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型与B超声像图的关系

潘莹莹;曾兰芬;贾节;梁诗莹

关键词:B超声像图, 子宫肌瘤, 中医证型,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型与B超声像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每名患者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型与其相应B超显示的不同部位病变、回声像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子宫肌瘤组织不同部位的比较:湿热瘀结证、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各证型在子宫组织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混合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与B超不同回声型之间的关系湿热瘀结证主要与B超等回声型相关,并且等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主要与B超低回声型相关,并且低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气滞血瘀证主要与B超强回声型相关,并且强回声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瘀结证主要与B超混合型相关,并且混合型与其他3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B超声像图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有利于中医将客观微观的临床指标进行结合,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工作.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十味百合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优化十味百合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并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干燥条件等筛选试验,进行成型工艺研究.结果:提取工艺:提取时加水浸泡1h,提取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1倍和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和1h;制粒工艺:95%乙醇作润湿剂,辅料用量: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有效,适用于十味百合胶囊制备.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所含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比较熊果酸含量,川藏香茶菜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结论: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优化药用部位选择和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马明芳;陈静;马宏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产后胎膜残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产后胎膜残留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胎膜残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两组产后72 h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周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清宫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花煎合救母丹加减治疗产后胎膜残留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清宫机率.

    作者:陈锦玉;陈春玲;李钰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天麻钩藤颗粒结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予卡托普利片治疗;治疗组予卡托普利片及天麻钩藤颗粒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情况,检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和β2徽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SBP和DBP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心率和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Cr和β2-mg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Cr和β2-m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柳叶;罗冬华;蒋慧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结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进展,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都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同时治疗上除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外,更应指导患者的生活调护,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

    作者:徐泽杰;郑文华;李锡主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武权生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总结

    武权生系甘肃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西医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医、教、研紧密结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对女性神经内分泌调控、妇科血瘀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在临床中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治疗妇科疾病,在妇科常见、疑难病治疗中具有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笔者有幸跟随武教授侍诊,现就将武教授治疗妇科疾病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作者:宫润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内服联合沐足对糖尿病足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沐足对糖尿病足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拟行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以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组术后予中药内服配合中药沐足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狭窄率、踝肱指数(ABI)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率明显降低(P<0.05),ABI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沐足可降低糖尿病足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术后再狭窄率,提高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文导;梅世伟;孟凡喆;郝淑芳;梁晓聪;常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海金护卫散超微粉和普通粉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海金护卫散超微粉和普通粉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两种药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两种药粉的抗炎作用.结果:两种药粉均能明显抑制热板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减少小鼠疼痛反应和扭体次数,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且两种药物作用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金护卫散超微粉和普通粉均具有良好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孙晓迪;谢予朋;李秀敏;王瑞;王苏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薛一涛教授从少阳经论治心系疾病举隅

    薛一涛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30年,治疗思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跟随薛一涛教授门诊学习,受益良多,见其善从少阳经辨证论治心系疾病,现举隅如下.1 胸痹刘某,女,65岁.因“胸闷、胸痛1月余,加重1周”于2013年5月20号初诊.患者于1月前生气后出现胸闷、胸痛,未曾治疗,1周前生气后症状加重,自服速效救心丸,效不显,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现症见:胸闷,胸痛,呈刺痛,持续数分钟,窜胁连肋,伴心慌,心烦,乏力,时嗝气,于生气和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患者平素易急躁,耳鸣,无异常汗出.纳呆食少,眠差,易醒.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测血压:130/80 mmHg,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治则:疏解少阳,活血止痛,宁心安神.处方:柴胡12 g,黄芩12 g,清半夏9 g,甘草6 g,丹参30 g,砂仁9 g,蒲黄9 g(包煎),五灵脂9 g,生龙骨各30 g,夜交藤30 g,酸枣仁30 g,大枣6枚,生姜6片.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复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明显减轻,嗝气消失,体力、纳眠改善,仍耳鸣.前方去蒲黄、五灵脂,加桂枝9 g,磁石30 g,继服7剂.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作者:贾海龙;孙莹莹;穆林英;尉若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结合光疗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光疗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而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加用茵栀黄粉剂以及茵陈汤沐泳.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患儿护理1周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总胆红素降至<170 μmol/L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中药结合光疗治疗与护理干预可快速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且增加新生儿体重,其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

    作者:冯霞;吴小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苦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双面蓝光光疗、口服酶诱导剂、碱化血液等常规疗法,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至(113.7±20.1)μmol/L,对照组下降至(168.5±18.4)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平均消失时间为(3.1±0.7)d,对照组为(4.6±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而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刘学明;黄东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黄帝内经》几个译本英译策略的研究

    通过总结现存《黄帝内经》的英译本,概述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试图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黄帝内经》3个译本进行英译研究,以期为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吴纯瑜;张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加减牵正散治疗小舞蹈病临床举隅

    小舞蹈病又称Sydenham舞蹈病,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疾病,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临床特征为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尤其抗精神药物的应用严重影响在校儿童的学习.牵正散自出自宋·杨倓《杨氏家藏方》,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组成,并生用.上为细末.每服1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主治中风,口眼蜗斜,半身不遂.功效:祛风、涤痰、止痉.笔者临床以本方加减治疗小舞蹈病多有奇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亚兵;陈有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超声声强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及脾脏声强值特点及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断肝硬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48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并根据舌、脉、症对选取的14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肝硬化各中医证型的声强值特点.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组患者肝脏、脾脏各区声强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患者左肝1.5 cm、4.5 cm及右肝1 cm、3 cm、5 cm处声强值与血清HA有相关性,分别为r=512,r=0.470,r=0.543,r=0.568,r=0.4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脾脏声强值可作为客观、定量诊断肝硬化的指标之一,血清HA水平可作为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参考指标.肝硬化患者肝脏、脾脏声强值与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声强值和血清纤维化指标的联合可为诊断肝硬化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凯博;文翠容;吕宏宇;李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胃癌辨证分型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性研究概述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胃癌辨证分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研究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及其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关系,从而为指导临床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调理其体质状况,胃癌的重点预防和早期干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提供了中医药防治的临床思路.

    作者:侯芳芳;李东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肾移植术后肺炎气虚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肾移植术后肺炎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肾移植术后肺炎气虚证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抗生素结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气虚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FEV1、FVC、FEV1/FEC、MIP、ANP、CO、CI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EV1、FVC、FEV1/FEC、MIP、ANP、CO、CI等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肾移植术后肺炎患者气虚症状.

    作者:张勇;俞桥;喻晶晶;余递铧;何东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94眼)和对照组(70例,91眼),对照组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连续治疗5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视力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视力.

    作者:邓显峰;朱峰;陈伟;黄贵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旨在从患者寻医问药的基本需求出发,以研制江西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为例,介绍了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供广大患者快捷、实用、权威的中医药医疗咨询服务,降低患者就诊时的盲目性,实现“构建医药咨询平台,共享医药信息资源”之目的.

    作者:章新友;罗山水;肖芬芬;李味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气血双补口服液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乙腈-纯化水(27∶73);色谱柱:汉邦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淫羊藿苷在55-27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为0.9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盛华;崔恩忠;唐安福;汤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醒脑静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联合疗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