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英
目的:分析本院自2011年以来两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分离到的406株大肠埃希氏菌的鉴定及常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在在各类标本中的比例及常规药物耐药性分析,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均采用VITEK2全自动分析仪的配套鉴定卡和药敏卡.结果:2007株菌种中分离到406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分泌物,其中产ESBL菌株106例,仅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无耐药性,敏感率达100%,其余与不产ESBL菌株相比较,其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不产ESBL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本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分泌物,产ESBL菌株其耐药性除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敏感率100%)、阿米卡星(敏感率92.5%)外,其余均明显耐药,应当引起重视加强监测.
作者:吴开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上下沟通的桥梁、内外联系的纽带,在疗区护理工作中起着领导、决策、指导、监护的作用.本文对精神科护士长管理艺术及管理经验提出十要素,这是提高护士长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丛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的情绪障碍,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的身心健康.为了有效地防范孕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并能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现从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等因素以及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方面进行综述,并结合临床实际,本文阐述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平安度过产褥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患病水平.
作者:徐红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的时间为12个月,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在7至20个月,患者骨性愈合,效果显著,未出现感染病例,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患者骨和植入骨融合的较好,未出现松动,断钉,断裂,弯曲,脂肪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患者骨折愈合率较高,未出现较多并发症,同时医师需要注意带锁髓内钉的相关信息,保证操作的熟练程度.
作者:万智慧;岳凯;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男52例,女20例,根据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36例,C型25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7例,旋前外展型9例,旋后外旋型33例,旋前外旋型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有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月至3年,平均13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9例为优,25例为良,4例为可,3例为差,总优良率88.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踝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尤其注重外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和固定.踝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智罡;徐兵;任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不射精症临床上较少见,且各种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应用WLSY-8000电脑性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药物心理疏导及观看性教育片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17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宿连高;任洪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为主,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显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动作轻柔稳重,反应敏捷果断,给患者以信任和配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和护理,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疏导,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需要,尽力减轻患者的不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王淑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实施风险管理作用.方法: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为质量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并培训业务能力和技能.结果:工作人员提高了质量风险的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事故和差错的现象大大减少.结论:在供应室质量控制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从而为医院的全面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尹忠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护肝药物使用对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特点,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结核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抗结核治疗中观察组给予患者使用护肝药物进行护肝治疗,而对照组未给予护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肝损发生率,从而探讨及总结护肝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对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以及特点.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肝药物使用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故在抗结核治疗中针对所有患者需要视情况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作者:邓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用具的不断改进,一次性静脉留置套管针(以下简称套管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静脉输液中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每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我科2010年以来,对63例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侧管试通法并使用了新型材料腹贴,提高了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了材料,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兰芳;张维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所谓健康不单单是指机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是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均处在一个相对完好的状态.目前在临床上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职能.本文出于对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的目的,从健康体检的现状、中医体质辨识分型与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几个方面展开了综述.
作者:尹剑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的妇产科服务模式的出现,新的医患关系的产生,对助产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士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产科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疾病的自我防护措施.
作者:周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体会及临床认识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治确诊的5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5岁以上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感染群体,发病时出现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胸片检查大部分出现肺外脏器损害、肺部阴影.学龄前儿童为发病的主要群体,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治愈率100%.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迁延,愈后良好,容易误诊、漏诊.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廖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颅内出血新生儿给予精心护理,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本组治28例(58.3%),好转12例(25.0%),死亡5例(10.4%);随访6个月,出现后遗症14 例(35.0%).结论: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出血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谢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孕产妇死亡发生的现状概述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我县的一名孕妇因产前子痫,左侧基底节脑出血,脑疝而死亡.该死者末次月经2009年1月3日,停经后曾先后3次在县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均正常.于2009年9月12日后一次到县医院检查胎位、胎儿大小均正常.于2009年10月11日20:00时晚饭后出现胃痛,到村卫生室就医后肌注、吕服解痉止痛药仍胃痛,并出现呕吐,就送至县医院急诊科就诊,在县医院行检查无异常后未予特殊处理.返回家中,仍胃痛、呕吐,村医静点克林霉素、西米替丁、654-Ⅱ、维生素C、维生素B6等,静点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未等村医测完血压,病人就出现抽风,就转往省级医院.
作者:张生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对于临床乳腺增生症诊断困难的患者,乳腺钼靶X线检查,提高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准确率,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阻断癌前病变显得尤为重要;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疾病广泛且准确实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因其简便、无创、价廉,且符合率高,另外还避免过度诊断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和心理创伤.尤其对钙化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检查,在乳腺增生症临床诊断中广泛使用.
作者:任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69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与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流管放置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振健;白纪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米非司酮两种不同的服用方法用于药物流产的效果,对临床用药的方法进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自愿药物终止妊娠患者162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81例,对照组采取分层服用的方法,观察组使用顿服法服药.结果:两组患者在腹痛产生时间、阴道出血、药物副作用等方面都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服药方法虽然在产生的效果方面无明显的差异,但是观察组顿服的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也更方便患者使用.但是总的来讲,药物流产对妇女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应当少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中护理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20例妇科门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沟通,将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3.02±1.55)分 和配合程度(9.14±0.44)分 明显好于对照组焦虑程度(5.44±0.84)分和配合程度(6.99±0.87)分.结论:在进行门诊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沟通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谭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现今我国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心理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共100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在24岁.给与这100例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终止妊娠后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由于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小,因此在手术前都比较恐慌,在通过心理护理后,患者在术后,身体和心理都恢复的比较好.结论:给与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在出院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