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松
史密斯(Smith)骨折系指发生在桡骨远端3 cm范围内的桡骨远端骨折[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Smith骨折50例,均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三黄膏外敷,经过观察及长期随诊,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临床研究探讨瘀热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124例SLE临床病例瘀热毒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我们认为与瘀、热、毒相关的症状、体征有:面部皮疹/红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血栓、甲周红斑/冻疮、雷诺现象、紫癜、发热、腹痛、烦躁、癫痫、肝/脾大、淋巴结肿等.实验室与瘀相关的指标有:血小板、凝血功能、D2聚体、血脂、抗心磷脂抗体等.与毒相关度的指标有:自身特异性相关抗体免疫指标,如IGG、C3、抗ENA等8项.与热相关的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药物治疗中,活血化瘀药、抗血小板/抗凝药、激素、抗生素是主要用药.结论: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因素,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血络瘀阻,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的基本病机,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瘀贯穿病程始终.
作者:周腊梅;汪悦;王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化疗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脱发、发热、恶心呕吐、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小平;朱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自2011年以来,采用九孔灸盒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小者26岁,大者62岁;病程<3年者6例,≥3年者14例,平均5.5年.
作者:覃光辉;苏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CPM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组、CPM组和结合组3组,每组各15例,分别予桃红四物汤口服、CPM机锻炼以及两者结合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膝关节HSS评分,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结合组较其他两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优良率结合组为93.3%,桃红四物汤组为73.3%,CPM组为80.0%,结合组疗效优(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CPM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桃红四物汤口服及CPM锻炼.
作者:张波;李天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方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服用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服用乙肝清热解毒片联合拉米夫定,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肝血生化、肝纤维化、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生化、肝纤维化、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血清HBeAg、HBV-DNA的转阴率,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优化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2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3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0.5 h.结论:该水提工艺设计合理,芍药苷提取率高,稳定可行,方法可重复操作,可为痛经颗粒的研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作者:卜绥云;王静;胡锦鹏;陈萍;柴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常常给人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行为上的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本文从中医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及应用现状对中医在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汪红梅;吕学玉;胡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叶越南槐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0.6%醋酸所致扭体法,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法,ADP诱导急性肺栓塞法,免疫器官重量和小鼠负重游泳等实验方法,观察多叶越南槐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果:多叶越南槐大小剂量组均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减少小鼠扭体次数;降低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缩短小鼠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结论:多叶越南槐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作用.
作者:张颖;钟正贤;卢文杰;牙启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B组给予穴位针刺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C组只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2周、4周末以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患肢痉挛状态均有改善,A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C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
作者:蒋再轶;韩国栋;冯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临床疼痛学>[1]拟定.1.2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肩周炎患者63例,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小20岁,大79岁;单侧59例,双侧4例;病程1-6个月51例,7-12个月10例,12个月以上2例;45岁以下者3例,45-55岁者55例,55岁以上者5例.
作者:丁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3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药熏洗、普通针刺、手法复位等治疗方法,并配合做好各项护理.结果治愈229例,好转1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4%.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讲解各种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能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颈椎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陈伟;刘杏丽;刘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本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MDA、红细胞SOD、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判定疗效.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R、SV、CI、PVR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保护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杨昆;金志泽;曹鸿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腔炎汤.对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带下气臭、带下色黄、神疲乏力、大便干燥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汤可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揭示灰毡毛忍冬进行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17份灰毡毛忍冬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54,RAPD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827,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2.04%和79.79%.结论: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样品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多态性高于RAPD标记.
作者:王珊;周日宝;潘清平;鲁耀邦;童巧珍;刘湘丹;吴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1],其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本病病程冗长,笔者采用通督补肾活血方联合鹿瓜多肽治疗32例AS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遵医行为、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干预,能预防和减少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彭平;王球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4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西药组(A)、西药加洗液组(B)、西药加中药外洗方组(C).A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并外用清水清洗外阴及阴部;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1∶1000新洁尔阴洗净外阴及阴部;C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外洗方剂的水煎液清洗外阴及阴部.结果:2周与4周时3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是C组疗效好,B组优于A组(P<0.05);4周时复发率比较,C组复发率低,B组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自拟外洗方剂的水煎液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符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理冲汤对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雌孕激素双重造模法,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大鼠连续灌胃4周.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统计分析比较子宫系数和子宫横径;透射电镜下观察子宫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理冲汤灌胃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大鼠的子宫重量,减小子宫系数,缩小宫颈和宫体处大直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理冲汤能有效的改善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的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结论:经理冲汤治疗后,实验性大鼠子宫体积缩小,改善子宫肌瘤细胞的超微结构,使其接近正常细胞结构,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邹小丽;李冬华;王亚松;郑九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IL-1蛋白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L-1β基因水平3个层次探讨电针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将大鼠右侧股静脉双重结扎造成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所有大鼠均于6周后颈椎分离处死,无菌获取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形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有效抑制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赛波;吴耀持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