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玉;陈春玲;李钰军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胃癌辨证分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研究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及其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关系,从而为指导临床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调理其体质状况,胃癌的重点预防和早期干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提供了中医药防治的临床思路.
作者:侯芳芳;李东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苦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双面蓝光光疗、口服酶诱导剂、碱化血液等常规疗法,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至(113.7±20.1)μmol/L,对照组下降至(168.5±18.4)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平均消失时间为(3.1±0.7)d,对照组为(4.6±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而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刘学明;黄东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运用超声提取法提高紫珠属植物粗提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提取法总黄酮的吸光度大于回流提取法,各因素影响由大到小为乙醇浓度>超声次数>超声时间,提取佳工艺为:加95%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实验为确定紫珠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制备高含量紫珠制剂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作者:刘平安;刘笑蓉;周日宝;刘湘丹;童巧珍;王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旨在从患者寻医问药的基本需求出发,以研制江西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为例,介绍了中医药寻医问药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供广大患者快捷、实用、权威的中医药医疗咨询服务,降低患者就诊时的盲目性,实现“构建医药咨询平台,共享医药信息资源”之目的.
作者:章新友;罗山水;肖芬芬;李味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三神包含元神、欲神、识神3个方面,三神学说不仅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学说,也是中医心理学的结构,然而三神学说与心身关系层次又是紧密相关的,这对于临床心理性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艳青;滕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胸痹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藏》日:“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将饮邪痹阻胸中作为胸痹的主要病机.更年期女性年过半衰,肝肾亏虚,胸阳不振,易发胸痹.尤可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等,有自己独特中医思想和治疗经验.笔者跟随尤可教授临床学习期间,见其应用验方治疗更年期女性胸痹疗效甚显,特择效案3则浅析如下.
作者:孙莹莹;尤可;殷磊;贾海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医药文化向世界传播离不开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医典籍的译介,而中医典籍的翻译关乎语音、词汇、句式、语法、文化等方方面面,且译好每一部分都很重要.本文拟从关联顺应论的视角对《伤寒论》联绵词的翻译进行研究,以期译好中医典籍的冰山一角,进而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所助益.
作者:陈冲;张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中药结合动脉注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中药口服,并采取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仅采取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作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缓解率为67.4%,对照组总缓解率为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肝、肾损害.治疗组发生胃肠道反应7例,口腔溃疡1例,脱发34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3例;口腔黏膜反应16例,脱发37例,肢体疼痛7例,其他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中药结合动脉注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良好,比单纯使用动脉注入化疗,尤其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杨璟;何金龙;李欣欣;杨永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从脾胃与其它四脏的生理、病理关系,阐释五脏疾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意义,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同时,五脏生理、病理之间按照五行生克秩序维持着动态平衡,而五脏之中尤以脾胃为重,脾胃为后天气血之本,为其它脏腑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作者:张怡;代夏欢;朱丹;解秀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膈下逐瘀汤煎服,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NF-α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TNF-α均降低,血浆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及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NF-α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调节TNF-α水平,为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姚春娣;朱澄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参养荣汤对人胃癌祼小鼠化疗后T细胞亚群、TNF-α脏器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祼小鼠前肢腋下接种人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阴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血液中CD4+、CD8+细胞及CD4+/CD8+; 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称量小鼠免疫器官质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与阴性组比较,人参养荣汤各组CD4+、CD4+/CD8+均有升高,TNF-α降低,中剂量组与高剂量与阴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养荣汤3个剂量组的脏器指数均高于阴性组,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参养荣汤各组中比较,中剂量与低剂量、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养荣汤能提高人胃癌祼小鼠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佳.
作者:曾姣飞;李敏;李美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优化十味百合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并通过辅料种类、辅料配比、干燥条件等筛选试验,进行成型工艺研究.结果:提取工艺:提取时加水浸泡1h,提取两次,加水量分别为11倍和4倍,煎煮时间分别为1h和1h;制粒工艺:95%乙醇作润湿剂,辅料用量: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为8∶1∶1.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有效,适用于十味百合胶囊制备.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予卡托普利片治疗;治疗组予卡托普利片及天麻钩藤颗粒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患者的心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情况,检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和β2徽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SBP和DBP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心率和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Cr和β2-mg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Cr和β2-m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柳叶;罗冬华;蒋慧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方案,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醒脑静的联合治疗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大幅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中药醒脑静与血液透析联合疗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滋水清肺饮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一般治疗,治疗组采用滋水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三金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侯总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侯总积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清肺饮加减治疗尿路感染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宋乐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海金护卫散超微粉和普通粉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两种药粉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两种药粉的抗炎作用.结果:两种药粉均能明显抑制热板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减少小鼠疼痛反应和扭体次数,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且两种药物作用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金护卫散超微粉和普通粉均具有良好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孙晓迪;谢予朋;李秀敏;王瑞;王苏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肝脏及脾脏声强值特点及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断肝硬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48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并根据舌、脉、症对选取的14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肝硬化各中医证型的声强值特点.结果: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组患者肝脏、脾脏各区声强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患者左肝1.5 cm、4.5 cm及右肝1 cm、3 cm、5 cm处声强值与血清HA有相关性,分别为r=512,r=0.470,r=0.543,r=0.568,r=0.4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脾脏声强值可作为客观、定量诊断肝硬化的指标之一,血清HA水平可作为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参考指标.肝硬化患者肝脏、脾脏声强值与血清纤维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声强值和血清纤维化指标的联合可为诊断肝硬化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凯博;文翠容;吕宏宇;李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测定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所含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比较熊果酸含量,川藏香茶菜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含量.结论:川藏香茶菜不同部位熊果酸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为优化药用部位选择和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马明芳;陈静;马宏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薛一涛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30年,治疗思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跟随薛一涛教授门诊学习,受益良多,见其善从少阳经辨证论治心系疾病,现举隅如下.1 胸痹刘某,女,65岁.因“胸闷、胸痛1月余,加重1周”于2013年5月20号初诊.患者于1月前生气后出现胸闷、胸痛,未曾治疗,1周前生气后症状加重,自服速效救心丸,效不显,为求中医治疗,来诊.现症见:胸闷,胸痛,呈刺痛,持续数分钟,窜胁连肋,伴心慌,心烦,乏力,时嗝气,于生气和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患者平素易急躁,耳鸣,无异常汗出.纳呆食少,眠差,易醒.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测血压:130/80 mmHg,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治则:疏解少阳,活血止痛,宁心安神.处方:柴胡12 g,黄芩12 g,清半夏9 g,甘草6 g,丹参30 g,砂仁9 g,蒲黄9 g(包煎),五灵脂9 g,生龙骨各30 g,夜交藤30 g,酸枣仁30 g,大枣6枚,生姜6片.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复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明显减轻,嗝气消失,体力、纳眠改善,仍耳鸣.前方去蒲黄、五灵脂,加桂枝9 g,磁石30 g,继服7剂.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作者:贾海龙;孙莹莹;穆林英;尉若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便秘的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粪质坚硬,并常伴有腹痛等腹部不适[1],多见于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2].本病病因较多且复杂,心理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特殊疾病都易导致慢性便秘[3],不可逆神经损伤导致的慢性便秘治疗为棘手.谷云飞教授常用枳术丸加减,并重用白术(30-70 g),治疗因外伤导致骶尾部神经损伤的慢性便秘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浅析医案1则.
作者:曹菲;谷云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