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该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口服结合控制性吸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肺益肾方煎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9%,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
作者:徐豫湘;符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开天门配合耳穴压豆对甲状腺术后头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术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开天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安慰.观察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开天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甲状腺术后头痛的效果较好.
作者:曾丽;曾丽娟;包庆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方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3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服用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服用乙肝清热解毒片联合拉米夫定,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肝血生化、肝纤维化、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生化、肝纤维化、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血清HBeAg、HBV-DNA的转阴率,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化肝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70%;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廖颖文;陈南官;吴子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XELOX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XELOX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XELOX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均化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8.7%,对照组为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生存率、卡氏评分提高及毒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LOX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进展期胃癌生存率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作者:蒋伯刚;王之霞;王利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连栀矾溶液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连栀矾溶液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庆大霉素、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1.1%和44.4%,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组在改善肛门坠胀感、黏液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栀矾溶液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岳朝驰;杨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食疗干预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铁剂(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铁剂(同对照组)配合小儿桂圆蛋方食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RBC、HCT的变化,比较两组贫血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铁剂配合食疗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较单纯铁剂治疗为优.
作者:陈艳红;李慧英;袁改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组方变化对重症肌无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方组、强化补气组、联合补肾组及联合调肝组4组,分别予补中益气基础方、强化补气、联合补肾及联合调肝治疗,记录绝对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基础方组、强化补气组、联合补肾组及联合调肝组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84.4%、90.9%和70.6%,与基础方组比较,联合补肾组的疗效佳,其次为强化补气组(P<0.05).4组治疗后绝对评分均有改善,但起效的时间不相同,以联合补肾组早,绝对评分也以联合剂肾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补肾治疗重病肌无力疗效优.
作者:袁梦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腔炎汤.对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带下气臭、带下色黄、神疲乏力、大便干燥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汤可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VB6片联合0.025%维A酸乳膏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8周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及8周时,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刺消颗粒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作者:刘慧;张志勇;杨巧利;李子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CPM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组、CPM组和结合组3组,每组各15例,分别予桃红四物汤口服、CPM机锻炼以及两者结合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膝关节HSS评分,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结合组较其他两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优良率结合组为93.3%,桃红四物汤组为73.3%,CPM组为80.0%,结合组疗效优(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CPM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纯桃红四物汤口服及CPM锻炼.
作者:张波;李天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4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西药组(A)、西药加洗液组(B)、西药加中药外洗方组(C).A组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并外用清水清洗外阴及阴部;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1∶1000新洁尔阴洗净外阴及阴部;C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外洗方剂的水煎液清洗外阴及阴部.结果:2周与4周时3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是C组疗效好,B组优于A组(P<0.05);4周时复发率比较,C组复发率低,B组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自拟外洗方剂的水煎液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符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佐治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本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心功能指标,血浆MDA、红细胞SOD、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并判定疗效.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R、SV、CI、PVR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MDA含量降低比对照组明显(P<0.05),SOD活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保护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纤维蛋白原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作者:杨昆;金志泽;曹鸿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叶越南槐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0.6%醋酸所致扭体法,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法,ADP诱导急性肺栓塞法,免疫器官重量和小鼠负重游泳等实验方法,观察多叶越南槐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结果:多叶越南槐大小剂量组均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减少小鼠扭体次数;降低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缩短小鼠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增加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延长小鼠游泳时间.结论:多叶越南槐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抗肺栓塞,免疫增强和抗疲劳作用.
作者:张颖;钟正贤;卢文杰;牙启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优化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痛经颗粒中芍药苷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佳提取工艺为:第1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2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5 h,第3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0.5 h.结论:该水提工艺设计合理,芍药苷提取率高,稳定可行,方法可重复操作,可为痛经颗粒的研制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作者:卜绥云;王静;胡锦鹏;陈萍;柴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揭示灰毡毛忍冬进行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17份灰毡毛忍冬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54,RAPD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827,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2.04%和79.79%.结论: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样品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多态性高于RAPD标记.
作者:王珊;周日宝;潘清平;鲁耀邦;童巧珍;刘湘丹;吴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考察阴炎净凝胶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转移率,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阴炎净凝胶佳水提取工艺为药材分别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 h;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药液相对密度1.15,加醇浓度为70%.结论:优选出的水提醇沉工艺科学、合理.
作者:吴雅莉;佘志华;王秀梅;文晓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补虚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SPE-HPLC-ELSD)法,以Kromasil C18为色谱柱分离,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0 ℃.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03-20.6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0.89%(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补虚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滔;方宝霞;于琳;时晓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阐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药师承教育的背景,培养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介绍了中医药师承教育的保障措施,总结了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效果.
作者:陶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对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校教育培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设想.
作者:李晓燕;冯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笔者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来源于2007年6月和2008年6月我院小儿哮喘冬病夏治专病门诊.
作者:姜正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处方对胃脘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4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育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健康教育;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处方,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教育组在服药规律、科学饮食、学会判断自身不知适症状、戒除烟酒、合理睡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处方加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对胃脘痛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何爱萍;彭君香;褚华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遵医行为、护理质量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干预,能预防和减少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彭平;王球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3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药熏洗、普通针刺、手法复位等治疗方法,并配合做好各项护理.结果治愈229例,好转1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4%.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讲解各种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能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颈椎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陈伟;刘杏丽;刘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化疗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在脱发、发热、恶心呕吐、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小平;朱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3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剂量组、肾气丸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饲以普通饲料.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测体重及体长,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含量、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肾气丸高、低剂量组TG、LDL-C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肾气丸高剂量组CHO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MI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高、低剂量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剂量组降低明显.二甲双胍组、肾气丸高、低剂量组FBG、FINS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ISI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改善大鼠血脂代谢,降低HOMA-IR,提高ISI,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刘仙菊;胡方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二仙汤对小鼠生殖内分泌和免疫两大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判定标准为预实验中获得的免疫器官指数、病理切片观察、血清白介素1(IL-1)测定等数据],同时使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用二仙汤对其进行干预治疗.运用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观察动物胸腺、卵巢的结构改变,测定血清IL-1及雌二醇(E2)含量及其他一系列指标.结果:(1)病理切片可见模型组胸腺狭长细小,髓质明显萎缩,皮质层较厚,生发中心明显减少,用药后均有一定改善,其中二仙汤效果更为明显.卵巢观察模型组卵泡形状不规则,原始卵泡明显减少,闭锁卵泡增多.二仙汤治疗组卵泡形态正常,可见多个原始卵泡和生长卵泡,偶见闭锁卵泡,未见成熟卵泡,可以认为二仙汤对于卵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卵巢储备功能(原始卵泡数量)的保护.(2)模型组IL-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E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并无明显降低,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仙汤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和调节生殖内分泌的作用.
作者:袁丽超;张永宁;詹瑧;张旭;佟书娟;王静静;王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IL-1蛋白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L-1β基因水平3个层次探讨电针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将大鼠右侧股静脉双重结扎造成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所有大鼠均于6周后颈椎分离处死,无菌获取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形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有效抑制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赛波;吴耀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探索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表现.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前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调查结果,通过德尔菲法编制抑郁症常见中医诊治专家问卷,向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75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积极度、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3.3%;9个抑郁症证型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为6项,占调查指标的66.7%,20个抑郁症症状表现中,重要性较高的条目共13项,占总条目的65.0%;变异系数小于0.25的证型为8项,症状表现为9项;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2.结论:肝郁气滞证、肝郁痰阻证、肝郁脾虚证、肝郁化火证为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型,常见症状有:情绪抑郁、善悲易哭、表情沮丧、善太息、身倦、焦虑、神思迟钝、嗜卧少动、烦躁、纳呆、健忘、胸闷及心悸..
作者:李涛;梅妍;张鑫;魏慧军;汪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从临床研究探讨瘀热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124例SLE临床病例瘀热毒相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我们认为与瘀、热、毒相关的症状、体征有:面部皮疹/红斑、口腔溃疡、皮肤血管炎/血栓、甲周红斑/冻疮、雷诺现象、紫癜、发热、腹痛、烦躁、癫痫、肝/脾大、淋巴结肿等.实验室与瘀相关的指标有:血小板、凝血功能、D2聚体、血脂、抗心磷脂抗体等.与毒相关度的指标有:自身特异性相关抗体免疫指标,如IGG、C3、抗ENA等8项.与热相关的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药物治疗中,活血化瘀药、抗血小板/抗凝药、激素、抗生素是主要用药.结论:瘀热毒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因素,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血络瘀阻,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活的基本病机,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瘀贯穿病程始终.
作者:周腊梅;汪悦;王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抗癌防移片对Ⅲ期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均采用抗癌防移片+西医综合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癌防移片对Ⅲ期乳腺癌西医综合治疗患者有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斌;曾柏荣;刘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B组给予穴位针刺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C组只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2周、4周末以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患肢痉挛状态均有改善,A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C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
作者:蒋再轶;韩国栋;冯建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理冲汤对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雌孕激素双重造模法,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大鼠连续灌胃4周.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统计分析比较子宫系数和子宫横径;透射电镜下观察子宫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理冲汤灌胃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大鼠的子宫重量,减小子宫系数,缩小宫颈和宫体处大直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理冲汤能有效的改善雌、孕激素负荷大鼠子宫的细胞超微结构病变,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结论:经理冲汤治疗后,实验性大鼠子宫体积缩小,改善子宫肌瘤细胞的超微结构,使其接近正常细胞结构,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邹小丽;李冬华;王亚松;郑九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自2011年以来,采用九孔灸盒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小者26岁,大者62岁;病程<3年者6例,≥3年者14例,平均5.5年.
作者:覃光辉;苏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用京万红软膏联合牛黄解毒片治疗Ⅳ期褥疮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曙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1],其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本病病程冗长,笔者采用通督补肾活血方联合鹿瓜多肽治疗32例AS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分期手术,即先切开引流,1-3月后如形成肛瘘再行Ⅱ期手术.我院采用1次切开或结合挂线、主外口充分扩创、Ⅰ期根治术的方法治疗肛周脓肿,不仅2次手术1次完成,且术后外口引流通畅,结合脓腔冲洗,以及口服中药和合理换药,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捍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临床疼痛学>[1]拟定.1.2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肩周炎患者63例,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小20岁,大79岁;单侧59例,双侧4例;病程1-6个月51例,7-12个月10例,12个月以上2例;45岁以下者3例,45-55岁者55例,55岁以上者5例.
作者:丁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笔者运用四炒益气养阴汤治疗3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海口市会议所制订的诊断标准.
作者:肖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院普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并成功治疗上百例微创保胆取石患者,同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术后辨证运用验方保胆汤治疗术后胆囊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奕涛;王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史密斯(Smith)骨折系指发生在桡骨远端3 cm范围内的桡骨远端骨折[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Smith骨折50例,均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三黄膏外敷,经过观察及长期随诊,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常常给人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行为上的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本文从中医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及应用现状对中医在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汪红梅;吕学玉;胡永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阐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从辨证论治和专方治疗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并对药物作用的机理研究做了概述.
作者:唐燕萍;卢青;陈新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以妇科多种常见疾病为例探讨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及治疗效果.发现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可调节免疫、内分泌作用,提高免疫性不孕症疗效,改善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促进卵细胞排出,对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性障碍都有显著疗效,并指出了以后对补肾活血法应加强实验基础方面的研究.
作者:赵美荣;于燕;闫伟;包珊珊;吴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从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潜在的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章志娟;熊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综述了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并从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专方论治及其他疗法综述了近5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况,认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作者:施丽娜;钱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谷世喆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重视脾胃,条达情志,灵活运用标本根结和气街理论选穴针刺.现选3则病案予以简介并剖析之.
作者:胡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肺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肺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各脏器抵抗体力均明显下降,且免疫力降低,易合并细菌感染[1],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2],且感染的发生与血糖、年龄等密切相关[3].
作者:钱卫斌;张伟;蔡欣蕊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