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

杨昆;金志泽;曹鸿昆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心力衰竭, 老年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本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MDA、红细胞SOD、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判定疗效.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R、SV、CI、PVR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保护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抑郁症辨证分型及常见症状的第1轮专家问卷分析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探索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表现.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前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查结果,通过德尔菲法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诊治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75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3.3%;9个抑郁症证型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为6项,占调查指标的66.7%,20个抑郁症症状表现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共13项,占总条目的65.0%;变异系数小于0.25的证型为8项,症状表现为9项;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2.结论:肝郁气滞证、肝郁痰阻证、肝郁脾虚证、肝郁化火证为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型,常见症状有:情绪抑郁、善悲易哭、表情沮丧、善太息、身倦、焦虑、神思迟钝、嗜卧少动、烦躁、纳呆、健忘、胸闷及心悸..

    作者:李涛;梅妍;张鑫;魏慧军;汪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分析灰毡毛忍冬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目的:揭示灰毡毛忍冬进行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17份灰毡毛忍冬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54,RAPD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827,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2.04%和79.79%.结论: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样品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多态性高于RAPD标记.

    作者:王珊;周日宝;潘清平;鲁耀邦;童巧珍;刘湘丹;吴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张伟教授防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肺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肺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脏器抵抗体力均明显下降,且免疫力降低,易合并细菌感染[1],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2],且感染的发生与血糖、年龄等密切相关[3].

    作者:钱卫斌;张伟;蔡欣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谷世喆教授临证验案3则

    谷世喆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重视脾胃,条达情志,灵活运用标本根结和气街理论选穴针刺.现选3则病案予以简介并剖析之.

    作者:胡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本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MDA、红细胞SOD、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判定疗效.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R、SV、CI、PVR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保护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杨昆;金志泽;曹鸿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保胆取石术加保胆汤治疗胆囊结石病60例总结

    我院普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并成功治疗上百例微创保胆取石患者,同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术后辨证运用验方保胆汤治疗术后胆囊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奕涛;王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多叶越南槐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叶越南槐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0.6%醋酸所致扭体法,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法,ADP诱导急性肺栓塞法,免疫器官重量和小鼠负重游泳等实验方法,观察多叶越南槐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果:多叶越南槐大小剂量组均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减少小鼠扭体次数;降低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缩短小鼠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结论:多叶越南槐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作用.

    作者:张颖;钟正贤;卢文杰;牙启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九孔灸盒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小结

    笔者自2011年以来,采用九孔灸盒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小者26岁,大者62岁;病程<3年者6例,≥3年者14例,平均5.5年.

    作者:覃光辉;苏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京万红软膏联合牛黄解毒片治愈Ⅳ期褥疮1例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用京万红软膏联合牛黄解毒片治疗Ⅳ期褥疮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曙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2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瘀热毒相关指标分析

    目的:从临床研究探讨瘀热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124例SLE临床病例瘀热毒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我们认为与瘀、热、毒相关的症状、体征有:面部皮疹/红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血栓、甲周红斑/冻疮、雷诺现象、紫癜、发热、腹痛、烦躁、癫痫、肝/脾大、淋巴结肿等.实验室与瘀相关的指标有:血小板、凝血功能、D2聚体、血脂、抗心磷脂抗体等.与毒相关度的指标有:自身特异性相关抗体免疫指标,如IGG、C3、抗ENA等8项.与热相关的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药物治疗中,活血化瘀药、抗血小板/抗凝药、激素、抗生素是主要用药.结论: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因素,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血络瘀阻,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的基本病机,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瘀贯穿病程始终.

    作者:周腊梅;汪悦;王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师承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阐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师承教育的背景,培养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介绍了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保障措施,总结了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效果.

    作者:陶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在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化疗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脱发、发热、恶心呕吐、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小平;朱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2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B组给予穴位针刺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C组只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2周、4周末以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患肢痉挛状态均有改善,A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C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

    作者:蒋再轶;韩国栋;冯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癌防移片对Ⅲ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抗癌防移片对Ⅲ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均采用抗癌防移片+西医综合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癌防移片对Ⅲ期乳腺癌西医综合治疗患者有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斌;曾柏荣;刘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该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口服结合控制性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肺益肾方煎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9%,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

    作者:徐豫湘;符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VB6片联合0.025%维A酸乳膏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8周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及8周时,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刘慧;张志勇;杨巧利;李子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本文以妇科多种常见疾病为例探讨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及治疗效果.发现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可调节免疫、内分泌作用,提高免疫性不孕症疗效,改善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促进卵细胞排出,对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性障碍都有显著疗效,并指出了以后对补肾活血法应加强实验基础方面的研究.

    作者:赵美荣;于燕;闫伟;包珊珊;吴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组方变化对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组方变化对重症肌无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方组、强化补气组、联合补肾组及联合调肝组4组,分别予补中益气基础方、强化补气、联合补肾及联合调肝治疗,记录绝对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基础方组、强化补气组、联合补肾组及联合调肝组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84.4%、90.9%和70.6%,与基础方组比较,联合补肾组的疗效佳,其次为强化补气组(P<0.05).4组治疗后绝对评分均有改善,但起效的时间不相同,以联合补肾组早,绝对评分也以联合剂肾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补肾治疗重病肌无力疗效优.

    作者:袁梦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中医在干预心理危机中的应用

    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常常给人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行为上的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本文从中医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及应用现状对中医在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汪红梅;吕学玉;胡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痛经颗粒水提工艺

    目的:优化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2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3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0.5 h.结论:该水提工艺设计合理,芍药苷提取率高,稳定可行,方法可重复操作,可为痛经颗粒的研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作者:卜绥云;王静;胡锦鹏;陈萍;柴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