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运用探讨

李铭;汤忠华;樊炼

关键词:脑出血, 急性期, 张从正, 汗吐下法
摘要:以临床病案为例,介绍脑出血急性期运用张从正汗吐下三法的经验体会.指出脑出血急性期病机为风痰瘀火等诸邪交结,可运用张从正攻邪理论,根据邪气不同部位,辨证选择汗吐下法,因势利导,驱除邪气,促进气血流通,以达邪去正气自复的目的.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董耀荣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探讨

    董耀荣教授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其使用的强心方年使用量超1万.笔者有幸随董师学习多年,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收获颇多,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2001年ACC/AHA[1]据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心衰的高发危险期到进展成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终的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将心衰分为A、B、C、D四期,并提出新的阶段治疗原则.董耀荣教授也根据自我经验,对于CHF进行分阶段治疗.

    作者:裴雯;董耀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魏子孝教授辨治糖尿病性冠心病经验

    糖尿病性冠心病病因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阻滞.魏子孝教授从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两方面“抓主症”辨治,注重随证加减,兼顾饮食、情志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雁南;张广德;魏子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雷鸣治疗湿阻阴虚证临床经验

    分析了四川地区老年湿阻阴虚证多发的原因,认为四川地区常年高湿的自然气候是外因,也是引发本证的直接因素,脾胃素虚是内因.重点讨论了湿阻阴虚证的发病机理和证候特点,介绍了雷鸣教授治疗本证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作者:王强;雷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邵瑛教授调节岭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体质经验介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重视其缓解期的治疗,可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发作.邵瑛教授以小儿推拿并结合食疗的方法来实现对岭南地区小儿CVA缓解期气阴两虚型和脾虚湿蕴型体质的调节.该法易为患儿接受且依从性强、疗效显著.

    作者:张拯;张华伟;蒋灵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欧前胡素的中药源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就欧前胡素的基本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欧前胡素的药效学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研究以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伍冠一;陈佳妤;徐小丽;毛益光;钟柳玲;陆祥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王庆国运用养心汤治疗卑惵病验案1则

    卑惵是指以自卑愧疚,惊恐胆怯,神情疑虑,精神惶惑,不能自主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神志疾病.卑惵属于中医情志病的一种,在改善病情、调节情绪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王庆国是全国名老中医,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举1例,以飧同道.

    作者:杜欣;李长香;张晓瑜;马重阳;程发峰;王雪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聋左慈丸加减联合颈项针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耳聋左慈丸加减联合颈项针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老年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聋左慈丸加减联合颈项针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对比两组单项症状积分(耳聋、耳鸣、眩晕、虚烦失眠、夜尿频数及舌象)、生活质量评分、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及蛋白激酶C(PKC)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耳聋、耳鸣、眩晕、虚烦失眠、夜尿频数及舌象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明显升高,MDA和PK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聋左慈丸加减联合颈项针治疗老年性耳聋,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自由基水平,提高机体对自由基清除的能力,促进患者听力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新燕;吴静;郭祥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金匮要略》中妊娠病禁忌药物的运用特色浅析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载方9首,方中不乏有妊娠禁忌药物的使用,但从方剂药物组成、用法用量、配伍炮制方法可以看出张仲景在运用这些药物时的尺度与技巧,这正体现了张仲景运用妊娠禁忌药治疗妊娠病的特色,其用药思想实是对“有故无殒”这一用药原则的继承和发挥,值得临床医生学习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许乐思;周贤;王梦莎;邓惠文;何家振;刘松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仲景护理思想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多年临证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书中虽未提“护理”二字,但根据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贯穿了大量的整体护理学思想.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护理学,为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启发,尤值得挖掘整理.仲景护理学思想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整体过程大体可分为未病先护、辨证施护、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病后调护5个部分.

    作者:王中华;刘涛;于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十伤灵”中药膏对难愈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疡面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十伤灵”对难愈性模型大鼠溃疡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创灼膏组(CZ组)、十伤灵组(SS组)、模型组.其中36只大鼠背部制造难愈性溃疡,分别将药物涂抹在各组大鼠背部创面处.于造模后7d、14d分别取材通过Nagelschmidt法观察对比各组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皮肤创面bFGF及其受体bFGFR的表达量;利用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结合Nagelschmidt法,测量疤痕组织切片中成纤维细胞形成的瘢痕面积.结果:实验第7天、第14天,各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天,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bFGF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bF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天,模型组、创灼膏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多于空白组(P<0.05),而十伤灵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天,模型组、创灼膏组的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伤灵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十伤灵”对大鼠背部的难愈性溃疡面有促进修复作用.

    作者:贡翊斐;王小平;蔡惠群;王群;杨晓英;粟文娟;张宇;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芦丁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联合复方芦丁治疗肾性血尿的疗效.方法:将94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芦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肾性血尿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U-MTB)和尿红细胞数(U-RBC)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和SCr)和实验室指标(24h-U-TP、U-MTB和U-RB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l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复方芦丁治疗肾性血尿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科;王琼芬;钟永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李杲脾胃血瘀证治探讨

    李果创立脾胃学说,并提出“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的观点,即脾胃不足,元气亏虚,阴火上炎,易成脾胃血瘀之证.并针对性创立了一系列以益气活血、养阴活血为主的活血化瘀方剂.

    作者:黎亚;戴玉微;刘琴;李定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湿疹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局部外用和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瘁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总IgE)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程度、EASI积分均降低,DQOL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TNF-α、总Ig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为12.5%,对照组为32.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燥止瘁胶囊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慢性湿疹患者的皮肤瘙痒及皮损程度,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媛;张建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葛根汤加味熏洗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味熏洗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肩部外用涂抹;治疗组60例,采用葛根汤加味外用熏洗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肩关节功能、VAS评分、UCLA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3个月后等级疗效经秩和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UCLA评分,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汤加味熏洗配合理筋手法可明显改善早中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陶晓冰;郜顺兴;刘红正;刘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方乌梅散对裸鼠胃癌组织COX-2、VEGF-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乌梅散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COX-2、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皮下种植接种于裸鼠腋下,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裸鼠分为模型组、复方乌梅散小剂量组(10g/kg)、复方乌梅散中剂量组(15g/kg)、复方乌梅散大剂量组(20g/kg),每日灌胃1次,共11次,末次给药后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应用qRT-PCR检测瘤组织中COX-2和VEGF-C 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乌梅散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1.83%、34.83%、55.26%,大剂量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明显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均有降低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值瘤组织中COX-2和VEGF-C蛋白表达均呈降低趋势,qRT-PCR检测显示复方乌梅散各组移植瘤COX-2、VEGF-C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复方乌梅散可抑制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COX-2、VEGF-C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马乃霞;丁雪莲;王鹂;邹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独脚金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独脚金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独脚金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性组织中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独脚金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热刺激痛阈值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对炎性组织中NO、PGE2、TNF-α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独脚金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和促炎症因子的分泌而实现的.

    作者:林汝秀;林莹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蒙药五根油剂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蒙药五根油剂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蒙药五根油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维生素E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分别灌胃给药蒙药五根油剂低剂量[0.8 g/(kg·d)]、高剂量[3.2 g/(kg·d)]和维生素E[0.86 mg/(kg·d)].连续给药7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变化.结果:蒙药五根油剂各给药组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的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降低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结论:蒙药五根油剂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朝鲁;陈红梅;王秀兰;长春;靳文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清木丹颗粒治疗乙肝后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清木丹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清木丹颗粒,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肝功能及肝脏纤维化指标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木丹颗粒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亚珠;席奇;李京涛;宋春荣;宋粉莉;常占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运用探讨

    以临床病案为例,介绍脑出血急性期运用张从正汗吐下三法的经验体会.指出脑出血急性期病机为风痰瘀火等诸邪交结,可运用张从正攻邪理论,根据邪气不同部位,辨证选择汗吐下法,因势利导,驱除邪气,促进气血流通,以达邪去正气自复的目的.

    作者:李铭;汤忠华;樊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型隔姜泥灸器的设计与临床运用

    鉴于传统隔姜灸的不便之处,设计一种新型的隔姜灸器具,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及日常养生保健新型隔姜泥灸器包括上层放置艾绒的圆锥形贮艾器和下部放置姜泥的圆形姜泥存储器,上层开有相通的排烟孔,利于排烟;下层姜泥存储器底层透气良好,有利于施灸热感的传导新型隔姜泥灸器在保持传统隔姜灸诸多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微烟排放、易于固定、操作简便、实用安全.

    作者:于冬冬;牛云云;王延超;庄语;付雪鸽;从志航;于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