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唐兰芳

关键词: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30例,并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临床护理,观察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较少,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临床护理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肺部感染引发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于四妙消痹(SMXB)汤在对类风湿关节炎实际效果进行临床的考察和实验,确认其作用。方法:在本医院接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提取一百例患者,并将其分组,一组为使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患者五十例;另一组为甲氨蝶呤治疗类,患者五十例。根据不同方法治疗,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两种治疗方法得到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86.2%,而愈显率为35.1%,一般起效时间在5.5±0.6周,效果明显好于甲氨蝶呤治疗类。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四妙消痹汤治疗效果好,起效迅速,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继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病人坠床、跌倒的风险与安全管理

    目的:研究分析骨科病人的风险与安全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423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骨科住院病人坠床、跌倒的风险与安全管理。结果: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因素:意识障碍,药物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晕;高龄,无人看护,视力障碍;体能虚弱及全身乏力、疼痛、肢体瘫痪。2423例骨科患者中,2例跌倒,约占0.08%,2423例满意,满意度为100%,无一例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人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出现风险发生率。

    作者:贾莉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硝普钠联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就硝普钠联合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8例。均予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磷酸二酯酶抑制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马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出血21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加强子宫收缩等处理后,口服独生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加强宫缩、止血、输液、输血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子宫切除、产后病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彩梅;王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哮喘治疗的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哮喘的治疗。方法:对15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妊娠合并哮喘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哮喘的妊娠妇女使用药物控制哮喘比有哮喘症状和哮喘加重更安全。结论:早期治疗干预及经合理管理可继续妊娠,对母婴无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张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后的工作情况。方法:于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区县选取两个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行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程度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工作成绩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大力推广该制度的落实,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热塑面膜在头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热塑面膜在头部肿瘤放疗过程中体位固定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我肿瘤放疗科接受放疗的的头部肿瘤患者68例,随机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戴面罩和不戴面罩的两种摆位方法,测量两组照射野中心的左右偏移值,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偏移值。结果:对照组体表野的中心偏移情况较用面罩固定的试验组患者明显,两组偏移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热塑面膜制作的面罩固定体位稳定性较好,为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开辟新途径。

    作者:张雨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量子点在细胞内成像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本综述首先简要阐述了量子点所具有的独特的光电学性质。随后详细阐述了量子点荧光基团在细胞成像和体内成像中的应用,并且详细介绍了量子点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后对量子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方式。方法:观察85例合并高血压病的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术中调整舒适的温度、湿度。针对患者性格和对疾病认识的不同对该组病人实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该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心理恐惧,焦虑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理想。结论:对合并有高血压的手术患者实行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护理可有效的克服恐惧、焦虑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患者安全的施行手术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郑莉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哮喘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 A、B、C三组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临床效果的大发挥。

    作者:裴邦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痛经灵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重点研究痛经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我们将我院妇科于2011年7月1日-2013年3月1日收治的1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统计不同用药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患者体内性激素变化、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率等。以此来具体明晰痛经灵颗粒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意义。结果:在经保守手术治疗后应用痛经灵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患者满意率等情况明显好于应用米非司酮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56),对照组为12.24%(6/4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通常月经失调,不易受孕,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通常我们会选择手术方法治疗,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在手术后,我们任然需要采取适当治疗方法维持手术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痛经灵比传统西药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努尔兰那哈西拜;帕力达西阿吾开它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卫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执行率及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护理人员112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洗手执行率及自我评价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86.6%的护理人员掌握七步洗手法,45.53%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83.92%掌握卫生洗手指征。护理人员认为影响洗手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洗手设备不方便,缺乏设施供应,未面临检查,缺乏指导及管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临床工作中手卫生执行率不理想,应加强洗手意识、管理及学习,普及及宣传手卫生知识,改善善手卫生设施,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支持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7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全程护理。结果:实验组经全程护理后的雾化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对于小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璐;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0例产后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了孕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入我院妇产科分娩出现产后出血的200例孕妇作为临床分析资料。结果:200例产妇,有120例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15例产妇出现剖宫产的产后出血,10例产妇发生了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而出血的情况经过药物的治疗,其中有158例患者的出血控制在10分钟内,有42例患者控制在20分钟内,出血控制有效率达到了100%。20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休息后不良症状得到了缓解。结论:产妇的产后出血一般发生于产后两小时内,所以,对产妇的产后一定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对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做出具体的治疗措施,使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效率减少,使产妇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魏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社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医院的婴幼儿及家长资料108份,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婴幼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54例给予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再回顾性分析两组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结果:通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与观察发现,实验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膳食均衡制定的有效率、积极主动体检与疫苗接种的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各社区医院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采用具有科学、先进理念的新型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与指导,才能为促进儿童保健的效果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纤溶酶100u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脑组织液和丹参等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二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改善有显著差异,用药后二周与用药前两组疗效比较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进展型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段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娩教育干预护理对孕产妇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娩教育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3年1-3月收治的4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分娩整个过程都进行分娩教育干预护理;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方面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相对顺利,其分娩时间以及心理生理状况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效的分娩教育干预护理能够使产妇分娩产程顺利进行,减少剖宫产的想法,生产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小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伴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高低是衡量护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儿科患儿及家长为关注的问题。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解决了反复穿刺而破坏浅表静脉,减少疼痛,而且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科自2011年0l 月~2014年03月,对270例患儿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182例,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症状与视功能、精神心里等方面进行调查。同时运用相同的调查表调查部分白内障作为对照。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是一个与身心紧密相关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应从总体出发,兼顾身心两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应对环境的能力。

    作者:李芝毅;黄瑞枝;刘秀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局麻与硬膜外麻醉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海盐县人民医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所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结果:局麻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都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术后疼痛轻,住院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作者:郑欣;王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