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继滨;蔡菲;赵凌
目的:了解湿疹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200例湿疹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治疗+护理干预后,188例治愈,12例显效好转.结论:为湿疹患者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辅以皮肤护理、饮食干预等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耿丽;黄小林;汪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JCI标准下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强化专职人员及感染管理组织的建设,以科学监测为依据、感染管理为手段,不断运用先进的工作思路及方法,创建前瞻性及主动性监测模式,进一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作者:吴红英;杨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期间系统教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6年42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明确护理教学方式后,对照组(21名):应用传统教学法完成护理教学;观察组(21名):应用系统教案法完成护理教学;终就两组实习生针对教学方案表现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实习生教学方案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教师针对实习生选择系统教案法完成临床护理教学,对于教学方案满意度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其偏瘫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择10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患者,研究人员按照随机法,将成功入组的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为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简单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升患者对科室以及医院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术后化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50例(护理干预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化疗前后,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的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明显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尉晶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加强医院药物管理对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总结不良反应的出现原因与特点.结果: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按其占比总大到小分别为:奥氮平38%、喹硫平24%、利培酮21%,阿立哌唑等其他抗精神药物共17%.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过度镇静、流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等.结论:医院可以通过加强药物管理来预防药物不合理使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上应做到科学合理.
作者:吕天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评价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宫外孕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50例患者资料,根据入院号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β-HCG水平、宫内妊娠率以及宫外孕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二十四小时以及术后一周术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宫外孕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宫外孕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提高宫内孕发生率.
作者:左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患者采取术前护理、术后的体位护理、心电监护、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50例患者都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做好护理,促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及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文丽娜;陈玉;庞红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盱眙县3799例新生儿开展听力筛查检测,针对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儿童进行结果追踪,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促进其言语-语言的发育.方法:采用国际上公认的耳声发射法,用耳声发射仪进行筛查.筛查,初筛率为95.12%;初筛通过率为90.63%;356例初筛未通过儿童中326例进行了复筛,复筛率为91.57%,确诊听力损失7例,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在筛查中的发病率为1.84‰.结果:初筛通过率为90.63%,复查通过率为91.72%,转诊率为81.48‰,先天性听力损失筛查率为1.84‰,男新生儿筛查率2‰.与女新生儿筛查率1.67‰,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全面普及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可以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儿童,早期干预,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作者:凌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底30例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平均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的平均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改善其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疾病认知和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作者:周惠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予以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急诊急救护理.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同时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包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此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得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后所得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率明显较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更优(P<0.05).结论:介入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华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院安保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建设综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保证医院工作环境的稳定、有序,医务人员工作和患者就医环境的和谐,同时对人生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保卫工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介入行政单位管理的途径,多元化的安保渠道,可以建立完善、高效的安保管理体系.探讨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社会化模式,可以为新形势下医院安保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诸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临床护理措施及要素的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6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健康水平.
作者:吴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对其施以中医治疗表现出来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临床探析治疗模式期间,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模式展开医治;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模式展开医治;终就两组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相应指标施以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患有慢性咳嗽的所有患者当前状态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P<0.05).结论:对于患有长期性以及慢性咳嗽的特殊患者来讲,对其如果能施以中医治疗,则有助于在根源上消除临床呈现出来的慢性咳嗽表征.与此同时,处于服药期的慢性咳嗽患者杜绝了潜在性的服药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证实,中医治疗模式体现为更优的可靠度与安全性,此项治疗举措针对慢性咳嗽患者当前拥有的生活水准能够显著予以优化.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发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均有一定影响,临床应根据产程及胎儿情况确定有效的分娩方式,提高母婴生命质量.
作者:邓华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对档案管理、现代档案管理的差异进行分析,对医院采购中心资料档案管理要点加以研究,旨在从根本上做好医院采购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医院事业的发展进程.
作者:李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治疗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方案.方法: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因四肢骨折在我中心进行伤残程度鉴定的患者共320例,筛选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患者,由我中心对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造成患者骨不连的相关因素.结果:320例患者中一共有45例患者出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情况.其中患者个体因素所致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22例,占48.89%;由于医源性因素导致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3例,占6.67%;因依从性差所致的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20例,占44.44%.结论:多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是因为依从性差,以及自身相关的因素所导致,临床医师应针对这两种因素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情况.
作者:蔡观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颢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0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RO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92.3±20.6)分和(4.2±1.4)分,对照组患者的RO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104.1±23.0)分和(2.3±0.9)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90(96.66%)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10(70.00%)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加速外科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阿斯木古丽·艾海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