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峰
目的:通过对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分析,探讨出更适合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名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实例,这些患者经过检查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为期2周的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结果:对比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后,肺癌患者的血清前清蛋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能显著提高肺癌的CD4+/CD8+水平,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也患者的机体蛋白质讲解速度明显下滑,患者的生化指标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作者:赵庆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2年来某医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结论: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 SAS、SD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一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80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4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对照组行常规长管骨骨折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79.17%。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疗效显著,近期远期疗效良好,且手术方法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治疗长管骨骨折过程中应用。
作者:海生琪;白生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因此,有效地减少急诊科的医疗纠纷就意味着减少全院的医疗纠纷。本文从急诊护理入手,以整体护理观揣摩患者的要求及需要,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求达到减少及预防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曾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妇女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常见护理技术,以期为产后出血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研究出血的原因,并介绍常见护理技术。结果: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3例(81%)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胎盘原因造成出血的产妇11例(13.75%),16例(20%)因软产道乏力而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次为软产道乏力与胎盘原因,分别与非宫缩乏力、无软产道乏力以及无胎盘产妇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出血的发生,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镇近三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局势。
作者:干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探讨应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肛周脓肿的临床有效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临床治愈率、延迟愈合率、二次手术率及感染率。结果:82例患者中78例患者治愈、临床治愈率为95.12%、延迟愈合1例、二次手术3例、3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且临床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艳玲;张传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与术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 SAS评分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6%vs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优质护理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作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中药天麻的显微结构、理化性质、性状与药材来源等方面信息进行了鉴定研究,经查找相关文献,分析了中药天麻的药理研究现状。结果:中药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高,具有降血压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无空心、断面明亮的天麻质量优,且具有红小辫、鹦哥嘴等性状特征。结论:经过系统深入地药理鉴定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药天麻的药理特征及其基本作用。
作者:成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支气管炎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34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接受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次仁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顺产后产妇排尿性晕厥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顺产后发生排尿性晕厥26人,找出发生排尿性晕厥的原因,提出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根据产后发生排尿性晕厥的原因,提出并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既保障了产妇安全,又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金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常见的投诉原因,研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时设置两个门诊输液区,分别记为优质区和传统区,其中优质区护士等工作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门诊输液优质护理培训,而传统区护士则为新进入医院护士,没有接受优质培训,对照两区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优质区患者投诉数量远低于传统区其中传统区患者投诉的原因多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不到位,方法不够规范、态度差等。结论:通过总结门诊输液护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改善输液区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率,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对医院认可度,改善医院给患者的印象
作者: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阴道分娩孕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4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15例,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预防产后出血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岳倩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急救、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惊厥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呼吸道通畅,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在临床急救和护理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高热和惊厥进行迅速的控制,并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这对于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罗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微波治疗,乙组采用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杨梨萍;朱安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有效性。方法:我们通过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年龄均在0-1个月之间。其中把这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雾化吸入护理。根据医学统计学相关原理,观察和分析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明显发现,观察组在小儿发热、咳嗽、憋喘等临床症状方面恢复比对照组快,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0%,两组患者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小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并且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目前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肺炎患者有效的方式之一。
作者:邢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选取的实验对象为我院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收治的107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此107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照组52例只应用了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来具体探析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优势。结果:在常规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而对照组为,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项临床特征的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行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且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帕力达西阿吾开它依;努尔兰那哈西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不孕症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宫腹腔镜联合 COOK导丝进行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住院部妇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0例病例档案,通过临床造影检查后均确诊为输卵管阻塞造成,治疗过程中使用宫腹腔镜联合 COOK导丝技术,回访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当中91例患者发生输卵管病变。治疗后再通情况良好,回访一年,患者的妊娠情况恢复良好,20例患者怀孕,流产4例。结论:对患者致病情况进行充分检查确诊为输卵管阻塞后,使用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治疗的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