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的疗效研究

潘蓉蓉;高敏;王荷溪

关键词:宫颈糜烂, 微波, 自凝刀, 射频消融
摘要:目的:研究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所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微波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无出血例数多于对照组,阴道流血例数少于对照组,流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脱痂期出血量大于经血量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有助于减少组织创伤、控制出血发生并缩短术后流血的时间,是治疗宫颈糜烂的理想方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前来我院就诊的150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 A组的患者在月经结束后4~6天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第二天进行1次,一个月进行三次,以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对B组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通络助孕方治疗,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每月服用15剂,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C组的患者采用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48.7%,B组总有效率为52.2%,C组总有效率为85.7%。A、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 C组,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通络助孕方结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大推广使用。

    作者:姚仕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并发急性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目的:为提高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时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并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和护理。方法:我院于2013年8月收住1例妊娠37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急性羊水栓塞,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使这名产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讨论: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一旦发生羊水栓塞,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积极投入抢救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抢救的成功。

    作者:张贤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并对比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必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胸部创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3月接收的246例胸部创伤并发症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和术后护理,记录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246例治愈172例,好转42例,死亡32例,总有效率高达86.18%。结论:在急救过程和术后对胸部创伤并发症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收效良好;救治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和止血补血。

    作者:唐栏青;段雪丽;代艳芳;杨芳;冯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饮食结构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预防中进行饮食结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预防后5例突发冠心病,其冠心病发病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34例对我院预防总体比较满意,满意度为85%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冠心病机制复杂,发病率较高,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空洞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空洞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空洞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70例,进行常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改良组患者72例,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的改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痰液涂片转阴率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重症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肺结核空洞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良,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提高痰液涂片转阴率,无重症情况发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

    作者:吴术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治疗组44例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根管治疗法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谢合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就其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为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处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系统、细致、完善的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统计其二期缝合,皮瓣修复天数、创面缩小情况、换药次数及植皮疗效优良百分比,依此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创口及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手术并配以细致,严密的手术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较快,换药次数较少,所受痛苦较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ICU重症患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35例次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前后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取的痰标本的阳性率高,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都有明显改善,并减小了肺部感染灶,改善了血气分析情况。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协助下增加了气管及食管插管的成功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 ICU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并且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易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观察、沟通、了解,掌握其心理特点,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肺结核患者主要的心理特点为焦虑、恐惧、失望、多疑、悲观、抑郁等,通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遵医行为、按时服药等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诸多的不良心理,对不同的心理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张先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控制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控制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对患者使用的具体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对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其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会有多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对患者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使用后的情况。

    作者:喻新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6例接受ICU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胸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ICU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局麻与硬膜外麻醉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海盐县人民医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所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结果:局麻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都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术后疼痛轻,住院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作者:郑欣;王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量子点在细胞内成像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本综述首先简要阐述了量子点所具有的独特的光电学性质。随后详细阐述了量子点荧光基团在细胞成像和体内成像中的应用,并且详细介绍了量子点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后对量子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昌吉州孕妇健康情况开展调查,测定在不同妊娠期血清叶酸水平。结果:影响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的因素是不同妊娠阶段和叶酸服用史。结论:在孕期给孕妇增补叶酸十分必要。孕妇叶酸的缺乏不仅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彦华;温靖玄;陈筱萍;盛红爱;马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罗马Ⅲ标准,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便秘型肠易激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用餐前30min给药,治疗组服用替加色罗6mg,2次/d,对照组服用谷维素10mg,2次/d。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8周后将两组患者腹痛率和大便性状、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8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大便软化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罗和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应用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率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廖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基层医院未采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两年间和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两年间各100名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资料,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统计出患者的感染例数和发生过医疗纠纷的例数。并对这些患者进行走访,做对手术室管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未采取手术室精细化管理的一年间,患者的感染例数为8例,感染的发生率为8.0%,医疗纠纷事件有3例,患者对手术室管理的满意度为85.0%;采取精细化管理的一年间,患者的感染例数有3例,感染的发生率为3.0%,医疗纠纷事件有0例,患者对手术室管理的满意度为93.0%。结论:结果表明,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手术室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率和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氨茶碱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乡镇医院老年病人住院率提高的潜在因素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病,住院机率相对提高了。又加上近几年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于是缩短疾病的治疗过程,住院治疗就成了治疗疾病的关键。从而使得老年人住院率近两年显著上升。

    作者:张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措施的干预,对比高血压患者在健康防治前后,患者的整体变化。结果:经过健康防治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一定的控制,且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都有所增加。其中对于疾病的认知较健康防治前增多4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防治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针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社区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社区公共卫生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应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