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90例临床治疗分析

康伟华

关键词:妊娠晚期,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妊娠晚期前置胎盘出血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米索前列醇与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对妊娠晚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方法与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门诊收治的30例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患者,对其手术切除治疗方法与术前、术后护理作用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乳晕切口进行切除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与临床护理后肿块均被完整切除,并且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手术创口不太明显,患者满意度比较高.结论:经乳晕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理效果比较理想,并且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愈合率,缩短患者手术创口愈合时间.

    作者:岳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配合针刀治疗肩周炎110例

    目的:观察针刀加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效果:全部有效,痊愈占75.46%,显效占21.8%,好转占2 7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作者:赵增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放射科作为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部门,其重要性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医院对其管理程度却没有成比例增加.本文首先讨论了放射科护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因素、医源性因素以及沟通因素,其次又针对这些问题讨论了一些解决措施.

    作者:朱艳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的方法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一种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母婴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施行专项检查中,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时,其激素、生化等指标却比较明显.若此时能及早得到诊断及治疗,可避免新生儿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性损害,更能避免体格生长、智能发育落后,甚至死亡.此项筛选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实际的意义.

    作者:李树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钠皮试致患者过敏2例

    1 病例报告例1.女 4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盐水250ml加头孢曲松钠4克静脉滴注,用药前按常规做皮试,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10分钟后患者自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伴烦躁,查体见双眼结合膜充血明显,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立即给予吸氧3L/分,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粉针剂5mg,10%葡萄糖酸钙10ml,异丙嗪注射液25mg 肌肉注射,10分钟后症状减轻,3-5分钟后症状消退.

    作者:金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人们要求医药的效果,同时也在挑剔医药的种类.正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病症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由于西药对于越来越多病症治疗效果的无力,人们开始转向中药.中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医学,已经在医学界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中药的古老性,在中药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规范中药管理,已经是将中药大力推向世界的重要之举.

    作者:杨剑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慢性咽炎的病因及主要的治疗方法探讨

    在临床上,慢性咽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的表现一般临床上较为明确是上呼吸道发生炎症,由于慢性咽炎较难根治因此对患者身心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探讨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通过对病因进行合理的划分,分析不同病因对患者带来的身心的不同影响,并对慢性咽炎治疗的方法开展针对性的简单研究.通过分析病因和治疗措施,再结合日常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探讨在平时注意改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利于慢性的咽炎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罗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会阴切口纹氏美容缝合术与传统经皮间断缝合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会阴手术切口美容缝合术与传统经皮间断缝合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均实施会阴侧切术,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切口缝合方式选择使用纹式美容缝合术,对照组则采取传统传统经皮间断缝合法.结果:观察组未有切口开裂或感染病例,手术野美观,切口未有红肿、硬结、排异等现象,愈合迅速,且术后无需拆线,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切口愈合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对照组优异.结论:采取会阴手术切口美容缝合术较传统经皮间断缝合法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选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果糖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果糖在新生儿黄疸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症患儿103例,其中51例患儿仅采用蓝光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2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黄疸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缩短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DLTRA-CUT型18 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在CT引导下对7例肺占位性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结果:7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者69例,结核5例,肺脓肿4例,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

    作者:陈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全部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过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4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为优秀的患者有25例,治疗效果评价为良好的患者有12例,治疗效果评价为较差的患者有3例,优良率达到了92.5%;对照组的4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为优秀的患者有11例,治疗效果评价为良好的患者有15例,治疗效果评价为较差的患者有14例,优良率达到了6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固定治疗相比较于应用普通的空心螺钉治疗不仅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恢复效果较优,术中出血量少,而且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小,患者的优良率有显著的提升,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是一种优秀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药管理中价格机制的控制研究

    就目前我国现状来看,国内医药价格体制还很不健全.价格的不统一以及价格昂贵给平常老百姓造成了看病难、费用高的大难题,这就使得医院为民利民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为此做了很大努力.在价格上,国家实行了医保政策,同时规范了医药价格.医药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服务项目,其间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处理得好,便能利民惠民,处理稍有偏差,则会引起人民不满,实则国之危矣.所以,正确制定医药管理价格机制变得极其重要.

    作者:晏曹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头低臀高截石位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腔镜头低臀高截石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5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期分为干预组(128人)和对照组(1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低臀高截石位,干预组采用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比较两组改变体位前后血压的变化,对比两种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改变体位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干预组在改变体位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背丛神经受损、肩部疼痛和眼睑水肿明显高于干预组.讨论:改良头高臀低截石位的方法可以减少血压下降程度,避免背丛神经受损,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蓉;张菊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期妊娠引产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期妊娠引产术前子宫动脉选择性栓塞的时间及栓塞范围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栓塞方法为单纯子宫动脉主干栓塞,且栓塞时间为术前24-48小时,另一组为子宫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栓塞,且栓塞时间为引产术前24小时,对两组病例引产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我们研究得出结论,良好的控制栓塞时间、栓塞的血管范围及剂量可明显的降低引产术中出血量,统计数据表明比单纯子宫动脉主干栓塞可减少40~50%,效果明显提高.结论:中期妊娠引产术前子宫动脉选择性栓塞的临床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比单纯子宫动脉主干栓塞效果明显,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

    作者:刘晓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电针刺穴辅助并口服卡马西平治疗(H1022279,北京诺华),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卡马西平(H1022279,北京诺华)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疼痛程度、临床症状积分观察组明显较好.结论:电针配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发病次数和疼痛程度,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张泉;张红梅;邓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应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克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计划生育中男女避孕措施的应用价值

    人口数量大是制约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之一,随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人口的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步伐.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基于这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应广泛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工作,从局部上控制人口猛增现象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次分析了计划生育中男女避孕措施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与之相关的人口控制措施.

    作者:黄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本文针对预防骨科手术后病人生成下肢静脉血栓的防范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2012-09-10到2013-06-08,我院有49例做骨科手术的病人,有21例的骨折部位是下肢的长骨,有17例的骨折类型属于多发性,有7例的骨折部位是骨盆,有4例的骨折部位是脊柱.所做骨科手术范围:膝关节置换术、脊柱骨科术、股骨头置换术、骨折切开固定术等.为了防止骨科手术后,49例骨科手术者的下肢生成深静脉血栓,所以护理对策:术前指导、药物预防、心理护理、肢体护理、饮食安排、训练护理等.结果:经过防范和护理,在49例骨科手术者中,生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2例,其余的47例都未生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全面的防范和护理是避免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生成血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肿瘤化疗粒细胞减少42例的临床探索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化疗致使患者粒细胞减少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收入的42例行化疗后导致粒细胞数量减少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肿瘤化疗致粒细胞减少的临床对策.结果:经过适宜的治疗后,42例患者的粒细胞减少程度为:轻度25例,中度12例,重度5例.患者的粒细胞减少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结论: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感染,因此医护人员要保护患者的骨髓功能,避免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同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氨磷汀联合粒生素、重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可以显著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情况,在粒细胞减少的控制、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显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测定、直接发生原因、相关因素以及救治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1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在分娩中进行出血量测定,并及早查找原因进行救治;对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的基本相关因素以及直接原因分别予以分析.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妇、初产妇以及不具流产/引产史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均相对更低;因宫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的比率明显更高;另外,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均主要为宫缩乏力;其次,自然分娩产妇因软产道损伤致发率相对更高;剖宫产产妇因胎盘因素致发率相对更高,以上比较均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应对易发产后出血的产妇提前做好救治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及早查找原因,并对症尽快救治,以降低产妇的临床死亡率.

    作者:卢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