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马笃军;周紫琼;古永恒;彭力平;余阗;周艳;雷盼
目的:观察中医五步护理配合循时调经对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循时调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步护理,两组干预均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激素水平,对干预前后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LH、T水平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步护理配合循时调经能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PCO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血清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稳侠;樊江波;张格林;王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对猫眼草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筛选抗肿瘤活性较强的部分,旨在为猫眼草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猫眼草不同萃取部分对乳腺癌2R-75-3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猫眼草乙酸乙酯、氯仿部分对乳腺癌细胞2R-75-3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梯度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强.结论:猫眼草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张彦;雷姣姣;郑蕾;何昊;艾扬扬;文江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李中梓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上提出了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燥脾、温肾、固涩、酸收.黄彬将治泻九法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认为泄泻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查,临证之时当首辨病因病机,审因论治,其次当辨病性辨病势,分清标本缓急;应结合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及人群的体质特点,三因制宜;治泻九法,当根据病情需要灵活选择,多法合用,方能屡奏奇功.
作者:舒晓霞;黄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近4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归纳、总结,综述雄黄在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认为雄黄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值得继续探索,并对其应用剂型和毒副作用进一步改善.
作者:汪俊杰;胡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平均间歇时间、间歇期低PSA值、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疲乏、潮热、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观察终点,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患者22例,其中治疗组8例,对照组14例,两组平均转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歇期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间歇期低PS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三周期、第四周期间歇期间低PSA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情绪功能、总健康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情绪功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热、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治疗间歇时间、延长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并且能减轻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琳;李小江;贾英杰;刘宏根;唐艺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总结归纳中药药物成分对肝脏毒性作用的研究概况,分为6大类别阐述了药物成分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并简述了中药肝毒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减毒研究.为中药肝脏毒性的研究提供借鉴,提高人们对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从“首重阴阳”“命门学说”“培补脾肾”“调畅情志”“祛湿热寒”5个方面阐明张景岳男科学术思想.张景岳学术思想丰富,男科学术思想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张氏博采前人之精义,在力倡“阳不足论”的同时,又精于临证辨治,对男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作者: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据新研究报告称,中国高达42.5%的人群已患有失眠症,失眠已成为我们正常生活的巨大威胁[1].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失眠人数约有7亿多[2].该病以入睡和(或)维持睡眠困难为特点,从而导致睡眠丧失和清醒时功能减低.面对工作与生活所带来的日趋增大的精神压力,常产生不良的情绪波动,这成为当今失眠人群的常见的病因.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田军彪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情志内伤是不寐的主要病因.其致病以气血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病位多责之于肝.西医发病理论证实异常情绪与失眠的相关性,与中医病机理论中异常情志与肝失疏泄互为因果,终形成“肝郁-不寐-肝郁”的恶性循环的病机相吻合[3].
作者:牟萍;高晶晶;万溪;李希;赵层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放血+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进行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疼痛、肿胀及运动功能的评价,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入院治疗第20天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段评分(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独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症状均有效,但针刺放血组明显优于康复训练组.
作者:安鹏飞;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了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卫生外交价值和公共外交价值,归纳总结其以民间外交为主活动的特点.同时,列举了中医药在中非、中欧、中亚、中美外交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提出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存在标准化误区、“民间热,官方冷”、中方推动为主等3个问题,建议从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提高公共外交价值、创新表现形式和加深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加速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发展.
作者:卞跃峰;思璎桀;宋欣阳;施建蓉;李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大学课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考察指标,在泛在学习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间的协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在泛在学习背景下的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作者:宋娟;彭瑛;田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从泽泻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展开讨论,以期为泽泻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认为泽泻的药理作用集中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利尿、抗草酸钙结石、免疫调节与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近年发现泽泻还具有抗脂肪肝以及抗癌等功效.
作者:邢增智;陈旺;曾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05例,好转14例,未愈10例,好转率92.2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覃纯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无痛运动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OV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PKP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腰背肌无痛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椎状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疼痛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运动功能(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BI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精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时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老年OVCF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并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周瑞明;王全兵;管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化痰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支气管扩张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健脾化痰汤,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圣乔治呼吸问卷(SGOR)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对照组有效率7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V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标及SGO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化痰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明;马家驹;周继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肾化瘀通络方对青年颈椎曲度异常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青年颈椎曲度异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补肾化瘀通络方,治疗组联合采用补肾化瘀通络方+针刺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变化情况、影像学观察指标(颈椎生理曲度、动脉狭窄率)、疼痛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68.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N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增高更加明显(P<0.05);且治疗组动脉狭窄率7.84%,低于对照组3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VAS及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及QOL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肾化瘀通络方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可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功能,降低动脉狭窄率,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赵梦鸥;田利军;刘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的疼痛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华蟾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两组KP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KP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命价值、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治疗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1.1%;治疗组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舒波;游川;刘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对肛周脓肿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予Ⅰ期根治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再予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3d、7d、14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7d、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3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2周时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8%,治疗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建枫;常琳威;郑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黑果小檗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8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结果:得到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1(g·mL-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80℃.在该条件下,平行3次验证实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4.01%(RSD%=1.12%),可达到预测值的99.01%.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黑果小檗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婷婷;李莉;于文;高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予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的变化,评估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而医疗支持评分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两组医疗支持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9.0%,观察组为9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为9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艳;蒙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