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王立彪
目的:通过对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的全面检索及初步研究,为数据挖掘和学术访谈提供基础支持.方法:选取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4个数据库,以夏桂成为检索词全面搜索期刊论文,使用NoteExpress筛查和管理文献,用Excel描述性分析相关信息.结果:1960年至2014年12月10日,共有24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呈现出分散度高,涉及面广的特点;研究方向明确,时间段落清晰.主要涉及月经周期与调周法,经间期理论,心(脑)-肾-子宫轴等学术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等.结论:夏教授术学思想及诊疗经验的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夏桂成的学术思想及诊治经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特色及治未病思想;以夏桂成为代表的学术流派.
作者:王静;方晓红;李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通络糖泰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JNK信号转导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由高脂饲料喂养的DPN大鼠模型.实验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通络糖泰方高、中、低剂量组,西药(二甲双胍+弥可保)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4周后以神经电生理检测大鼠坐骨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p-JNK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JNK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通络糖泰方能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一定程度下调p-JNK及JNK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结论:通络糖泰方能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减轻DPN大鼠机体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结构和功能.
作者:张翕宇;谢春光;杜联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幻嗅症为种精神疾病,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也很少,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以祛痰化湿、宣通清窍之法治疗本病患者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71岁,2015年11月17日初诊,自述常能嗅到火药样异味半月余,然每当是时,问其身旁诸人,即使凑近其鼻亦不能闻及.于当地医院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遂求诊于我院.患者面容愁郁,神疲乏力,畏寒肢凉,时有头晕,泛吐白痰,胃部惧冷,纳可,二便可,寐可.脉沉而稍有弦细,舌淡红苔白有齿痕.此乃痰湿郁阻清窍所致幻嗅,拟祛痰化湿、宣通清窍,拟方半夏厚朴汤加味,处方:姜半夏10 g,厚朴10 g,干姜10 g,茯苓15 g,紫苏叶10g,苍术、白术各15g,桂枝10 g,五味子10g,细辛3 g,杏仁10 g,陈皮10 g,石菖蒲10g,藿香10 g,佩兰10 g,白芷10 g,桔梗5 g,炙甘草3 g.7剂,水煎服.
作者:徐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文献,以了解其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文献,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结果:共纳入文献57篇.发表机构中,县市级发表机构较多.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用药疗程多为14d,剂量以每日6mL为主,溶媒多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等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较多,共有21篇文献报道了61例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结论: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用药方面多数遵照说明书,但仍需注意疗程、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多个方面,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贾敏;谢雁鸣;姜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Pit(30 U/kg)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注射Pit前10 min,及注射5、15、30 min后的心率、Ⅱ导联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结果:注射Pit 5 min后,DSD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心率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Pit15 min、30 min后,DSD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心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注射Pit后,各组大鼠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向上偏移,T波高耸,心律失常等.DSD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ST段、T波变异性程度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LDH、CPK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DSD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LDH、CPK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当归四逆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T波、心率有改善作用;能降低LDH、CPK的活性,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戟风;刘秀丽;王永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外治法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治疗,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大屈曲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P<0.05);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功能训练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僵直,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作者:郭鹏飞;周敬杰;韩良;李书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张武,系宁夏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师承名老中医,从事肝胆病理论与临床研究30余载;张武老师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虚实夹杂证,虚证分为阳证与阴证,治以攻补兼施,邪去则正安.实证系湿热之邪蕴蓄,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气血失调,气血水互结于腹中而成.笔者白2011年以来师从张武主任医师,现分析张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如下.
作者:曹志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提出了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胸痹心痛》的改进方法,认为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证”在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的描述上不够严谨,有待商榷,为下一版教材的修改提供参考.
作者:雷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查对车前草和车前子的植物来源、资源分布、主要产地、用药历史、功效演变进行考证,为下一步明确其商品规格等级及促进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车前草和车前子有关文献报道进行查阅并梳理;对黑龙江三棵树、河北安国、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流通车前草和车前子药材商品进行实地调查;对江西省的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车前种植基地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我国主流品种为车前、平车前和大车前,其中车前、平车前为车前和车前子药材的法定植物来源,大车前种子也被作为车前子使用,车前种子商品被称为“大车前子”,平车前子、大车前子称为“小车前子”;车前草与车前子应用历史悠久,车前子早于车前草应用;车前主要种植于江西赣江沿岸,四川什邡市亦有种植报道,其余地方均以野生为主,车前分布在我国南方为主,平车前、大车前分布以我国北方为主.平车前、车前草与车前子均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等功效,车前草兼有清热解毒之效,车前子兼有滋肾疏肝之效.结论:车前属在我国作为药用的植物有车前、平车前、大车前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车前子植物来源的还有卵叶车前、欧车前等.古人对车前应用存在车前草和车前子功效关联,但车前草和车前子功效差异显著,二者不可互相代替.根据车前属植物分布,当前形成的用药习惯和商品流通现状,人工栽培车前为我国车前草和车前子的主要来源,平车前以野生资源被作为车前草的主要来源之一.
作者:姚闽;王勇庆;白吉庆;詹志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阐述了MOOC、SPOC与微课的概念,介绍了基于SPOC的微课设计与应用经验,提出了基于SPOC的《温病学》微课应用研究的方法,以期进一步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作者:陈烽;祖冰畴;杨慧;杨淑萍;李鑫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同时分析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定性、定量方法,为制定龙船花质量标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结果:薄层鉴别中,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含量测定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在0.6941~6.9412μg、0.3826~3.8264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47%(RSD%为1.58%)、101.08%(RSD%为2.01%).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龙船花药材质量控制.
作者:李文琪;蒋珍藕;汤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痛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予格列齐特缓解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滋阴活血方口服.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以及相关检测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1.1%,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愈显率28.6%,总有效率为68.6%.两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低切变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活血法治疗耱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高凝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宇;胡迎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木槿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木槿叶总黄酮佳提取条件是:70%乙醇,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55℃.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木槿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效果强.
作者:陈磊;孙崇鲁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分析了新时期医患关系现状,通过《大医精诚》核心价值观对医患关系进行正面梳理:思想上以己度人,待之以诚;道德上严于律己,遵之以规;医学上精益求精,告之以实;执业上严格守信,约之以法.
作者:刘志宇;班文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从针刺、电针、灸法、针刺结合灸法、针药结合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在临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研究质量低下、治疗方案复杂、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作者:尹平;郑慧敏;汤康敏;陈跃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前中医临床的有效性评价往往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探讨从真实世界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应用特点总结其设计思路、纳入与排除标准、样本量、结局评价标准等特点,发现都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证相吻合,其应用到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具有可行性.
作者:于子凯;张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参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水宝组及参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法造模,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y)水平及肺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参蛤胶囊中剂量组SOD、IFN-y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MDA、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低于模型组.结论:参蛤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兴;罗纯清;贺竞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2 德国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德国只有注册医师、心理治疗师和Heilpraktiker(传统医生)可以从事医疗工作[3].由于心理治疗师只能进行谈话性治疗,因此只有注册医师和Heilpraktiker(传统医生)可以从事中医药治疗.除了注册医师和Heilpraktiker(传统医生)以外的其他群体,如理疗师、按摩师等,虽然也可能学习了中医药方法,但由于本身资质问题和法律限制,不能从事创伤性治疗(如针刺、放血疗法等),没有处方权,只能从事按摩、足浴、拔罐、耳穴贴豆等,不属于医疗活动.
作者:陈锦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依据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资格审议委员会认证手册和“中药学”考试内容大纲,对“中药学”考试所涵盖的安全与质量、治疗方案、病人管理3部分内容予以介绍与分析.
作者:田开宇;陈强;吕勤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祛湿止痒颗粒剂对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例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及生理盐水外敷,治疗组予以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加以祛湿止痒颗粒剂内服外敷;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及35例正常人外周血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止痒颗粒剂内服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湿疹疗效可靠,可降低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
作者:肖杰;李小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