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丽;常新林;杨洁;张玉杰;孙振晓;张园园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新疆黑果小檗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温度:80℃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结果:得到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51(g·mL-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80℃.在该条件下,平行3次验证实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4.01%(RSD%=1.12%),可达到预测值的99.01%.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黑果小檗根皮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婷婷;李莉;于文;高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予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的变化,评估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而医疗支持评分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两组医疗支持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9.0%,观察组为9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观察组为9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艳;蒙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对猫眼草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筛选抗肿瘤活性较强的部分,旨在为猫眼草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猫眼草不同萃取部分对乳腺癌2R-75-3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猫眼草乙酸乙酯、氯仿部分对乳腺癌细胞2R-75-3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梯度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强.结论:猫眼草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作者:张彦;雷姣姣;郑蕾;何昊;艾扬扬;文江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虎尾轮根提取物对大黄致脾虚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黄水煎液灌胃建立小鼠脾虚模型.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虎尾轮根进行提取,分离得水饱和正丁醇层,配成高、中、低3个浓度溶液给药.各实验组小鼠给药7d后,计算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并观察胸腺、脾脏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虎尾轮根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高于脾虚模型组(P<0.01);胸腺、脾脏的萎缩现象得到改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能改善其大便软化、畏寒,毛发疏松等症状.结论:虎尾轮根提取物对大黄脾致虚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素慧;庄丽莉;高斐雄;谢伟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结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以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阶段性培养及导师团队的建设为切入点来分析创新性研究生培养的问题,研究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为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李军;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从“首重阴阳”“命门学说”“培补脾肾”“调畅情志”“祛湿热寒”5个方面阐明张景岳男科学术思想.张景岳学术思想丰富,男科学术思想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张氏博采前人之精义,在力倡“阳不足论”的同时,又精于临证辨治,对男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作者:韩忠;宾东华;何清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消瘀散醇提物电离子导入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CD62-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DVT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0天进行VAS疼痛、肿胀、CD62-P表达检查,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d、7d、10d,两组疼痛、CD62-P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两组肿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1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在治疗后7d、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0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散醇提物电离子导入治疗DVT效果良好,可能与降低CD62-P表达量有关.
作者:王立新;马笃军;周紫琼;古永恒;彭力平;余阗;周艳;雷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了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卫生外交价值和公共外交价值,归纳总结其以民间外交为主活动的特点.同时,列举了中医药在中非、中欧、中亚、中美外交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提出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存在标准化误区、“民间热,官方冷”、中方推动为主等3个问题,建议从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提高公共外交价值、创新表现形式和加深中医药产业等方面加速中医药在国际外交中的发展.
作者:卞跃峰;思璎桀;宋欣阳;施建蓉;李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的疼痛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华蟾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两组KP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KP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命价值、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治疗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1.1%;治疗组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舒波;游川;刘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平均间歇时间、间歇期低PSA值、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疲乏、潮热、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观察终点,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患者22例,其中治疗组8例,对照组14例,两组平均转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歇期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间歇期低PS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三周期、第四周期间歇期间低PSA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情绪功能、总健康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情绪功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热、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治疗间歇时间、延长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并且能减轻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琳;李小江;贾英杰;刘宏根;唐艺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对Barton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Barto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通络洗外用颗粒配合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结合温水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及PRWE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0.0%)优于对照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均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时间点(2周、4周、8周)治疗组腕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PRWE腕关节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洗外用颗粒熏洗配合康复锻炼能促进Barton骨折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明爽;黎清斌;劳永锵;梁伟春;谭志韵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总结归纳中药药物成分对肝脏毒性作用的研究概况,分为6大类别阐述了药物成分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并简述了中药肝毒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减毒研究.为中药肝脏毒性的研究提供借鉴,提高人们对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朱新太,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针灸”第4代传人,扬州市针灸学会理事长.笔者在扬州市中医院跟随朱新太教授临床工作期间,有幸见到其运用针刺咽喉部四穴治愈l例失音典型病例,朱老师称此治疗方法为“喉头四针”法,现将此病例整理如下.
作者:翟达;徐海荣;仲婕;任雪迪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放血+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进行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疼痛、肿胀及运动功能的评价,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入院治疗第20天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段评分(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独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症状均有效,但针刺放血组明显优于康复训练组.
作者:安鹏飞;王瑞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总结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诊治哮喘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分析各民族医药在哮喘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民族医药、中医药的发展作出思考.
作者:杨周剑;胡宗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大学课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考察指标,在泛在学习的资源共享的平台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间的协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在泛在学习背景下的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构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作者:宋娟;彭瑛;田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加味六磨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梗阻7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予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再予开塞露灌肠,治疗组再予加味六磨汤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id、5d时患者血浆胃动素(ML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评估其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9.4%,治疗组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稳定率、恶化率依次为16.7%、50.0%、33.3%,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稳定率、恶化率依次为38.9%、50.0%、11.1%;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浆MLT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1d时患者血浆MLT水平呈峰值,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术后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VI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1d时患者血浆MLT水平呈峰值,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术后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治疗组患者血浆M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六磨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浆中MLT、VIP水平相关;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卓;陶婉君;李灵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矾冰纳米乳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兔NOTCH通路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铁筒烫伤的方法,将20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烫疮油组及矾冰纳米乳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于干预后3、7、14、21、28 d处死后取材,用RT-PCR的方法检测NOTCH靶基因Hes、Hey、Herp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矾冰纳米乳及烫疮油组可调控Hes、Herp基因的表达,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矾冰纳米乳中浓度组明显优于烫疮油组及矾冰纳米乳低、高浓度组(P<0.05);各组间Hey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矾冰纳米乳能调控深Ⅱ度烧伤模型兔NOTCH靶基因Hes、Herp的表达,中浓度的矾冰纳米乳(16.3 mg/mL)为调控NOTCH靶基因Hes、Herp的优浓度.
作者:熊家青;刘丽芳;杨春萍;范洪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无痛运动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OV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PKP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腰背肌无痛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伤椎状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疼痛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运动功能(ODI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BI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及精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时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老年OVCF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并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周瑞明;王全兵;管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为了明确《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异同,通过对相关文献跟踪,对《医典》脉诊与中医脉诊的定义、取脉部位、脉诊技巧、脉象特征、特殊脉象、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医典》脉诊的内容与中医脉诊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现代医学系统研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对临床脉诊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管义红;周瑞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