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忠萍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的时间为12个月,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在7至20个月,患者骨性愈合,效果显著,未出现感染病例,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患者骨和植入骨融合的较好,未出现松动,断钉,断裂,弯曲,脂肪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患者骨折愈合率较高,未出现较多并发症,同时医师需要注意带锁髓内钉的相关信息,保证操作的熟练程度.
作者:万智慧;岳凯;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以减少新生儿监护室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某院监护室收治的1689例新生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有18位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07%,主要是呼吸道、口腔、皮肤粘膜部位发生感染.结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代承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将病人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病人不仅在住院期间获得相关疾病的知识和如何配合医护,早日康复的信息,而且通过教育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激励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休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近5年开展的995例LC术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体会.结果:针对995例LC术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组病例无一例死亡.结论:行LC时对遇到的各种情况要有充分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的中转开腹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X线影像学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本为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12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X线影像学资料.结果:肺结核病变范围广且多样,多表现为实变、渗出、空洞、结节状或团块或纤维条索状阴影、钙化病灶、胸膜增厚等特征.结论: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学具有其特征性,由此需要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结石性高龄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GC)进行处理,对其处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一共收治了52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高龄患者.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63例).对照组:对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炎等治疗.试验组:对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氢化可的松250mg,术后给患者继续使用250mg/d,在使用3d之后停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手术以后的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手术后的3d、7d,对两组患者进行CTP评分并进行对比,试验组的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以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对炎症的控制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要明显少了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用采用糖皮激素进行处理,可以减少对患者肝功能造成损害,有效的控制患者全身的炎症,进而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120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我院心脏内科科室的120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名患者中,死亡4例,116名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疗养.结论:对于住院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老年患者,医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密切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对于出院疗养患者加强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采取以上的措施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从而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段延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弹性成像在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3723位女性人员体检中做乳腺疾病排查,采用其相关改良5分评分法和Stain Ratio比值法初步统计乳腺各类疾病发病率.结果:在体检进行乳腺彩超常规检查过程中应用弹性成像技术发现早期乳腺癌或乳腺其他类疾病,尽早指导就诊.结论:超声乳腺弹性成像用于体检可提高发现早期乳腺疾病帮助鉴别诊断,简便易行.
作者:李淑君;沈慧梅;任伟;冯云;吴瑞钧;刘文英;寇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总结髌骨软化症(CP)的MRI在矢状位多参数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髌骨软化症MR 影像资料.结果:MRI表现髌骨软化症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30例,Ⅳ期12例.结论:MRI是髌骨软化症重要检查方法,对诊断髌骨软化症准确性高,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王健;庞丹阳;马玲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常常伴有耳呜.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其病因病机可有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等几种.临床表现以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症状,患儿常自觉耳中有蝉鸣或其他各种声响,在安静环境中患儿感觉更明显.可伴有发热,头痛,烦躁不安,腹胀,腰酸乏力等多种全身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神经营养药物、针灸、言语训练等.所以及时发现孩子耳聋,及时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苏国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脑卒中瘫痪的后遗症.方法:重视住院期间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简易可操作的康复技能.结果: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论:中风患者自我参与康复治疗,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让他们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罗吉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孕产妇死亡发生的现状概述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我县的一名孕妇因产前子痫,左侧基底节脑出血,脑疝而死亡.该死者末次月经2009年1月3日,停经后曾先后3次在县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均正常.于2009年9月12日后一次到县医院检查胎位、胎儿大小均正常.于2009年10月11日20:00时晚饭后出现胃痛,到村卫生室就医后肌注、吕服解痉止痛药仍胃痛,并出现呕吐,就送至县医院急诊科就诊,在县医院行检查无异常后未予特殊处理.返回家中,仍胃痛、呕吐,村医静点克林霉素、西米替丁、654-Ⅱ、维生素C、维生素B6等,静点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未等村医测完血压,病人就出现抽风,就转往省级医院.
作者:张生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无菌技术是指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无菌技术是护士的基本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基本操作.护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无菌观念,正确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程,一丝不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正确运用无菌技术可以控制感染,增进患者的健康.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医源性感染.
作者:宋梅;卢宝凤;奚传华;张梅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生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如家庭、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的空气、物体表面、餐具、饮水、粪便污水消毒处理.一般不存在已知的传染源,所以常被人们忽视.因此要建立制度有经常性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以使贯彻执行.
作者:卢宝凤;奚传华;宋梅;张梅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不射精症临床上较少见,且各种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自2005年6月~2008年5月应用WLSY-8000电脑性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药物心理疏导及观看性教育片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17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宿连高;任洪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临床诊断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宫外孕患者72例,进行阴道超声诊断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别采取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40例采用手术治疗痊愈,32例经药物保守治疗,30例痊愈,2例中转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宫外孕的发生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应加强早期诊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根据超声诊断结果以及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世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头部CT头部CT能准确直观显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和颅内出血等损害,且具有直观和可重复性操作的特点.在国内,多用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及预后随访评估.头颅CT不仅能区别HIE或是ICH,还能确切地对出血部位定位,CT检查可作为围产期窒息患儿脑损伤的首要手段,以便早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颅脑CT能够对脑出血、脑皮质发育情况及颅脑畸形做出明确诊断,对于PVL终末期有较高的特异性,颅脑CT应作为辅助手段.
作者:李开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盆腔炎的关系,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70例患有盆腔炎的育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非盆腔炎育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了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异位妊娠的患者有11例,发生率为27.5%.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盆腔炎既往病史的患者比无盆腔炎既往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异位妊娠.
作者:罗燕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鼻饲方式对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做为肠内营养治疗标准,观察三种不同鼻饲方式时返流和误吸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联合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减少重症患者返流和误吸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结论: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联合鼻-空肠管管饲在预防返流和误吸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中疗效确切.
作者:安美川;胡智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