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军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心理,探索适合基层护理人员心理调适的方法.方法 对28名基层护理人员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心理干预,2个月后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8名护理人员轻度焦虑9人,中度焦虑10人,重度焦虑9人;心理干预后,正常心态5人,轻度焦虑16人,中度焦虑6人,重度焦虑1人.结论 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人员焦虑症的发生,保证护理人员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良好的服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曾亮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脐膨出是小儿外科少见的腹壁缺损畸形,病情复杂凶险,常常由于囊膜破溃坏死、感染,需要紧急手术救治,同时患儿大多又伴有多种畸形,病死率极高[1],所以,脐膨出患儿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脐膨出手术成功率及抢救率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技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对脏器及组织的保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预防感染等措施的精心护理,可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治疗效果及存活率.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成功救治的5例脐膨出患儿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肖日春;舒秀铃;许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7年间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有2例于体检时被发现,3例在妇科手术中发现,3例因腹部肿块在我科确诊,其中手术治疗6例,完整切除5例(占83.3%).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少见,常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术前强调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如B型超声、CT及胃肠钡餐、钡灌肠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可初步诊断、定位和了解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仍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生志;聂明辉;于乐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执业药师在临床药学中的作用.方法 对比中美两国的药学教育,提出提高我国执业药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结果 执业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是今后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结论 执业药师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显著.
作者:张利玉;刘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在80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38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认率为100%;42例在已明确病因下用腹腔镜治疗,内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出现腹腔脓肿.42例中有4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0.48%.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于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有着身体素质差,治疗的效果没有年轻人那么明显和需要长期治疗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患者需要更加严格的临床护理.在对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时,不仅只是身体上的护理,也还需要心理上的护理.本文主要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护理的要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魏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生化检验中,使用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的可行性如何.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患者各30例,将每位的标本分别放到肝素锂抗凝管和普通试管中进行检查,然后观察结果如何.结果 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在TP、ASO、MG等项目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在HBD、UA、ALT等项目是有明显差异的.结论 肝素锂抗凝血浆替代血清是可行的,除去TBA、HBD等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小切口阑尾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行小切口阑尾术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选取阑尾点,1 ~2 cm切口,为规避切口被腹腔“渗液”、“脓液”污染,术前B超检测若有积液需以吸引器吸出.腹切口后,左食指沿右结肠旁沟往下,绕着盲肠转向内,于右髂总动脉的外侧触及索状的硬条肿物,将阑尾以”阿里斯钳”或”阑尾钳”提出.若无法确定及提出阑尾,沿结肠带往下寻找阑尾,将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结果 100例患者,3例切口延长,术时平均18 min.1例腹膜后位阑尾”切口感染”.追访2年,皆未发生”肠间及盆腔脓肿”、”肠粘连”、”阑尾残株炎”、”肠瘘”等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轻度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的应用,具”术时短”、”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等特点,此微创技术非常适宜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治疗,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从我院收治的4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我们体会到,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肺结核病人咯血的心理状态,并依据病人的不同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1例,均为2002年8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咯血病人.其中浸润型肺结核2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6例,原发型肺结核4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小的22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3岁.
作者:任华;刘淑华;顾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以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之间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值、治疗有效率、血压控制率和复查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健康体检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敏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8例儿童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不同程度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于手术室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密封连接中心负压吸引.结果 随访8例,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处理下8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儿取得满意效果.另外使用VSD后创面愈合快,疗程缩短,有效地避免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作者:姜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5月至2011年6月之间住院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治疗组采用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脾切除术.结果 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均<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6.7%)明显好于对照组(50.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类似(P>0.05).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将成为脾切除的标准术式.
作者:刘爱连;柳晓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把中医护理融入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覃立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危急、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病死率较高,救治难度大.必须采取及时、准确的抢救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即护理人员在抢救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使用各种治疗急救护理的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面瘫主要是指因为多种原因而造成的面部神经的损害,其主要的表现为面部的表情功能与组织营养的障碍.一般病程超过2年的面瘫患者则被称为晚期面瘫.就目前来说,晚期面瘫是一个很大的治疗难题,至今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可以彻底解决.本文对晚期面瘫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王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试验组在阿昔洛韦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两组另均给予维生素B1、B12、C,再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疗程1~3周,观察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止痛时间:试验组(2.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9.9±0.3)d;止疱时间:试验组(1.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4.9±1.6)d;结痂时间:试验组(3.7±1.4)d,明显短于对照组(8.2±1.8)d;痊愈时间:试验组(10.2±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1.1)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痊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试验组PHN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治疗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痊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试验组PHN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有个例出现注射局部疼痛及静脉炎,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者联用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病程,疗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米非司酮与安宫黄体酮在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出现的功血疗效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 本组所研究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30-54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安宫黄体酮药物的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米非司酮药物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与停止服药之后子宫内膜的厚度、阴道流血的状况以及性激素分泌状况的变化进行对比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阴道流血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观察组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与降低人体内P值、LH、FSH以及E2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利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女性围绝经期供血症状的疗效好于安宫黄体酮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戴洪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门诊药物调剂错误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统计我院96874张门诊处方的调剂错误,并分析不同的错误类型,总结原因,然后提出对策.结果 在96874张门诊处方中,共63张处方出现调剂错误.其中:数量错误38例(少发27例,多发11例)、药名错误20例、规格错误5例.药品调剂错误的原因包括生产企业因素、药师因素、医师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通过完善采购管理、加强药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注重医师处方规范化建设以及培养患者自我鉴别能力,是避免门诊药房调剂错误的重要手段.
作者:肖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讨乙肝五项检测和HBV-DNA定量对乙型肝炎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别对120例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和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定量,对比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五项检测显示存在不同指标阳性,HBV-DNA阳性率也不同,HBeAg阳性与HB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1,3,5阳性组及1,3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1,4,5阳性组及1,5阳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的检测是反映病毒有无复制的精确指标,采用乙肝五项和HBV-DNA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准确的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也为临床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复制、传染性判定以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鼻饲喂养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的临床作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需要采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共4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饲喂养;对照组患儿采用外周静脉营养支持.结果 两组患儿在胃肠道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中,两组患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住院天数、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中,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结论 在机械通气新生儿中采用鼻饲喂养能够刺激新生儿胃肠道功能,避免喂养以及营养问题.同时能有效减低新生儿采用呼吸机的天数,达到全量喂食的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喂养方法.
作者:刘云;黄新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