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梨萍;朱安文

关键词:利普刀, 慢性宫颈炎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微波治疗,乙组采用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治疗,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疾病早日康复。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的治疗新进展

    肺癌治疗方式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大大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先是对肺癌治疗的社会研究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肺癌治疗的发展,以求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向明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益胃合剂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益胃合剂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益胃合剂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1.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胃合剂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英;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给予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血肌酐(SCr)、尿β2-MG、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除SCr外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内固定失效中,固定材料弯曲10例,内固定螺钉松动4例,折断3例,起不到固定作用4例,操作技术不当2例,感染1例。结论:造成四肢骨干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1)选择材料不合理。(2)技术操作不当。(3)未达到坚强固定。(4)术后管理不当和负重过早。

    作者:陈啟鸰;朱伟民;唐本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85例儿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儿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85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作用于儿科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毒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比较及鉴别

    比较病毒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在分类、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等方面的异同,以明确当前对二者的概念、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检测手段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为二者诊断标准的改进提供思路。

    作者:林虹;郑东;黄凤霞;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研究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围产儿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GDM并在我院检查分娩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单纯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孕妇25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未及时治疗或发现时间太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 GDM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孕期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孕产妇血糖控制达标、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产妇营养干预后血糖有效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对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有重要价值,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7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块清除治疗,对照组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块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3±0.35)h,患者住院时间(11.05±1.05)d。对照组手术时间(2.81±1.01)h,患者术中出血(186.25±11.74)mL,住院时间(21.40±5.18)d,通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优11例,良1例;对照组病患优4例,良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块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患者治疗时间短,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再出血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在临床在广泛应用。

    作者:方玉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与术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 SAS评分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6%vs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优质护理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根管钉应用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体会

    修复目的应用根管钉结合复合树脂核全冠前牙缺损。方法:前牙缺损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利用根管钉固位作为支架,辅以光固化复合树脂成核,后以烤瓷冠对患者进行全冠修复,随后进行随访2年。结果:所有患牙中2颗因咬硬物致修复体松动,其余牙无松动,无疼痛,颈缘密合,功能良好,成功率达96.3%。结论:此方法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操作得当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为前牙缺损提供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李敏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3例护理研究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3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法在外科手术中应用

    戴无菌手套法是手术室基本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手术感染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按传统方法戴无菌手套,容易污染的是手套边。2011年6月开展了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

    作者:邬红娥;刘贵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诊输液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对门诊输液晕厥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出现晕厥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采取治疗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总结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之后,在5-10分钟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对晕厥患者的晕厥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治疗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并避免晕厥的发生。

    作者:檀立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降低本病对患者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产科所收治待产孕妇当中出现并发子宫肌瘤症状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子宫肌瘤发生部位、子宫肌瘤直径等相关信息,同时对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肿瘤部位方面,浆膜下肌瘤患者、肌壁间肌瘤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方面,肿瘤直径≤5.0cm、肿瘤直径>5.0cm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发生各类产科并发症的几率较大,大多患者选择以剖宫产方式分娩。肿瘤部位以及大小对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剖宫产分娩患者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要慎重。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 w,疗程结束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变化进行评分,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MSE评分和 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治疗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丽华;张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在我科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病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并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观察,观察所有患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等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护理后,包括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等情况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通过调查问卷显示,62例非常满意,17例满意,1例一般,0例不满意,满意率达98.75%。在随访过程中无治疗无效及病情恶化病例。结论:对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健康与维护的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做好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极为必要,并应加紧防治老年人龋齿、老年人牙周疾病、牙齿过度磨损、口腔粘膜病等损害老年人健康的口腔疾病。

    作者:余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38例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本研究来讨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对于宫外孕患者的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的7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症状,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除了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外,同时给予甲氨喋呤治疗。在这期间,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盆腔包块的消退时间、血β-HCG 值达到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89.47%)比对照组的治愈率(68.42%)有明显的提高,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β-HCG值、住院期间的身理反应以及包块的消退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在差异上比对照组的情况较好,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其在临床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唐佩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纯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汤剂(乌药、鸡内金、郁金、金钱草等)口服治疗本病185例。结果:1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治愈:输尿管结石138例。好转:输尿管结石1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43例。无效: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3例。结论:经该方的治疗对1厘米以下(包括1厘米)的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黎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BPRS)、自知力评分及自知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8W、12W后观察组 BPRS及自知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自知力恢复率为82.4%,对照组为58.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治疗可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