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脑梗死1例分析

耿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 神经系统损害, 甲亢性肌病, 周期性麻痹, 脑血管病变, 内分泌疾病, 影像检查, 年轻女性, 临床表现, 肌肉症状, 发病机制, 实验室, 脑梗死, 文献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以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为特点的内分泌疾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为肌肉症状,如甲亢性肌病、周期性麻痹等,而引起脑血管病变则较少,本院近期收治一名年轻女性,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检查,参考有关文献了解甲亢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顽固性胃炎应用黄连素与硫糖铝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单纯应用黄连素治疗的61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本院同期应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的61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复发较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会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气滞血瘀子宫肌瘤患者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128例.治疗组根据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服用解郁逐瘀汤(主要药物:土鳖虫、三棱、莪术、仙鹤草、牡丹皮等)治疗,一次3-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独生活血片(每片重0.4 g),口服一日3片,一日3次,每日3次连续22 d,待月经来潮第5天继续下一周期,连用3个月,观测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取得痊愈率为60.94%,总有效率为94.53%;对照组分别为35.16%,84.1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气滞型为92.86%、血瘀型为93.18%、痰湿型为90.48%;对照组分别为69.43%、73.56%、74.2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理气解郁破血逐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可取的显著的临床疗效,抑郁临床推广.

    作者:石富平;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2例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安全入院,达到95.2%的生存率;2例患者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在急救现场死亡,1例患者在送入医院途中死亡死亡.结论对车祸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安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300例眼疗分析

    目的:对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30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阐述、探讨.方法:我院在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之间,因为眼睛中的色素膜出现炎症而来进行眼疗的病人有300例,其中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男性有16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女性有140例.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在眼疗中的作用,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对眼疗探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之后,将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在用异样的眼疗方法后的效用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比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的眼疗探测班人员在诊疗后的效用要强,眼疗实测班的150例眼疗人员均有效用,眼疗探测班中150例眼疗人员的效用率仅达63.33%,通过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的离院后的跟访,眼疗实测班中的眼疗病人的色素膜的复发率与眼疗探测班相比少15%.结论: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应用中很有效,能使病人的色素膜炎症得到改善,还能使眼睛得以明目、清亮、消炎.因此在眼疗中,皮质类的固醇药物应适当的增加临床中的应用度.

    作者:卢功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提出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室开展根管治疗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011年(对照组)、2012年(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例数、患牙数及具体分布,根据症状、临床检查等对患牙根管系统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有关预防措施.结果:对照组治疗失败患者40例,占33.33%(40/120),失败患牙50颗;通过采取有关预防措施后,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25例,占19.23%(25/130),失败患牙30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失败患牙数显著减少(P<0.05),失败原因主要为欠充,占失败患牙的50%.结论:根管充填质量直接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提高充填质量、阻断感染源、清除根管感染物、防止再感染、仔细规范操作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提高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的认识.周期性麻痹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一般肌无力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临床低钾型常见,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患者56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常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MRI增强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运用Gd-DTPA(钆喷酸葡胺)增强对脑转移瘤在诊断价值.方法:加顾分析30例脑转移瘤病人平扫及增强MRI资料.结果:平扫检出56个转移灶,增强扫描检出102个转移灶,幕上者20例,幕下者3例,幕上幕下者6例,1例位于脑干,合并脑膜转移的3例.平扫检出病灶小直径0.8cm,增强的检出病灶小直径0.3cm.结论:MRI增强检出转移灶数目明显多于平扫,且能发现更小的转移灶,从而明确转移瘤发生的部位、数目、大小,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作者:杨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通窍醒脑方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临床上早期采用通窍醒脑方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00年2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脑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脑活素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1疗程治疗后NBN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脑活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早期通窍醒脑方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长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影像诊断,探讨该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并经过手术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对患者所采用的16排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曲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以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图像采用标准函数重建方法进行分析,重建层厚1.25mm,间隔1.2mm)进行重建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有效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具体位置及覆盖范围,及真假腔、附壁血栓、破口部位、内膜片的具体形态、夹层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以及病灶的立体图形.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高,且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无痛苦,快速、准确,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适合在临床上普及及应用.

    作者:唐益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心理、生理、饮食等多方面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变化情况.结果: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并进行全方位护理后治愈92例,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治愈率9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了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作者:龙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2010年4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以及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130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TURP),对照组130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PKRP),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临床程度改善程度高、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中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声检查对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V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0例不育男性的精索静脉,了解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并且对超声检查与临床触诊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150例不育男性中超声检查共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4例,经过触诊确诊17例,其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分别是多普勒超声的50%、89.47%、98.2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优于临床触诊,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可靠方法,方法也较为简单、方便、无创伤性,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鲍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老年性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症状复杂,血压不易控制,老年人大多存在各种合并症,治疗应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措施,预防与治疗并重,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防止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茂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干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抗青光眼术后3 月内52例58眼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对照组,27例28眼),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治疗组,25 例30眼),对比2组1月、3月及1年后眼压、滤过泡形成及眼部并发症,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中,18 眼眼压控制在17mmHg 以下,其中14 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2眼出现并发症;治疗组中,25 眼眼压控制在17mmHg 以下,其中22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3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结论: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有效、安全,且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P<0.05),2者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胡剑;苏继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两个月的强化化疗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86.7%,病灶吸收率同样为86.7%,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3.3%,病灶吸收率同样为60.0%,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差异.结论: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只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以及病灶吸时间,其对于整个疗程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其进行化疗.

    作者:卢安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析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在临床中,为了尽快、有效地控制严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经常会见到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案.抗生素的合理联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滥用抗生素不仅会使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细菌的多重耐药性.

    作者:江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此,我们通过对医院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工作进行研究实践,希望通过提高医师医患沟通的能力来改善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病史询问、住院交流等环节进行研究,逐步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实践.结果:通过对眼科医师医开展定期开设教育讲座、医患沟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眼科医师处理医患纠纷的医患沟通能力.结论: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和谐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杜兆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怀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实践循症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05月间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观察研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疼痛、尿潴留和便秘与腹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童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