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东军
目的 对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0例重度脑外伤儿童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脑外伤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GO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高压氧疗方式对患有重度脑外伤的儿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乔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治疗,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从我院收治的4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我们体会到,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肺结核病人咯血的心理状态,并依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1例,均为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咯血病人.其中浸润型肺结核2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6例,原发型肺结核4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小的22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3岁.
作者:任华;刘淑华;顾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研究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以后因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首先确定患者梗阻部位,采用B超、CT和插管造影来确定梗阻部位,然后通过手术切口取出结石或者肾穿刺,输尿管插管引流等方法来接触急性肾功能衰竭.结果 在2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14例采取肾和输尿管切口取结石效果良好,13例取得成功,解除了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患者采用输尿管插管引流的方法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6例.结论 在出现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和输尿管切口取出结石的方法临床效果好,可以迅速解除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且成功率高.
作者:李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试验组在阿昔洛韦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两组另均给予维生素B1、B12、C,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疗程1~3周,观察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止痛时间:试验组(2.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9.9±0.3)d;止疱时间:试验组(1.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9±1.6)d;结痂时间:试验组(3.7±1.4)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8)d;痊愈时间:试验组(10.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1.1)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试验组PHN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痊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试验组PHN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有个例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者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消毒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避免发生职业危害.方法 针对基层医院女性消毒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结果 职业危害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13例降低到2011年1月至今1例.结论 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和重视消毒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是防止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甘廷先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0例择期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分为改革组150例(结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心理护理)与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外科手术病人经过全面的心理开导后,其负面心理得以的改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有发现并发症,且在预期内恢复健康离开医院,病人与家属对此表示满意.结论 护士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护理,充分运用具体行动和语言,以获取病人的信任以及理解,有效减轻或者消除病人的心理包袱,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讲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瑞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于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有着身体素质差,治疗的效果没有年轻人那么明显和需要长期治疗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患者需要更加严格的临床护理.在对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时,不仅只是身体上的护理,也还需要心理上的护理.本文主要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的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魏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4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筛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并总结发生原因.结果 1400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1例,占2.21%.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0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4例,其他2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比例高,P<0.05.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在35岁以下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的比例较高,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需要临床医生积极提高子宫的收缩情况,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并注意其他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减低由于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
作者:蒋善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反应曲线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底物耗尽现象中的应用.方法 将16例AST高值标本分为对照组和问题组,对标本进行原倍及去离子水5倍、10倍稀释检测.结果 对照组1-8号标本AST测定通过观察反应曲线结果不存在底物耗尽现象,三种测定方式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组1-8号标本AST测定通过观察反应曲线结果存在底物耗尽现象,三种测定方式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主机数据显示中为黄色,后带有*号.结论 底物耗尽现象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标本反应曲线发现,并通过稀释样本重新测定得以解决.
作者:任峥;邹翠美;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介绍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机理、方法、针对硝普钠的药理、毒理、总结出在使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硝普钠治疗以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脉搏、有无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有效缓解病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采用硝普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并施以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庆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的可行性如何.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患者各30例,将每位的标本分别放到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试管中进行检查,然后观察结果如何.结果 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在TP、ASO、MG等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在HBD、UA、ALT等项目是有明显差异的.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是可行的,除去TBA、HBD等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 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治愈、好转的是56例,转外科手术的2例,自动出院的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珍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7年间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有2例于体检时被发现,3例在妇科手术中发现,3例因腹部肿块在我科确诊,其中手术治疗6例,完整切除5例(占83.3%).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少见,常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术前强调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如B型超声、CT及胃肠钡餐、钡灌肠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可初步诊断、定位和了解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仍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生志;聂明辉;于乐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来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1gBid、克拉霉素0.5mg bid二周,联合奥美拉唑20mg Bid、胶体果胶铋100mg Ti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复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显效: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总有效率:观察组91.18%、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患者可耐受故未作特殊处理.结论 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合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桦;卢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80例该疾病患者分为护理实验组(A组)以及常规护理对照组(B组),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症状情况,并对所有患者感染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A组患者经护理后感染例数以及感染百分率与B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骨科无菌手术时间长以及手术对象的年龄大均是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年龄较大均是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而对行骨科无菌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相关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百分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黄海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术后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超声检测诊断既是无创检查又方便快捷,常常首先发现病灶,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病变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1.对象: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3岁,全部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研究方法:采用PHILIPS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的睥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的个数、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的分布情况和血流的性质.
作者:腾东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 将73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n =37)及肠外营养组(对照组,n=36).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第3d及术后第7d体重(WT)、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变化;记录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或造口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消化道不良反应及统计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内各项营养指标术后7d较术前3d均明显降低(P<0.05),而实验组内只有TLC降低明显(P<0.05),ALB及TLC在实验组手术前后的降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肛门或造口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44.4%比21.6%,P<0.05);两组肠道清洁度和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病人的预后.
作者:陈国栋;贺更生;黄秋林;罗加兴;张伟;廖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沟通技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小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在80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38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认率为100%;42例在已明确病因下用腹腔镜治疗,内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出现腹腔脓肿.42例中有4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0.48%.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