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姝
超声造影技术能有助于对肾脏内的发育异常与新生物进行较好的区分,明确判断肾脏内有无占位性病灶的存在,并能准确地区分复合性囊性占位的良、恶性;对于肾脏的恶性肿瘤,造影增强在时相上无特征性,但肿瘤内无灌注区域的检出,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相救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医院收治的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有3例因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4%;中毒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多器官脏器衰竭等;治疗后有2名患者出现右下肺不张症状.结论:呼吸衰竭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若能在中毒早期及时地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借助仪器辅助中毒者进行呼吸并做好后期的脑部复苏治疗,可以有效地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建平;龙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3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经过监测抢救休克症状得以纠正,成功实施抢救,2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3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实施控制体位、实施止血、开通路、补充血容量、给氧、保温、纠正酸中毒、应用心血管药物、利尿药、预防感染等治疗及预防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谭英俊;刘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总体临床效果,提出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大限度上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状态.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将这些患者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即研究组(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上来看,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良好,所以已经成为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杜润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后各期的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效果.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的需求,了解了相关妊娠、分娩的生理现象,减少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恐惧心理.
作者:姚汶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王敬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农药中毒采用血液净化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方案加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滤过行血液净化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治愈19例,占95%;死亡1例,占5%.对照组20例中,治愈17例,占85%,死亡3例,占15%.治愈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农药中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昌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即单位治疗效果所需的成本低.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联合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B组患者联合服用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C组患者联合服用罗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在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的同时,对其治疗的成本也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有效率均在80%以上,分别为83.3%、86.7%和96.7%,治疗12周后,A、B、C三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26.7和33.2,三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A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低,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佳选择.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08年到2012年收治的10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为例,并将其分为A、B、C三组,A、B分别采用口服脾氨肽和维生素AD、口服维生素AD方法,C组为对照组.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4.29%、68.57%,A、B组与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疗效要优于C组.在一年内发病的次数上,A组要明显的少于B、C两组.结论: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与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作者:熊素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中药和电围针取穴治疗,对照组均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4.7%,对照组有效率为7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HDS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务伟;吕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发生住院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影响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原因、临床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稀水样腹泻、棕黄色或草绿色腹泻;经粪常规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均呈阴性;共使用五类17种抗生素.病情危重、高龄因素、禁食、干预措施、抗生素种类多和应用时间长等是影响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因素.本组研究观察组90例患者中86例治疗后症状消失,4例因原发病不治死亡.结论:住院患者存在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现象十分常见,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负面影响,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加强营养支持是预防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主要措施.
作者:邹开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保持体脂相对稳定.瘦素分泌有一定的节律性,其节律性改变可导致或加重肥胖.肥胖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疾病,可引发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以及某些肿瘤.本文对瘦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人体内瘦素抵抗现象与肥胖、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形丹;高俊珂;卢虎强;王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平均50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及在手术室的配合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更加配合手术,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极为有效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甘露醇、甘油果糖连用对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的降颅压作用.方法: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30例.结果: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作用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29例,有效1例.讨论: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总有效率100%.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作者:聂传艳;周学影;谭荣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0.03μg/kg、0.06μg/kg以及0.09μ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患者用药前后基本生命体征情况、用药后镇痛效果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A组与B组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C组相对浮动较大.B组和C组用药2h后VAS分值相似,均低于3分,镇痛效果较好;A组分值高于5分,镇痛效果较差.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中时,以0.06μg/kg的剂量为宜能有效镇痛,且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全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加上儿童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想促使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在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生活方式和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作者:杨梦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辅导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康复的价值分析.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用中药理气活血汤(主要药物:姜黄、五灵脂、香附、槟榔、柴胡、白芍),对照组口服氧氟沙星片和甲硝唑片.结果:两组治疗2疗程(6周),观察组取得愈显率87.88%,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取得愈显率53.13%,总有效率为81.25%,与对照组愈显率比较,P<0.01;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心理辅导与心理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取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恒燕;吕海燕;亓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血常规样本不合格的因素,找出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血常规样本合格率.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2010例血液样本,将其中的50例不合格血常规样本收集后认真分析其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找出质量控制对策.结果:溶血、血液凝固、乳糜血、样本类型错误、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标本重复等是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且分别占血常规不合格样本的比例为1.19、1.69、0.99、0.79、0.19、0.09.结论:按照样本采集操作规程采集标本、加强对标本采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工作严谨性并加强医院科室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起到降低血样不合格率的作用,对于提高所采集的血样检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练聪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