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谭英华;熊仁青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围绝经期, 补脾益肾, 骨密度,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和维生素D3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方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0、6、12周检测患者血清MMP-2、BGP、BAP、CTx以及雌二醇(E2)水平,测定患者腰椎(L2~L4)、股骨近端、髂骨骨密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2、BAP、BGP、CTx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和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补脾益肾方药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确切.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黏膜脱垂症中医辨治探讨

    从中气亏虚的角度论述了辨治胃黏膜脱垂症的机理,提出补益中气为胃黏膜脱垂症的基本治疗原则;虚则补益,以通为补;证型兼夹,随症加减;合并他病,依症治之等原则,为临床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缪春润;冯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日本东洋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美国对亚洲传统医学的认识、补充替代医学与东洋医学、东洋医学的科学验证、东洋医学教育等方面概述了日本东洋医学的发展现状.认为将东洋医学融入现代医学之中,不仅可以使之在西洋医学的各专业领域间起到桥梁作用,并与针对老龄化社会中饮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促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原有的药物治疗上加以东洋医学的治疗,对于增进患者健康,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削减医疗费用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将带动传统医学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引起共同研究传统医学的热潮.

    作者:田中耕一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论叶天士“法宜益胃”与“战汗”的关系

    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到“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笔者从温病战汗机理入手探究,认为叶氏“益胃”之法应包含清热养阴以破僵局,甘寒生津以备汗源,宣畅气机以通汗门3个方面的考虑,并且这3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清热、生津、宣畅气机三法的结合,从而营造战汗条件,终达到透邪外出的目的.

    作者:孙艳红;盖沂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伤寒论》教学模式优化改革与实践

    目的:通过教学模式优化与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伤寒论》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与临床运用能力.方法:以传统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研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法良好结合.结果: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结论: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符合《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作者:郜文辉;谢雪姣;刘娟;邹旭峰;郁保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附桂地黄丸联合小剂量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FT3、FT4及TSH的影响

    目的:探讨附桂地黄丸联合小剂量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FT3、FT4、TSH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优甲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附桂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一般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TSH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桂地黄丸联合小剂量优甲乐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彭文达;李浪波;陈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清咽解毒汤辅助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咽解毒汤辅助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舌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清咽解毒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且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然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解毒汤辅助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郭璐琳;魏秀娟;李玲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采用FOLFOX6化疗,治疗组同步口服华蟾素胶囊,2、4个化疗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karnofsky (KPS)评分、IL-2、TNF-α水平.结果:2、4个化疗周期后,治疗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前,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可改善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清IL-2、TNF-α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陆运松;彭代良;陈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目诊数字化研究平台构建的思考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目诊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内目诊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中医目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医目诊数字化研究平台,阐述了其研究思路、平台的架构及其对中医目诊发展的意义.

    作者:文毅;晏峻峰;彭清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口腔疑难杂症治验3则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等诸多因素,临床多出现口腔类疾病,人体口腔器官作为消化道的门户,如:舌痹、口疮、舌疳不仅是口腔局部的病变,而与身体内在机能变化有关,与心、脾、胃、肝、肾各脏腑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医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此,对口腔患者要寻其疾病根源,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梅君;梅和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解毒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益气养阴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两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益气养阴方联合西药能够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免疫功能.

    作者:陶艳丽;曹敏;陈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狗皮膏改工艺后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考察狗皮膏不同的提取工艺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为狗皮膏工艺改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提及醇提工艺制备狗皮膏组方提取物.观察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足跖肿胀、继发性足跖肿胀、胸腺系数、脾脏系数的影响.结果:狗皮膏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可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足跖肿胀度;狗皮膏水提物可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足跖肿胀度,明显增加大鼠胸腺系数;各提取物对大鼠脾脏系数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狗皮膏水提工艺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较醇提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今后开展狗皮膏工艺改进研究的首选工艺方法.

    作者:陈霞;刘丹;岳枫;张瀚涛;张智圆;邱琳;刘莹;李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南非常用4种地产药材的名称与用途概览

    通过对南非常用4种地产药材的名称与用途考证,了解南非医药资源,弘扬南非民族医药的瑰宝,充分发挥南非民族医药在医疗卫生中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房洪英;赵西敏;徐凌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癌邪学说及肿瘤病机探讨

    通过分析古今学者对于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的理解,总结既往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概念的认识及不足,结合临床,建立新的病因病机理论,提出瘀热内陷、正虚邪恋是恶性肿瘤核心的病机,提出元气异化学说及“癌邪”这一概念,用新的理论重新梳理肿瘤新的病因病机,为新的治法及方药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茂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金黄凝胶中5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通过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了金黄凝胶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姜黄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4%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43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在此条件下5种成分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姜黄素、大黄素、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6~6.32μg·mL-1(r=1.0000,n=5),0.536~10.72 μg·mL-1(r=0.9999,n=5),0.325~6.50 μg· mL-1(r=1.0000,n=5),0.57~11.40 μg·mL-1(r=1.0000,n=5),0.491~9.82 μg·mL-1(r=1.0000,n=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7%,98.8%,99.2%,97.4%,99.9%,RSD%分别为2.47%,2.55%,2.64%,1.50%,2.5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金黄凝胶的质量.

    作者:顾小燕;朱全刚;张若曦;袁松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院校本科生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及培养效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评分,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将优化后的课程设置模块应用于教学,通过两组前后比较,观察培养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评分高的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医基础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学;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用人单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模块提高了本科生的中医护理知识水平,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作者:石溪溪;陈燕;朱正刚;熊兰;林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肠复康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复康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X线直线加速器给予实验大鼠全腹照射(DT9.0 Gy),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30 d,观察对比大鼠精神状态、摄食进水、排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处死后取相应部位的小肠用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肠黏膜上皮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造模成功后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进水、排便情况均优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低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中剂量组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与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康方低剂量组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程度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复康方可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具有修复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

    作者:李玉明;李思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标准的研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类特征及分布规律,初步拟定其常见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3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各证的证候,寻找出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型特异性的证候指标;(3)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分析,筛选出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主、次证候;(4)初步拟定出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阴虚肠燥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肠络证等7种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并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分析所建立的溃疡性结肠炎基本证型的辨证标准,可以减少偏倚,提高证候标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作者:李毅;刘艳;刘力;王小平;蔺焕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用含有胰岛素的高糖培养基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尖叶假龙胆不同提取部位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结果:浓度大于250μg/mL的各提取部位对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除乙酸乙酯高浓度(250、200 μg/mL)外其余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的糖消耗均无显著影响.尖叶假龙胆乙酸乙酯部位、大孔树脂95%部位和大孔树脂70%部位均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影响明显.结论:除乙酸乙酯高浓度(250、200 μg/mL)外其余提取部位对正常HepG2细胞的糖消耗无显著影响.除大孔树脂30%部位外,其余各部位均能提高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魏颖;李蒙;秦灵灵;孙文;李朋收;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芩清肺汤有效成分肠吸收及肝脏P450酶代谢研究进展

    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总结了黄芩清肺汤主要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机制及肝脏P450酶代谢方面的研究现状,为研究该方吸收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参考.认为该方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等,近代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

    作者:张宜凡;刘晓睿;杜文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安康欣胶囊辅助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安康欣胶囊辅助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安康欣胶囊,在肿瘤消退降低至有手术指征时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肿瘤改善状况以及免疫细胞变化,并进行为期2年随访,比较分析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状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6.5%,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0.4%(P<0.05);治疗组化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直径比较中,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均显著减小(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NK细胞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率为82.6%,显著高于对照组56.5%(P<0.05),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康欣胶囊辅助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能够显著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胡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