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纯初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探讨超声技术用于辅助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治疗组)40例,非超声引导钎刀松解治疗(对照组)40例.对两组术后0、2、4、8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8周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术后0、2、4周VSA评分、治疗后8周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后两组VAS评分、8周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能提高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疼痛疗效,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王琳玲;王月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阐述了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缺乏对贸易服务发展存在制约.应结合我国中医贸易现状改善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蒋未娜;侯胜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消瘀散醇提物电离子导入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CD62-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DVT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0天进行VAS疼痛、肿胀、CD62-P表达检查,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d、7d、10d,两组疼痛、CD62-P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两组肿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1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在治疗后7d、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0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散醇提物电离子导入治疗DVT效果良好,可能与降低CD62-P表达量有关.
作者:王立新;马笃军;周紫琼;古永恒;彭力平;余阗;周艳;雷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据新研究报告称,中国高达42.5%的人群已患有失眠症,失眠已成为我们正常生活的巨大威胁[1].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失眠人数约有7亿多[2].该病以入睡和(或)维持睡眠困难为特点,从而导致睡眠丧失和清醒时功能减低.面对工作与生活所带来的日趋增大的精神压力,常产生不良的情绪波动,这成为当今失眠人群的常见的病因.中医学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田军彪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总结出情志内伤是不寐的主要病因.其致病以气血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病位多责之于肝.西医发病理论证实异常情绪与失眠的相关性,与中医病机理论中异常情志与肝失疏泄互为因果,终形成“肝郁-不寐-肝郁”的恶性循环的病机相吻合[3].
作者:牟萍;高晶晶;万溪;李希;赵层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针灸歌赋《天元太乙歌》《席弘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是席弘门徒根据其针灸学术思想编撰而成,是其临证经验的好写照,因为其形成年代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笔者拟通过上述3篇歌赋对比研究以挖掘其共同之处,以探析其临证经验,以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宇锋;陈赟;杨宗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05例,好转14例,未愈10例,好转率92.2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覃纯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近4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归纳、总结,综述雄黄在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认为雄黄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值得继续探索,并对其应用剂型和毒副作用进一步改善.
作者:汪俊杰;胡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自拟丹桂通络汤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痛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丹桂通络汤熏洗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肢体末端感觉情况及运动神经的传导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下肢末端血运和肢端感觉如麻木、发凉、疼痛等主客观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丹桂通络汤熏洗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痘状以及运动、自主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作者:龚秀英;胡志斌;宋美英;谭跃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对猫眼草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筛选抗肿瘤活性较强的部分,旨在为猫眼草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猫眼草不同萃取部分对乳腺癌2R-75-3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猫眼草乙酸乙酯、氯仿部分对乳腺癌细胞2R-75-3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梯度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强.结论:猫眼草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张彦;雷姣姣;郑蕾;何昊;艾扬扬;文江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结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以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阶段性培养及导师团队的建设为切入点来分析创新性研究生培养的问题,研究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为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军;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朱新太,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针灸”第4代传人,扬州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笔者在扬州市中医院跟随朱新太教授临床工作期间,有幸见到其运用针刺咽喉部四穴治愈l例失音典型病例,朱老师称此治疗方法为“喉头四针”法,现将此病例整理如下.
作者:翟达;徐海荣;仲婕;任雪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制备吴茱萸挥发油、总黄酮及总生物碱等有效部位,对大鼠诱导后取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大鼠肝脏5种CYP450亚酶mRNA的影响.方法:吴茱萸药材以水-乙醇提取,经挥发油提取器制备吴茱萸挥发油,药液浓缩、干燥后制备吴茱萸提取物,提取物经聚酰胺色谱柱分离得总黄酮,经酸提碱沉法制备总生物碱.将雄性SD大鼠分为5组,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连续灌胃诱导7d后解剖取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评价空白组、挥发油组、黄酮组、生物碱组以及提取物组肝脏CYP450亚酶的mRNA表达.结果:吴茱萸挥发油类成分对大鼠肝脏的CYP3A1、CYP2B1的mRNA袁达均具有抑制作用,黄酮类成分对CYP2B1具有非常显著抑制作用,生物碱类成分对CYP2E1、CYP3A1具有抑制作用,吴茱萸总提取物对CYP2B1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基因水平考查了吴茱萸对大鼠肝脏5种CYP450亚酶的影响,提示在吴茱萸的临床使用中应注意代谢性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坤丽;常新林;杨洁;张玉杰;孙振晓;张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了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卫生外交价值和公共外交价值,归纳总结其以民间外交为主活动的特点.同时,列举了中医药在中非、中欧、中亚、中美外交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提出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存在标准化误区、“民间热,官方冷”、中方推动为主等3个问题,建议从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提高公共外交价值、创新表现形式和加深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加速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发展.
作者:卞跃峰;思璎桀;宋欣阳;施建蓉;李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平均间歇时间、间歇期低PSA值、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疲乏、潮热、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观察终点,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患者22例,其中治疗组8例,对照组14例,两组平均转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歇期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间歇期低PS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三周期、第四周期间歇期间低PSA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情绪功能、总健康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情绪功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热、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治疗间歇时间、延长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并且能减轻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琳;李小江;贾英杰;刘宏根;唐艺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对肛周脓肿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予Ⅰ期根治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再予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3d、7d、14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渗出、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在术后7d、14d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3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2周时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8%,治疗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Ⅰ期根治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建枫;常琳威;郑永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总结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诊治哮喘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分析各民族医药在哮喘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民族医药、中医药的发展作出思考.
作者:杨周剑;胡宗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 Medline(via OvidSP)、Central数据库中从创建以来至2016年6月10日关于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交叉筛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计747例研究对象,其中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组377例,单纯化疗组3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康莱特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肿瘤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康莱特联合化疗组在Ⅲ~Ⅳ度白细胞抑制发生率、Ⅰ~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以及Ⅰ~Ⅳ度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研究,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肿瘤的近期有效率以及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马云飞;孙旭;念家云;杨永;杨霖;于明薇;王笑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医五步护理配合循时调经对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循时调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步护理,两组干预均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等激素水平,对干预前后两组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LH、T水平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步护理配合循时调经能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PCO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血清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稳侠;樊江波;张格林;王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的疼痛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华蟾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两组KP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KP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命价值、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治疗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1.1%;治疗组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舒波;游川;刘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大学课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考察指标,在泛在学习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间的协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在泛在学习背景下的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作者:宋娟;彭瑛;田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