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四关”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叶海敏;张鹏;林旭明;姚雯;任珍;吴清明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四关穴, 针刺
摘要:目的:观察“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对穴研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合谷穴组)针刺双侧合谷穴治疗,B组(太冲穴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治疗,C组(四关穴组)针刺四关穴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运用HAMD抑郁量表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A组、B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总体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针刺“四关”穴疗效优于单用“合谷”或“太冲”.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不予干预;生理盐水组用0.9%氯化钠后肢肌肉注射,0.3 mL/d,连续28d;模型组与艾灸组每天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按2.5 mg/100 g后肢肌肉注射,连续14 d以制备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两组每天继续予以同剂量氢化可的松注射以维持肾阳虚证,艾灸组同时予关元、肾俞穴隔日交替艾灸治疗,其他3组大鼠同样抓取、捆绑,连续14 d,取材,计算各组大鼠肾上腺系数,在显微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运用激素造模14 d后,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不及空白组明显(P<0.05);治疗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明显上升(P<0.05),但不及空白组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肾上腺质量及系数较空白组均显著下降(P<0.01),而艾灸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1),但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大鼠的肾上腺形态结构有明显损害,肾上腺皮质排列不规则,结构不清晰,皮质变薄、髓质稍增厚.而艾灸组大鼠的肾上腺形态结构损害的程度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结论:艾灸关元、肾俞穴能够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阳虚症状,使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上升,减轻其肾上腺形态结构损害,增加肾上腺重量及系数.

    作者:冯国湘;肖小艳;胡胜林;朱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观察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与证型的关系.结果:(1)2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血瘀阻证96例(占36.0%);心气虚弱证65例(占24.3%);痰浊内阻证48例(占18.0%);心肾阴虚证24例(占9.0%);心肾阳虚证23例(占8.6%);寒凝心脉证11例(占4.1%).(2)心肾阴虚证女性所占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凝心脉证男性所占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气虚弱证、心肾阳虚证、心肾阴虚证、寒凝心脉证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内阻证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心气虚弱证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浊内阻证高脂血症与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肾阴虚证糖尿病与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德军;张素琴;李桂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栓饮对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大鼠血浆ET水平及血栓湿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栓饮对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大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血栓湿质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10只分为假手术组,30只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成功27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钠组(366.43 IU·kg-1·d-1)和消栓饮组(18.28 g·kg-1·d-1),每组9只,用药7 d后,观察比较大鼠血浆ET水平及血栓湿质.结果:消栓饮组、低分子肝素钠组、模型组的血浆ET水平及血栓湿质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消栓饮组及低分子肝素钠组的血浆ET水平及血栓湿质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栓饮组与低分子肝素钠组血浆ET水平及血栓湿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饮能有效纠正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大鼠血浆ET水平的失衡,减少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大鼠的血栓湿质.

    作者:张栋;高山;汪能;李冬春;黄永松;胡拥;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症状学主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组合规律.方法: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候群;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各证的症状,寻找出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特异性的主要症状指标.结果:聚类分析得出七类中医基本证候;分析提示:大肠湿热证主要症状:脉滑数、舌红、苔黄腻、腹部灼痛、里急后重等;阴虚肠燥证主要症状:舌红少苔、舌红少津、脉细数、腹部隐隐灼热等;脾胃虚弱证主要症状:便溏、舌淡嫩、苔白微腻、脉濡缓等;肝郁脾虚证主要症状:腹痛则泻、泻后痛泻、与情志有关、脉弦等;脾肾阳虚证主要症状:脉沉细或弱、畏寒肢冷、五更泻、舌淡胖边齿痕等;血瘀肠络证主要症状:舌瘀点瘀斑、舌质紫暗、脉涩、腹部刺痛等;寒热错杂证主要症状:脉濡数、苔薄黄、腹泻时发时止、胃脘灼热不舒等.结论:主成分分析结果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辨证基本相符.

    作者:李毅;刘艳;刘力;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护理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将6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红外线理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结果: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愈合率为81.25%,显效率为50%;对照组愈合率为62.5%,显效率为37.5%(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脂肪液化渗液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愈合例数较多,需二次清创缝合例数较少(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运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理疗护理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确切.

    作者:肖蓉;任巧梅;陈拥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与观察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月经来潮前2d开始,体表电刺激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1次/d,每种方法各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口服氯芬待因片,月经来潮前2d开始,连续服用6d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完成后3、6个月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3、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完成后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91.2%,对照组为47.1%、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阴交穴体表电刺激联合地佐辛穴位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近、远期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治疗.

    作者:杨海霞;徐丹;杜静静;韩丽;冯静茹;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利用EndNote Web提高医学生文献管理分析与科研写作能力

    对EndNote Web及其基本操作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运用实例就EndNote Web在参考文献管理分析方面的应用作论述.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EndNote Web可以辅助医学生确立研究方向及把握该领域的总体信息;利用EndNote Web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很好解决科学论文写作中大量文献的堆积以及引文格式标准化等难题,提高医学研究生文献管理分析与科研写作的能力.

    作者:赵丽莹;王利敏;黄英华;拱健婷;任雪松;邹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毒结清口服液对Lewis肺癌小鼠血小板活化机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毒结清口服液对Lewis肺癌小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按分组情况分别干预21 d,观察各组瘤质、抑瘤率及CD62P、CD63表达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毒结清组小鼠体质量显著性高于模型组(P<0.05),毒结清组的抑瘤率为63.2%,化疗组的抑瘤率为38.1%;模型组的CD62P、CD63和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毒结清组的CD62P、CD63表达和vWF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毒结清口服液可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增殖,保持体质量,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机制相关的CD62P、CD63表达和降低vWF水平有关.

    作者:程纬民;曾清;何艾;李春姗;朱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杜仲对骨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从杜仲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性分化的影响、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性分化的影响、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及骨形成的影响、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形成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杜仲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成龙;范鑫梅;郭艳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伤寒杂病论》对湿痹的论治探讨

    痹证,《黄帝内经》多单称之为痹,也有很多复合名称,如行痹、痛痹、着痹、五脏痹、五体痹等.本文着重论述以关节及肌肤疼痛为主的湿痹.历代医家所谓的风湿、历节、热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风湿热痹等名称多与此相关.本证常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症.

    作者:尤志强;林松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露婕;李琳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补气生血口服液何首乌渗漉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选补气生血口服液中何首乌提取方法与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比较何首乌提取生产工艺,选择佳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该方法的不同影响因素(加醇倍数、含醇浓度、渗漉时间)的影响,从而优化何首乌生产工艺.结果:何首乌佳提取工艺方法为渗漉法,佳提取条件为:含醇浓度55%,加醇倍数30,渗漉时间36 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可靠,具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作者:陈璐;李晋奇;汪洋;胡远;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瘁症(血虚风燥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性皮肤瘙瘁症(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瘙痒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从睡眠质量和日常运动生活质量方面评价)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瘙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瘁症(血虚风燥证)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瘙瘁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伟才;黄玲;陈卫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研究

    针对面向中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中医综合实验》课程进行实验内容、教学手段、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问卷调查结果及期末考核成绩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P<0.05),认为教改组在实验研究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均优于对照组,教改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聂坚;张建英;梁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疗法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维A胶囊.在治疗第1个月和第2个月时各观察1次且同时记录患部皮疹情况.记录治疗组治疗结束时的肝、肾功能及血脂情况.比较两组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5.0%,治疗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3.1%,治疗组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鲍希静;荣光辉;席建元;陶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穴位贴敷治疗痛经选穴及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选穴及组方规律,为中医现代临床穴位贴敷治疗痛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CNKI检索近10年有关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文献,运用辅助系统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穴位贴敷治疗痛经的文献中所选穴位及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33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及药物的频次,演化得到16个核心组合、2个核心穴位和3味核心药物.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可知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常用的核心穴位为任脉上的关元穴、气海穴;核心药物为当归、延胡索、肉桂;药性主要为温性、辛味、归肝经;穴位贴敷主要有活血理气、温经止痛的功用.

    作者:刘洪坤;侯丽;李洁;黄海量;韩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自愿的条件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玉女煎.治疗两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脂含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6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而HDL-C治疗后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妇剖宫产、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向华;田辉;欧阳蜜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X线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X线特征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3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研究,经X线诊断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颈椎病的症状、辨证分型、颈部X线检查结果.结果:中医症状眩晕占第1位,下面依次是筋痹、项强、脉弦、萎症、目疾、烦躁、痉症、嗳气等;中医证候分型依次为痹证型(39.24%)、眩晕昏厥型(31.01%)、落枕型(18.99%)、痿证型(8.86%)和五官型(1.90%);患者X线表现,落枕型的常见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弧度弯曲,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低于其它3型(P<0.05);痹证型常见X线表现为钩椎关节病变;眩晕型颈椎病的常见X线表现为椎间孔变窄和下颈椎失稳;而椎间隙变窄更常见于痿证型颈椎病.结论:颈椎病X线征象和中医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邓祥春;李贵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味频率分析

    目的:探讨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总结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中药方剂35首,常用中药45味,进行用药频率分析.结果: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使用频率居前45位的药物中,补虚药23种(51.11%),活血化瘀药6种(13.33%),祛风湿药5种(11.11%),利水渗湿药4种(13.33%),清热药4种(8.89%),利水渗温药、收涩药各2种(4.44%),平肝熄风药、温里药、解表药各1种(2.22%).35首中药方剂中用药频率居前45位的药物中常用的中药有牛膝、当归、木瓜、苍术、独活、川芎、防风、桂枝、红花、威灵仙等.结论: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巯松症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平乐郭氏正骨认为补肾填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

    作者:孟璐;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皮片移植术后的血管新生与Notch信号通路及中医作用的研究进展

    就近年来活血化瘀中药与血管新生、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研究进行一初步总结,以期为皮片移植术后移植皮片中的“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

    作者:黄菁菁;孙绍裘;李益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