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香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彦玲;殷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志愿服务为广大就医患者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增进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无论是对社会、医院,还是患者和志愿者个人都具有显著的正能量.未来医院志愿者组织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认清自身定位,加强风险管理,探索长效机制.
作者:郭兰谦;余菲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104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成2组,将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2组诊断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心律失常的阳性概率73.08%比对照组高,且于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和房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诊断概率25.00%、36.54%、40.38%和42.31%、46.15%均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提高心律失常等阳性检出概率,为疾病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围绕整体护理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求能够提高病人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效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实施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TG(1.92±0.15)mmol/L、LDL-C(4.89±0.15)mmol/L、HDL-C(0.84±0.12)mmol/L、TC等指标(6.25±0.12)mmol/L与对照组的TG(1.20±0.21)mmol/L、LDL-C(3.01±0.21)mmol/L、HDL-C(0.84±0.12)mmol/L、TC等指标(6.25±0.12)mmol/L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汪作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科是医疗机构中较为特殊的科室,静脉输液是本科室护理工作中操作较难的一项工作,由于静脉输液的对象是年龄小、比较不配合的小儿患者,且其静脉血管不明显,易造成输液过程中发生外渗现象,本文对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解决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和药物外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佩华;潘颖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并加强会阴保护,观察组应用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助产.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44.62±9.59)min.49例产妇中,转剖宫产者1例,占比2.04%.会阴裂伤者2例,占比4.08%.会阴水肿者2例,占比4.08%.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应用到第二产程中,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率,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张显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术后的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诊的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治疗患者为对象,为其提供基础护理、肢体护理、溶栓用药以及饮食干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滤器和导管的置入;溶栓治疗期间,2例创面渗血较多,1例月经量过多,1例痰中有血丝,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肺栓塞,随访均未再次发生血栓.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有效保障下肢深静脉血栓滤网置入及溶栓治疗效果.
作者:房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以食道癌为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纠纷率、投诉率调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组满意率高达100%,纠纷率与投诉率均为0%,而对照组分别为84%、16%、16%,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理想.
作者:李湘娟;李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参照组运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运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参照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显著,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的症状,手术效果颇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宣传.
作者:肖仕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术前准备中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传统清洁灌肠、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灌肠次数观察比较,观察组平均(2.0±0.5)次,与对照组(4.5±0.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清洁度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5.92%(47/49),对照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与对照组16.33%(8/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准备中,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控制灌肠频次、提高肠道清洁度以及降低术中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晨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相应的,新时期医院发展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要求和相关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武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就针对儿童医院门诊护患矛盾展开研究,对有关数据资料、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与论述.1.儿童医院门诊护患矛盾的有关数据资料有关数据资料显示:(1)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有关数据资料如下: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门诊2012年5月~2014年5月护患矛盾发生36例,其中:静脉穿刺失败16例,占44%.护理人员解释不到位12例,占33%.患者家长不了解就诊程序,等候时间长而烦躁的有6例,占17%,其他类型2例,占6%.(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有关数据资料如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自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共发生 51例护理投诉,其中:护理技术质量类 15例,占31. 25%;护理服务态度类26例,占50. 98%;缺乏就医知识类3例,占6. 25%;排队耗时过长而烦躁类2例,占4. 17%;医院环境布局类2例,占4. 17%;其他 3例,占 6. 25%.
作者:郑文娟;张玉;李雁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腹部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护肤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3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严格比较,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h):(43.16±3.24),肠鸣音恢复时间(h):(33.21±2.34),能够进食花费时间(h):(7.53±1.21),对照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h):(51.97±3.28),肠鸣音恢复时间(h):(39.24±2.16),能够进食花费时间(h):(9.26±2.0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一天的MMSE评分:(21.38±3.06)分,两天的MMSE评分:(26.03±4.26)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一天的MMSE评分:(20.01±2.35)分,两天的MMSE评分:(22.34±3.2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的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展开医治,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小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给予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1例展开研究,依据随机数表的分组法展开分组,其中治疗组中61例患者,给予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照组中有6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治疗方法.结果:在治疗组中,患者的视力以及眼压变化均显著高于比照组的数据,且数据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且治疗组患者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数据均优于比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的情况有2例,且在三天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的情况有1例,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滴百利特滴眼液后渗出物吸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1%(3/61).比照组中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的情况有5例,且在三天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的情况有2例,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滴百利特滴眼液后渗出物吸收,有1例后囊膜破裂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治疗而言,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压,从而提升其视力,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作者:张荣;江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二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方案加以治疗,效果显著,适合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魏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体会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VAS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VAS疼痛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张怀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孕产妇的临床特征,总结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高血压孕产妇,按照孕产妇接受治疗的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接受硫酸镁单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联合应用硫酸镁、硝苯地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单一应用硫酸镁治疗的对照组74%,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蛋白尿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妊娠合并高血压孕产妇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孕产妇的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热美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Hp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7.72%)高于对照组(81.81%),P<0.05;治疗总有效率(97.72%)高于对照组(79.54%),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汉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分析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内科36名护理工作人员,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对其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分析比较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实施前后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