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志香

关键词:舒适护理理念, 临床护理路径, 甲状腺癌,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护理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临床护理路径前提下融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路径提升了术后整体的护理舒适度,维持了较高护理满意率,临床推广价值较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护理中辨证施护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带状疱疹护理中辨证施护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总例数为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方法,实施辨证施护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了17.14%,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水疱的结痂时间均比观察组患者的时间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护理中运用辨证施护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更好的改善症状,可以促进患者皮肤的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敏;葛永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试论医院评审日常统计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日常统计学评价作为医院评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客观、全面展现医院运行过程中各项情况的重要方式.而由于医院是以系统化的方式运行的,需要进行监测的统计学指标相对比较多,因此,有必要根据医院评审和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科学的日常统计学评价模式,确保医院评审相关的内容能够有序、有效开展.文章首先对构建医院评审日常统计学评价模式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就如何有效构建医院评审日常统计学评价模式进行相应的策略探讨,以推动医院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雷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

    目的:评价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对50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进行头颅CT检查,回顾性分析.将35例有脑损害症状的对象纳入观察组,15例无明显的脑损害症状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T检查情况.对比整体CT、MRI检查的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CT阳性率、结节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质/髓质异常率、陈旧性脑血管病病灶、脑白质发育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进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对象都发现异常的征象,阳性率100.0%%(25/25)高于单独CT检查46.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结节影、脑功能异常.结论: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可以发现结节病灶,辅助诊断,分析脑损伤症状的病因;但CT并不能明确所有的病灶,对脑功能改变的诊断效果差,无法有效的评估疾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我管理支持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自我管理支持对自我管理行为与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本院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量为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将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较为优异,且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代谢指标作为治疗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较为优异,且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自我管理支持,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梁曌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甘草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甘草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药,它主要是来源于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等的根茎,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皂苷等,在消炎、抗病毒、抗癌、抗溃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草的众多药理活性使得它成为医药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三萜皂苷在甘草中的含量高,对其有很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药理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今年来对甘草的研究报告不断增多,甘草类的药物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涵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偿献血的90名献血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90名献血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5名;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7.78%),实验组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可以提高献血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卫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应用

    目的:给予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1例展开研究,依据随机数表的分组法展开分组,其中治疗组中61例患者,给予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照组中有6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治疗方法.结果:在治疗组中,患者的视力以及眼压变化均显著高于比照组的数据,且数据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且治疗组患者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数据均优于比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的情况有2例,且在三天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的情况有1例,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滴百利特滴眼液后渗出物吸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1%(3/61).比照组中出现轻度角膜水肿的情况有5例,且在三天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的情况有2例,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或滴百利特滴眼液后渗出物吸收,有1例后囊膜破裂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8/6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治疗而言,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压,从而提升其视力,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作者:张荣;江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以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期间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LVEF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用药安全性对比,P>0.05.结论:对比美托洛尔单一治疗,在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基础上,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所需.

    作者:周广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

    在所有修复患者中,牙列缺失者是修复条件较差的一类,若要使全口义齿修复效果得到患者满意认可具有一定难度.牙槽骨重度吸收、无法取得稳定颌位关系的患者,制作良好固位和稳定的全口义齿具有极大难度.本文对影响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做一综述.

    作者:申证暄;赵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反复发作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治疗与小针刀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对反复性发作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接受治疗的52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患者予以传统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26例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VA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发作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晋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液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液采集后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受检者中的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出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根据检测的数据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测定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会延长,相比于37℃放置5~10分钟测定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水浴37℃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也会延长,当水浴2 h与3 h时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与37℃放置5~10分钟条件相比存在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水浴1 h的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60例出凝血功能正常的受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与血液室温下的放置时间及血液37℃水浴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在检验科应当为血液标本检验前选择合理的放置温度和放置时间,以确保血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测定的准确性.

    作者:李建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护与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护与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予基础服务,试验组予中医辩证施护.比较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满意指标;盆腔炎症状缓解的时间、需要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盆腔炎症情况;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满意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盆腔炎症状缓解的时间、需要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盆腔炎症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盆腔炎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护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提高满意度和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榴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观察和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段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6%,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0%,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复发,并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冰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成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刘辉;许桂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治并取材的结直肠癌患者174例,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对象100例,取活检组织以及血样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的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中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2项-3项TT占6.9%(12/174)、至少一项为TT占24.13%(42/174)高于对照组1.00%(1/100)、1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280位点、399位点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基因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TT分型会增加结直肠癌易感性,同时削弱化疗敏感性.

    作者:窦慧慧;廉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采用NIHSS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5.(2)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氯吡格雷治疗效果,可加强改善患者的脑部神经缺损状态,值得应用.

    作者:李继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紧张、恐惧、依赖及烦躁等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后,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依赖及烦躁不安等心理健康状态均能较之前有效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重要性不容忽视,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不良情绪,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金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参照组运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运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参照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显著,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的症状,手术效果颇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宣传.

    作者:肖仕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共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式,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情况.结果:优质组患者的肺部检查各项数值都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部情况,临床护理效果要好于传统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白癜风与细胞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白癜风与细胞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收治的240例白癜风患者视为Ⅰ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健康人群视为Ⅱ组,利用流式细胞仪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细胞亚群与甲状腺功能,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Ⅰ组受检者CD4+、CD4+/CD8+比值比Ⅱ组受检者低(P<0.05);Ⅰ组受检者CD8+、CD(16+56)+比例比Ⅱ组受检者高(P<0.05);两组受检者CD3+、CD19+比例没有差异(P>0.05).②Ⅰ组受检者TSH水平比Ⅱ组受检者高(P<0.05);两组受检者T3、T4、FT3、FT4水平没有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细胞免疫异常现象显著,在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甲状腺功能紊乱与白癜风的发病与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杨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