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梅;刘菁
目的:观察分析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出现抑郁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患者抑郁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娇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寻找出提升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影响肝胆外科护风险管理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查,对风险存在的原因认真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对影响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的因素进行排查,并对其加以有针对性的控制,能有效降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
作者:李云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本院自2011年以来两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分离到的406株大肠埃希氏菌的鉴定及常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在在各类标本中的比例及常规药物耐药性分析,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均采用VITEK2全自动分析仪的配套鉴定卡和药敏卡.结果:2007株菌种中分离到406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分泌物,其中产ESBL菌株106例,仅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无耐药性,敏感率达100%,其余与不产ESBL菌株相比较,其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不产ESBL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本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分泌物,产ESBL菌株其耐药性除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敏感率100%)、阿米卡星(敏感率92.5%)外,其余均明显耐药,应当引起重视加强监测.
作者:吴开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先天性无阴道、无宫颈合并双子宫畸形,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本文报道1例因周期性下腹痛就诊,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吴艳欣;谢洪哲;姚书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好发部位及中医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CT与临床等检测分析,采用随机对照观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除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加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好发部位:颞叶、双侧基底节梗塞、梗塞伴发脑白质变性及脑萎缩较多,中医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加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的接触密切,病情观察是护士一项基本的,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护理内容,通过观察所获得准确资料能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护理质量的优劣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因此护士在临床观察时应有高度的思维素质和观察力,以提高病情观察的准确性,这也是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的必备条件.
作者:徐培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总结其临床意义,为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灶大小、组织学分型、病理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85例患者中,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以肿瘤直径<3.0cm者多见,组织学分型为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高,病理分型为Borrmann氏IIc型高,III型比例次之,浸润深度为黏膜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黏膜下,大多数患者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防治早期胃癌重要的措施.
作者:陈申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规范治疗4 周后,观察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施靖;王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抗肿瘤药达沙替尼的合成工艺.方法:根据达沙替尼的结构,对起始物料、温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后得出达沙替尼的合成工艺并获得合格.结果:本次实验,运用我们选择的合成方法所合成的达沙替尼,含量达到99.8%.结论:达沙替尼的纯度受如温度、材料等的影响非常明显.
作者:杨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观察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74名,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止血的办法,止血率为99.6%;对照组采用药物止血的办法,止血率仅为72.6%;同时治疗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手术疗效可以保证,并明显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结论: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安全可靠,已成为相关治疗措施中的首选措施,有针对性的护理也是配合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即可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也可大大降低手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络舒胶囊的工艺制备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理学效应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通络舒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延长小鼠凝血及出血时间的趋势(P<0.05或P<0.01);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能延长小鼠存活率(P<0.05或P<0.01).结论:通络舒胶囊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药理疗效明显,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病人康复的意义.方法:选取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和NOSIE量表减分率.结果:患者护理后的HAMD总分为(22.3±8.6)分明显低于护理前(26.8±9.8)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精神病表现外,其余指标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热爱生活,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利于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康复.
作者:邵鸣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实施异形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4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对其采用异形钢板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手术后4例患者中2例出现伤口感染状况,加强换药后得到有效恢复.同时对43例患者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其中19例优,22例良,优良率95.3%.结论:对跟骨内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的方法,并使用异形钢板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升患者进行早期锻炼的时间,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疗效,对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为使用.
作者:段续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及临床认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治确诊的5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5岁以上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感染群体,发病时出现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胸片检查大部分出现肺外脏器损害、肺部阴影.学龄前儿童为发病的主要群体,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治愈率100%.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迁延,愈后良好,容易误诊、漏诊.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廖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外科手术后出现DVT的发生率为10%~80%[1].国外文献报道[2],其中骨科择期手术后DVT的发生率约为52%,以老年尤为多见.DVT可并发致命的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由于术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因此,分析骨科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以其达到消除或减少诱因,降低患者痛苦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刘贵芳;史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无菌技术是指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无菌技术是护士的基本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基本操作.护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无菌观念,正确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程,一丝不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无菌技术可以控制感染,增进患者的健康.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医源性感染.
作者:宋梅;卢宝凤;奚传华;张梅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2月-1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142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4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根据图像特征作出各类畸形的诊断.经分娩后超声诊断,手术或引产的尸体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使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在产前即可作出诊断.通过彩超清晰分辨肾脏实质和肾脏集合系统及对肾动脉的追踪显示和定位有助泌尿系统畸形的鉴别诊断.较早地筛查出畸形胎儿,为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治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降低耐药性肺结核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并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的时间及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绝大多数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调整方案可继续治疗.结论:通过护理措施的积极干预,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从而提高了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钟洛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护肝药物使用对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特点,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结核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抗结核治疗中观察组给予患者使用护肝药物进行护肝治疗,而对照组未给予护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肝损发生率,从而探讨及总结护肝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对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以及特点.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肝药物使用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故在抗结核治疗中针对所有患者需要视情况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作者:邓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