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芳;纳丽
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用具的不断改进,一次性静脉留置套管针(以下简称套管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静脉输液中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每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我科2010年以来,对63例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侧管试通法并使用了新型材料腹贴,提高了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节约了材料,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兰芳;张维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为主,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显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动作轻柔稳重,反应敏捷果断,给患者以信任和配合,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和护理,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疏导,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需要,尽力减轻患者的不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王淑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Ⅱ型呼衰的效果.方法:将82例COPD急性Ⅱ型呼衰患者分为A1、A2、B1、B2四组,A1组予以常规治疗,A2组在A1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泵入.B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B2组在B1组基础上泵入呼吸兴奋剂.相互比较各组血PO2、PCO2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结果.结果:对于COPDⅡ型呼衰患者,A2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等较A1组有所改善.B1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较A2组有所改善,B2组相对B1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呼吸兴奋剂对无机械通气存在Ⅱ型呼衰的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氧水平,减轻PCO2储留,改善临床症状,但对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未见明显疗效.
作者:魏斌;袁志波;黄科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一般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焦虑症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期流产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急诊手术的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田琪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颅内出血新生儿给予精心护理,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及后遗症情况.结果:本组治28例(58.3%),好转12例(25.0%),死亡5例(10.4%);随访6个月,出现后遗症14 例(35.0%).结论: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出血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谢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中护理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20例妇科门诊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沟通,将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3.02±1.55)分 和配合程度(9.14±0.44)分 明显好于对照组焦虑程度(5.44±0.84)分和配合程度(6.99±0.87)分.结论:在进行门诊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沟通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护理效果.
作者:谭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0%.结论: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后,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面神经麻痹,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何士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鼻饲方式对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据<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做为肠内营养治疗标准,观察三种不同鼻饲方式时返流和误吸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联合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治疗能够明显减少重症患者返流和误吸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结论: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联合鼻-空肠管管饲在预防返流和误吸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中疗效确切.
作者:安美川;胡智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口腔的功能、健康及颜面的美观.特别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分析影响我国青少年牙周状况的危险因素,为青少年的牙周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吴刘中;张桂荣;刘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病案保护工作是病案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病案有效利用重要措施.病案保护工作意义在于保证病案方便使用过程中,大限度地保护病案完整性,维护其原貌,减少损坏程度,提高和保障病案使用价值,便于开发医疗信息资源.
作者:穆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外孕临床诊断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宫外孕患者72例,进行阴道超声诊断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别采取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40例采用手术治疗痊愈,32例经药物保守治疗,30例痊愈,2例中转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宫外孕的发生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应加强早期诊断,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根据超声诊断结果以及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世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引言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也相当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须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这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但是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现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及手段,对改善医患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姚爱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脂肪肝是一种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而成的,与单纯性肥胖、饮酒、营养失调、糖尿病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低龄化趋势.对脂肪肝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脂肪肝相关知识的认识,患者采取治疗性生活方式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预防和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同时减少与行为危险因素有关的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从而找出治疗的佳方法和治疗时间.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所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在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蛋白胆固醇,以及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的检测中,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要想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转归,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田海明;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的妇产科服务模式的出现,新的医患关系的产生,对助产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士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产科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疾病的自我防护措施.
作者:周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上下沟通的桥梁、内外联系的纽带,在疗区护理工作中起着领导、决策、指导、监护的作用.本文对精神科护士长管理艺术及管理经验提出十要素,这是提高护士长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丛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而基因多态性是研究遗传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们在对哮喘易感基因CHI3L1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已发现CHI3L1上存在基因多态性,且其编码产物几丁质酶样蛋白-YKL-40与哮喘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临床分析早期干预、发育障碍保健应用于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干预、发育障碍保健的护理工作,分析NBNA评分、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早期干预护理后,选择盖氏对精神运动发育商进行评定,两组患儿在12个月时,研究组为(102.2±12.31),对照组为(90.5±14.21),在24个月时,研究组为(108.6±15.52),对照组为(92.0±173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无脑瘫病例,对照组育4例脑瘫病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预防,应实施早期干预,发育障碍保健康复,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DQ发育,降低脑瘫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各部门使用镇静催眠药的相关数据,为日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统计专用精神药品处方信息,从性别、年龄、病种、依赖性等方面,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女性患病几率大于男性;30~60岁的病人所占比例高,有361例;原发性失眠症病人使用药物数量多;镇静催眠药有精神依赖性占大多数,药物依赖者占2.92%.结论: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药物带去的不良影响,避免产生药物依赖,特别是中老年群体,要提高医师及患者自身的治疗方法,使用相对依赖性较小药物.
作者:张巧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现今我国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心理护理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共100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在24岁.给与这100例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其终止妊娠后身体恢复的情况.结果:由于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的年龄都比较小,因此在手术前都比较恐慌,在通过心理护理后,患者在术后,身体和心理都恢复的比较好.结论:给与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患者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在出院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