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陈文杰

关键词: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 地塞米松, 西咪替丁
摘要: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试验组在阿昔洛韦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两组另均给予维生素B1、B12、C,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疗程1~3周,观察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止痛时间:试验组(2.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9.9±0.3)d;止疱时间:试验组(1.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9±1.6)d;结痂时间:试验组(3.7±1.4)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8)d;痊愈时间:试验组(10.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1.1)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试验组PHN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痊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试验组PHN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有个例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者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4例(64)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辅助,坚持随访6 ~12个月,追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进行手术后第1天,患者前房形成58眼(90.6%),浅Ⅰ级前房3眼(4.6%),浅Ⅱ级前房1眼(1.5%).患者住院7~10天,痊愈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57眼(91.6%)术后视力有所提高;术后半年追踪,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患者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63眼.可调线酌情拆除.如果有需要可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促进患眼的眼压下降2~8 mmHg.结论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海荣;王春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降纤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结果分析报告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60-65%.发病年龄由老年化逐渐向青年化转移.它是极大的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达60%.给人民生活、学习、工作及发展前途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很多医务工作者为解救这些患病人员的痛苦,他们长年累月、呕心沥血的在实验室临床研究其发病的原因、机理、治疗方案,,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院多年来共收治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近三千余人,随之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治疗费用,用药档次逐年提高,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我院的同行们为寻求一种治愈快、经济损失少的治疗途径,经几年的治疗观察选择了降纤酶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佳方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议妇产科优质服务中的中医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把中医护理融入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覃立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8例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不同程度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于手术室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密封连接中心负压吸引.结果 随访8例,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下8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另外使用VSD后创面愈合快,疗程缩短,有效地避免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作者:姜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4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筛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并总结发生原因.结果 140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1例,占2.21%.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0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4例,其他2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比例高,P<0.05.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在35岁以下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较高,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需要临床医生积极提高子宫的收缩情况,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并注意其他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减低由于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

    作者:蒋善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02-2012年南京市莫愁社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质控分析

    本文对2002年至2012年莫愁社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莫愁社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为:先心、早产低体重儿、窒息、肺炎、畸形.并提出一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策.

    作者:刘玉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目的 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的可行性如何.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患者各30例,将每位的标本分别放到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试管中进行检查,然后观察结果如何.结果 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在TP、ASO、MG等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在HBD、UA、ALT等项目是有明显差异的.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是可行的,除去TBA、HBD等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超声检测诊断既是无创检查又方便快捷,常常首先发现病灶,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1.对象: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3岁,全部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研究方法:采用PHILIPS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的睥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的个数、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的分布情况和血流的性质.

    作者:腾东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来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0.5mg bid二周,联合奥美拉唑20mg Bid、胶体果胶铋100mg Ti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复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显效: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总有效率:观察组91.18%、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患者可耐受故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合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桦;卢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聚肌胞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聚肌胞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中治疗组使用聚肌胞和阿昔洛韦和适量抗生素,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和适量抗生素.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聚肌胞治疗手足口病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宁利波;叶尚聪;张红艳;徐志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儿童脑外伤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0例重度脑外伤儿童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脑外伤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GO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乔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逐步实施,在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中,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机制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贯彻新会计制度,推动基层公益卫生服务事业,已逐渐成为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1.基层卫生院加强新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促进医院的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卫生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院,在实现公益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医院的财务工作,不仅关系到医院经营的成败,也对医院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将医院的经营管理纳入公益服务的范畴,比如医院引进先进设备或仪器时,如何有效的进行购买前的预算分析和购买后的经济评价,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为医院大化的实现公益医疗服务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和统计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2031例孕妇.分别从孕妇年龄、多胎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031例患者中产后出血的患者共有113例,产后出血并发症率为5.56%.年龄在35岁以上、多胎妊娠以及采用剖腹产的孕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50.4%,其次是胎盘因素占31.0%,软产道裂伤占13.3%,凝血功能只占5.31%.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孕妇的年龄、妊娠胎数和剖腹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孕妇,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大量出血死亡.

    作者:黄凤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

    本文首先论述了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检查技术,然后结合现实情况对病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处理措施.消化道出血这一疾病在现代社会十分常见,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消化道出血的分类和常见的出血部位以及基本的处理措施.同时深入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性别、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性疾病.

    作者:胡宝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般饮食疗法与食物交换法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比一般的饮食疗法和食物交换法在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食物交换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饮食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饮食治疗后其血糖水平以及各种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有显著性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在体重、BMI指数、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下降的指数均明显要大于对照组患者(P<0.01);而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食物交换法相比于一般饮食疗法能够更好平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查结果,使得患者的营养搭配全面并且多变,患者的依从性较高.

    作者:潘雪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吉林省双辽市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双辽市人畜间布氏菌病监测,把握疫情动态,猜测疫情发展趋势,分析防治措施,总结防治经验,提出了防治布病要继续落实以畜间检疫、免疫、捕杀病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继续坚持布病监测,从而有效控制和消灭布病.

    作者:董丽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病死率较高,救治难度大.必须采取及时、准确的抢救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即护理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各种治疗急救护理的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镜下电切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胃息肉患者100例,对其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100例胃息肉患者共203粒息肉,治愈189例,治愈率高达93.10%,术后出血1例,腹痛3例,呕吐1例,恶心1例.结论 内镜下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疗效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并发症少.

    作者:任喜德;胡正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中毒50例观察及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急性中毒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致病原因以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为主.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等.急救护理措施有及时清除毒物,帮助患者排出毒物,并给予恰当的生命功能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变化,治疗中毒后并发症等.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治,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睿娟;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桂利嗪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的作用

    目的 研究分析氟桂利嗪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150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氟桂利嗪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三环类药物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主要表现为重心弥散,力学波普中振幅频率较快,ARD距离加大.治疗前与治疗后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神经衰弱患者使用氟桂利嚷治疗对平衡功能障碍有着明显的改善.

    作者:买吐地·买提努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