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3例护理研究

李磊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 急性发作期
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3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熟地山萸汤治疗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熟地山萸汤治疗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炔诺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炔诺酮片的基础上服用熟地山萸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且评分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熟地山萸汤进行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如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方式。方法:观察85例合并高血压病的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术中调整舒适的温度、湿度。针对患者性格和对疾病认识的不同对该组病人实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该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心理恐惧,焦虑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理想。结论:对合并有高血压的手术患者实行以心理护理为重点的护理可有效的克服恐惧、焦虑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患者安全的施行手术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郑莉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8例尘肺病人痰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尘肺病人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分析,寻找尘肺病人呼吸道感染特点及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我院尘肺科入院48小时内的尘肺病人痰标本,按规范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其中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科病人痰培养阳性结果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占41.6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占38.89%,其结果高于相关文献报道,耐药性除在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外,其他常见药物均为敏感。结论:针对有呼吸道感染症的尘肺科病人,入院后可优先根据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治疗,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作者:吴锡红;李佐祥;梁永生;李玲;李家松;杨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阴道分娩孕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4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15例,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预防产后出血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期待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55例患者中,41例患者为阴道分娩,所占比例为74.54%,其余14例为剖宫产。新生儿共有4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别为宫内感染、肺炎、早产重度窒息,所占比例为7.27%。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会对母婴均造成较大威胁,因此其治疗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胎膜早破、胎儿肺发育不良,合理利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并采用合适分娩方式非常关键,以此来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余焕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EBN对老年 AP患者医嘱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的64例老年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人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一组予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 EBNP,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半年后的医嘱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医嘱依从性良好27例,占84.3%,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良好18例,占56.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应用 EBN概念与 EBNP,明显提高了老年 AP患者的医嘱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应用

    目的:探究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的围产期孕妇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p>0.05),其中对照组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未进行常规深入等方面检查,观察组对孕妇围产期进行深入的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保健工作,同时分别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等方面进行深入保健检查,并观察通过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减少孕妇围产期以及妊娠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一段时间后,对其两组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的孕妇在围产期的产前检查以及健康教育保健工作都大大优越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晋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常见护理技术

    目的:对妇女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常见护理技术,以期为产后出血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研究出血的原因,并介绍常见护理技术。结果: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3例(81%)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胎盘原因造成出血的产妇11例(13.75%),16例(20%)因软产道乏力而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次为软产道乏力与胎盘原因,分别与非宫缩乏力、无软产道乏力以及无胎盘产妇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出血的发生,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探讨

    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镇近三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局势。

    作者:干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80例痔疮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痔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情况并进行随访,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便血症状,术后1天即消失。80例痔疮出血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102次,手术平均时间为30分钟。术后患者出现不适感以及下腹坠胀等不适问题,平卧12小时后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感染问题。69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2例无效患者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经再次痔疮套扎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操作非常便利,不会对肛垫组织造成破坏或者导致肛门狭窄等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元;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通过对不同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分析及心理护理,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结果:40例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概括起来有抑郁、焦虑、孤独感、依赖、否认等。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吴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并对比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必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其发病率已高达35.6%。由于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污染指数逐年飙升,再加上老年人机体逐渐退化,所以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护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该病的恢复及复发情况,本文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及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作者:喻兴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工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析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结果:科学选择穿刺部位和输液工具,并合理运用输液方法,并针对造成的原因进行改善和管理,减少输液外渗现象。结论:对实际输液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输液外渗干预,使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放射科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重要辅助科室,科室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放射技术,提升放射质量,特别是 X 线片与数字 X线摄影质量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次从放射技术发展出发,阐述其于放射科工作的重要性,并重点突出X线片与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提出质量改进意见。

    作者:王勇;曹天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 BPPV 患者26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3例,常规护理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治愈率96.0%,常规护理组治愈率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3±1.2)d,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5±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BPPV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提高治愈率。

    作者:温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问题及健康教育现状

    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据估计,中国糖尿病患者病人数于2030年将达到4230万,持续的胰岛素治疗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而血糖控制良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然而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不规范的使用胰岛素是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将会增加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洁;符丽仙;杨咏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心脏直视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配合体会

    目的:通过心脏直视,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修补术。方法:根据心脏大小,选择切口位置,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将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送经右心房至左心房,使封堵伞与房间隔缺损部紧贴,无残余分流和移位,已完成房间隔缺损(ASD)的修补。结果:房间隔缺损(ASD)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操作简单、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盆底重建术对治疗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6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1例有效,15例显效,0无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行盆底重建术,不仅能降低患者的临床不适感,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艳;许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局麻与硬膜外麻醉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海盐县人民医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所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结果:局麻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都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术后疼痛轻,住院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作者:郑欣;王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