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陈丽萍;程翠花;王淑兰;马朝霞

关键词:磷酸西格列汀, 2 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住院的60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磷酸西格列汀组。结果: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成功率由原来0%提高到80.4%,病死率由原来70%降低到30%,超声心动图 LVEF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40-60%或E/A由原来的≤1.2提高到≥1.2(P<0.01)。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和远期预后,且此药物安全有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探讨

    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镇近三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局势。

    作者:干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急诊创伤患者460例,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急诊创伤手术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在临床治疗中,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症状表现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急诊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急诊创伤手术实施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应对能力、抢救操作等的影响。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也包括多种:并发症、患者交叉感染、患者感染、医护人员感染等,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患者单独清创、心理护理、患者检查、手术防范等。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要提高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要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作者:赵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和研究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我们将2011年4月-2013年6月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个人因素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我院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只有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意识,采取可行防护措施才能够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机率,对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华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150例尺桡骨双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对150例尺桡骨双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中,有6名患者出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分别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及出血状况,其余患者均无异常。结论: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患者的副损伤较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资阳市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7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4例(19.32%),临床诊断病例9例(5.11%),排除病例133例(75.57%)。2009-2013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0/10万、1.17/10万、1.31/10万、0.32/10万和0.36/10万,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分别为90.32%、98.04%、100%、100%和100%,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7日内及时报告率分别为11.53%、45.45%、89.23%、92.86%和100%,血标本采集率分别为83.87%、86.27%、100%、93.33%和100%。2009-2013年资阳市无麻疹暴发疫情报告。结论:自2009年新的麻疹监测系统运行以来,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逐年提高,但是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监测系统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膜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应用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7例,好转2例,总显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总显效率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戴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影响观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60例采用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健康教育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产科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隐睾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58例小儿隐睾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做好局部护理,有助于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会阴水肿的护理

    目的:研究产妇会阴处水肿的有效治疗方法,会阴水肿是因会阴血液循环丰富,妊娠期局部充血,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现的会阴部充血水肿,是阴道分娩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阴水肿大多于产后24h内出现,也有少数于分娩时即出现,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会阴部疼痛或切口感染,增加产妇的痛苦。产后会阴及早使用50%硫酸镁湿敷,加以冰敷垫冷疗,第二天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加微波照射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以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尽快消除会阴水肿,避免伤口感染,更好的减轻产妇分娩后的痛苦,有助于产妇产后身心的恢复。

    作者:苏齐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肉毒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康复训练并辅以痉挛肌肉注射 A型肉毒毒素,对照组仅行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临床痉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未出现过敏、肌无力、局部疼痛等现象。结论:肉毒毒素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小鸣;田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基因药物在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对肝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以及化疗,不过这两种治疗方式均不能使患者的疾病状态得以根治。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坚信采用基因改变的方式可以使各类癌症患者得以根治,因此,对于基因药物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对肝癌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会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理想药物,这主要是因为重组腺相关病毒不具备致病性,且在使用后人体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为了对肝癌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重组腺相关病毒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韩晶晶;于英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根据病情分为两组,每组40人,1组进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2组单行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患者在24小时内有效止血的人数有28人,占总比的70%。2组单行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在24小时内有效止血的患者有15人,占总比的37.5%。1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地有15人,占总比的37.5%,1组联合用药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有28人,占总比的70%。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静;何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作者:李红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对护患纠纷力争防微杜渐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长时间与病人接触,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摩擦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史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淮安市金湖县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金湖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探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金湖县11个镇2010、2011年出生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记录接种证上记录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共调查360名儿童。结果:金湖县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为98.61%(355/360),建证率为99.44%(358/360)。免疫规划接种率:卡介苗99.17%,脊髓灰质炎疫苗98.61%,百白破疫苗97.90%,麻疹疫苗95.83%,儿童“四苗”覆盖率95.8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33%,乙肝首针及时接率为91.94%。流动儿童这些疫苗的接种率均低于本地,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儿童“四苗”接种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湖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较高水平,及时接种率较低。

    作者:吴祖梅;梁国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和纳洛酮、脱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由110或者家属直接送至医院治疗,院前无其他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阻止病情的发展,有效降低病死率、伤残率、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疗机构的用药失误及防范探讨

    本文阐述了医疗用药失误的概念,并分析了医疗机构中出现用药失误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作者:顾燕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癔症的急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急诊癔症患者评估。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傅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调动实习护士在优质护理中的积极性

    通过收集互联网信息、相关杂志、学校护理实习生计划以及医院实习生带教要求,结合临床带教经验,实习护士的心理动态和价值体现,总结体会:带教老师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实习大纲指导下,注意实习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注意实习护士心理变化,主动关心实习护士,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提高实习护士水平。

    作者:姬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减少产妇抑郁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产妇抑郁的效果,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妇产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12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收集2011年9月~2013 年9月11例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功能制整体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采用SDS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入院前后产妇抑郁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