本研究拟系统评价 PBL与传统教学方法在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对象与方法:系统检索CBMDISC、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综述及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并通过阅读相关综述及文章的参考文献进一步获取信息。对目前已发表的比较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荟萃分析。应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 models)计算加权平均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其95%可信限(CI),用以描述不同教学模式在心血管教学中的效果差异。结果共9项研究(合计研究对象691人,其中,合计接受PBL教学模式者349人,仅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者342人)纳入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仅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者相比,接受 PBL教学模式者理论课成绩(WMD:7.78,95%可信限7.29#8.27,P<0.01)、病例分析成绩(WMD:17.46,95%可信限16.95#17.97,P<0.01)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WMD:6.73,95%可信限6.06#7.40,P<0.01)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独立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技能。

    作者:白永怿;孙岚;刘宏斌;叶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癔症的急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急诊癔症患者评估。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傅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与预防其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脑外科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西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诸如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外伤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上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支持。

    作者:冯涛;钱来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8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舒适护理。然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贺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低分子肝素钙对ICU骨科脊柱术后危重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研究与探讨

    目的:探讨防治骨科脊柱大手术后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有效方法。方法:由于我院的专科特殊性,我科大多收治骨科大手术术后危急重症患者,研究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 ICU脊柱大手术术后患者199例;其中,实验组100人采取双下肢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2500-5000u),对照组99例危重症患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2500-5000u)预防,通过比较两组间患者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发生率;对比两组间D-二聚体值,血浆蛋白S、蛋白C等指标数值的差异,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以及两组间出血点、皮下瘀斑、皮下淤血、皮疹等因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双下肢气压治疗组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值,血浆蛋白S、蛋白C的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气压治疗对于防治危重症患者 DVT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且该方法安全,未有明显不良反应,简单易操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付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隐性课堂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作用及隐性课堂培养批判性思维方法。结论:适合国情的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隐性课堂研究,有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

    作者:张雪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祖国医学古籍中并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证候可归为“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范畴。近几年,中医应用治未病思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中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采取中医“治未病”思想,即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以及已病早治、防其传病两个方面着手,同时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发病机制,从而给予规律诊治措施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中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事业有所借鉴。

    作者:曾华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青光眼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并发医源性感染肺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医源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菌群分布情况,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卒中后医源性肺炎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12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而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比较采用 x2检验。不同年份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一 Armitagetest趋势检验。结果:112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56例(13.84%)。统计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糖尿病、吞咽困难、鼻饲、意识障碍、卧床时间、住院天数、预防使用抗生素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显著相关(P<0.05)。通过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978株,其中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并发医源性感染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脑卒中并发医源性感染肺炎的发生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焱;钟福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