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马迎军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112例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6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56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切皮时、术中、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确保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三促助孕方治疗不孕症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促助孕方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35例不孕症,运用三促助孕方分时给药,观察治疗后特定疗效指标.结果:痊愈15例,有效20例.结论:三促助孕方对女性不孕症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徐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切口憩室妊娠的超声诊断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切口憩室妊娠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诊断为子宫切口憩室妊娠2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分为孕囊组和包块组,分别对两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进行总结.结论:超声检查技术对子宫切口憩室妊娠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洋洋;李静;李硕;刘会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危险行为.方法:本文选取某高校2017年度毕业的2356名毕业生,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项目统一制定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学生的社会学、人口学及行为学体征进行收集,并采集学生的血液标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统一送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年龄越大,性行为发生概率越高.男生及艾滋病知识不知晓者近1a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男性学生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者是危险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校应积极开展危险性行为的干预工作,对艾滋病进行监测及控制,加强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健康观念,降低艾滋病发生概率.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重要工作之一,档案作为承载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料,记载着医院各方面的重要信息,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发挥医院实力,提高医院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就怎样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给出相关建议,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李润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全乳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优化设计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优化设计.方法:选取72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在我院于2014年9月~2017年9月进行全乳放射治疗计划设计,评价患者计划效率.结果:逆向IMRT计划,所需的总MU及子野总数显著增加,三种正向设计方法计划的总MU相近.除此之外,所得正向IMRT计划,三种方法开野剂量权重均在85.0%以上,相近.结论:针对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初步建立了全乳IMRT计划设计方法,在剂量学及效率上合适的是正向计划中AO优化法,而逆向IMRT设计仍需进一步研究成熟设计方法,尽管体现了更好的剂量学优势.

    作者:王摇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秀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开展基层部队健康教育的做法

    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基层部队官兵日常健康行为养成,降低疾病发病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基层部队战斗力巩固提高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部队工作特点,提出做好活动牵引,重在打基础,用好课堂教育,促进习惯养成等措施办法,就如何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实现教育手段单一到多元转变,理论知识向学习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对提升基层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邹继滨;蔡菲;赵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月经量及月经持续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出血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理想,安全可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翠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甲硫咪唑与左甲状腺素联合治疗儿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研讨甲硫咪唑与甲状腺素联合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儿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甲硫咪唑治疗,研究组接受甲硫咪唑联合左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可考虑联合甲硫咪唑和甲状腺素药物,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作者:李咏梅;牛敬宪;申利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0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RO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92.3±20.6)分和(4.2±1.4)分,对照组患者的RO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104.1±23.0)分和(2.3±0.9)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90(96.6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10(70.0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加速外科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阿斯木古丽·艾海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耳鼻喉头颈外科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远期疗效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对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治疗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8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和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一年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对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与相应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以及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0例医院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其出现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1000例患者中有98例出现临床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引起这一问题的相关因素包括样本采集准备工作不足、样本采集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采集之后没有妥善保管;此外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试剂以及设备等方面引起的分析前误差.结论:医学检验分析前有许多因素可引起误差,这对检验结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检验之前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分析前误差的出现,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梁胜;谢慧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为本病症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者,对病灶位置、感染原因、诊断手段与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病例中,病灶以颊间隙、眶下间隙、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咬肌间隙、多间隙感染为主;牙源性、腺源性、毛囊炎、蚊虫叮咬、医源性感染是其主要来源,其中以牙源性感染为常见63.3%(38/60);诊断手段通常采用细菌培养、彩色超声多普勒、CT、核磁共振等;对于本病症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脓液引流、高压氧等对症治疗,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及时诊断,并施以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疼痛,优化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与盐酸二甲双胍同时应用在2型糖尿病 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远低于对照组的17.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推广.

    作者:朱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就诊的64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一定的肢体运动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更加值得被推广.

    作者:万娜;胡天兰;袁曼;陈靖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报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对离退休老干部健康体检报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集疗养院健康体检的离退休老干部180名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体检报告异常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111名老干部存在体检异常结果,其中高血脂症25例,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20例,高血压病16例,甲状腺结节14例,前列腺钙化灶10例,肺部陈旧灶10例,白内障10例,高尿酸血症3例,体质指数异常2例,脂肪肝1例.结论:离退休老干部护理中,应适时开展健康体检工作,了解有无疾病症状,给予相关的护理干预控制措施,对提高老干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果;施明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肿瘤患者化疗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接诊的老年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PICC置管处理,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分析本组的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者例数.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置管后并发症,占总比例的13.75%,当中有5例为局部过敏反应、1例为导管堵塞、1例为导管移位、1例为机械性静脉炎、3例为穿刺点感染.结论:通过对PICC血管通路的建立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可显著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处理,能够帮助其减轻痛苦,确保血管通路建立治疗能够顺利开展.

    作者:周晓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实施分层级培训体会

    目的:探讨分层级培训在手术室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护士的职称及工作能力进行分层次,根据层级实施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内容.结果:实施分层级的培训满足了不同级别护士的需求,提高了整个护理团队的理论及操作水平,使各个层级的护士都能够获得相对应的全面专科知识.结论:过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培训,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理论及技术操作通过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手术室分层级护士培训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达到高质量.

    作者:吴霞;田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选取的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之后患者的代谢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式,从护理前后患者的代谢指标与生活质量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评分低于观察组的实验对象,满足P<0.05的条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代谢效率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陈绮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的200名入组患儿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儿,使用数字随机法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则将细节护理运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对照组则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探究两组患儿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长(5.21±3.66)d、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24±4.84),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长(10.42±2.95)d、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0%),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为(86.29±4.21),对比两组患儿的实验数据,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将细节管理运用于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有效的降低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促进患儿疾病的好转,降低患儿住院的时长,减少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的整体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作者:胡天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