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霞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护士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做好实习护士带教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护士带教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带教工作中存在的忽视个体差异、选配老师不当、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老年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例进行研究,从其临床表现分析抗病毒治疗方案及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对干扰素的耐受程度,使用相应的普通干扰素(IFN)、白介素Ⅱ(IL-2)和胸腺肽αl(Tαl)来进行治疗.结果 50例老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TR23例、SR8例、NR19例.结论 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干扰素的耐受情况下,兼顾到身体其他器官和疾病之间的影响使持续应答率提高.
作者:吕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美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三种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对于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可以更有效地改善临床主要症状.
作者:贾华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试验组在阿昔洛韦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两组另均给予维生素B1、B12、C,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疗程1~3周,观察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止痛时间:试验组(2.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9.9±0.3)d;止疱时间:试验组(1.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9±1.6)d;结痂时间:试验组(3.7±1.4)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8)d;痊愈时间:试验组(10.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1.1)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试验组PHN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痊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试验组PHN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有个例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者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小儿运动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小儿运动落后患儿随机均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训练内容、时间及目标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体质制定,每日早晚两次,每次30min,10天1个疗程.试验组在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按标准操作规程执行:10min洗舱,15min加压,15min减压,恒压(0.2 ~0.3)MPa下吸氧20min,氧浓度约85%,每天一次,每次共60min,10天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均为7天,总疗程3~6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5.9% (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改善运动落后患儿的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甘献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60-65%.发病年龄由老年化逐渐向青年化转移.它是极大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达60%.给人民生活、学习、工作及发展前途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很多医务工作者为解救这些患病人员的痛苦,他们长年累月、呕心沥血的在实验室临床研究其发病的原因、机理、治疗方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院多年来共收治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近三千余人,随之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治疗费用,用药档次逐年提高,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我院的同行们为寻求一种治愈快、经济损失少的治疗途径,经几年的治疗观察选择了降纤酶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佳方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探索适合基层护理人员心理调适的方法.方法 对28名基层护理人员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心理干预,2个月后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8名护理人员轻度焦虑9人,中度焦虑10人,重度焦虑9人;心理干预后,正常心态5人,轻度焦虑16人,中度焦虑6人,重度焦虑1人.结论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人员焦虑症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良好的服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曾亮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胃息肉患者100例,对其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100例胃息肉患者共203粒息肉,治愈189例,治愈率高达93.10%,术后出血1例,腹痛3例,呕吐1例,恶心1例.结论 内镜下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并发症少.
作者:任喜德;胡正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31例多发性硬化临床与视觉诱发电位进行分析,探讨视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31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并对比MRI检查展开探讨.结果 视觉诱发电位,在早期发现视神经病变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MRI,是客观鉴别病灶存在,发现亚临床病灶的重要方法.结论 多发性硬化具有空间、时间的多发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辅助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客观鉴定病灶的存在,是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断率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吴宗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蒙脱石散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148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儿70例,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乙组患儿78例,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应用叶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患儿,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儿症状止泻及退热时间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好,无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
作者:黄新勇;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首先论述了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检查技术,然后结合现实情况对病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处理措施.消化道出血这一疾病在现代社会十分常见,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常见的出血部位以及基本的处理措施.同时深入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性疾病.
作者:胡宝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将73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n =37)及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36).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第3d及术后第7d体重(WT)、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记录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内各项营养指标术后7d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P<0.05),而实验组内只有TLC降低明显(P<0.05),ALB及TLC在实验组手术前后的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44.4%比21.6%,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和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病人的预后.
作者:陈国栋;贺更生;黄秋林;罗加兴;张伟;廖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刀和传统开放性手术在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别采用超声刀和传统方式治疗原发性甲亢的患者各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腺体切除量、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分别为(21.4±6.6)ml、(49.1±9.4) min、(4.88±0.3)cm;对照组的相同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54.1±6.2)ml、(75.8±2.9)min、(9.64±1.5)cm,两组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刀用于治疗开放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大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治愈、好转的是56例,转外科手术的2例,自动出院的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珍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术后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急性中毒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致病原因以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为主.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等.急救护理措施有及时清除毒物,帮助患者排出毒物,并给予恰当的生命功能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变化,治疗中毒后并发症等.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睿娟;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讨乙肝五项检测和HBV-DNA定量对乙型肝炎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别对120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和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定量,对比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五项检测显示存在不同指标阳性,HBV-DNA阳性率也不同,HBeAg阳性与HB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1,3,5阳性组及1,3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1,4,5阳性组及1,5阳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的检测是反映病毒有无复制的精确指标,采用乙肝五项和HBV-DNA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准确的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也为临床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鼻饲喂养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需要采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共4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饲喂养;对照组患儿采用外周静脉营养支持.结果 两组患儿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中,两组患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住院天数、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中,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 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采用鼻饲喂养能够刺激新生儿胃肠道功能,避免喂养以及营养问题.同时能有效减低新生儿采用呼吸机的天数,达到全量喂食的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喂养方法.
作者:刘云;黄新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研究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以后因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首先确定患者梗阻部位,采用B超、CT和插管造影来确定梗阻部位,然后通过手术切口取出结石或者肾穿刺,输尿管插管引流等方法来接触急性肾功能衰竭.结果 在2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14例采取肾和输尿管切口取结石效果良好,13例取得成功,解除了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患者采用输尿管插管引流的方法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6例.结论 在出现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和输尿管切口取出结石的方法临床效果好,可以迅速解除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且成功率高.
作者:李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