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葛久禹
目的:探究个体化医疗需求下中药临床教学平台模式的建立及实践研究.方法:以我院的2013级中医药专业学生120名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中药临床教学平台模式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个体化医疗需求下中药临床教学平台模式的建立及实践研究能够显著提高中医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直视下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效果.方法:选择计划生育中心84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夫妻双方身体健康,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患者,行开腹直视下输卵管吻合术.结果:随访84例患者,80例患者复通,复通率为95.23%,其中宫内妊娠患者69例(82.14%),出现宫外孕患者7例(8.33%).结论: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具有价格低、高成功率的特点,适合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黎会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预防对成分输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成分输血患者1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选取收治的成分输血患者130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种方案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77%,低于对照组的6.1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对成分输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崔会芬;胡映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生儿在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新生儿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新生儿根据出生的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新生儿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的人数为31例,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鸟巢式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质增长、出暖箱时间、血氧饱等的变化.结果:对新生儿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有所变化和不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要显著优于常规组的新生儿,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到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护理提高满意度,让新生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家属的忧虑感,同时也能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护理环境.
作者:严凡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PDCA模式管理下处理的物品、器械、器具、管道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实施PDCA模式处理的物品、器械、器具、管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提高,两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明显.结论:PDCA模式可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吕云妹;班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服务),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邓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全瓷冠因与牙釉质接近的透明度和折射率,其外观颜色与天然牙相差无几,可达到佳美学效果,加之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断提高的强度和韧性,越来越受到青睐.本文就常用全瓷冠材料的类型、制作方法及临床评价等综述如下.
作者:申证暄;赵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研究显示,档案管理为管理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医院档案中记录了医院有意义活动和重要的工作,见证了医院的壮大和发展,为医院内的特殊资产,为了对三级医院档案管理现况进行了解,因此,我院对三级医院档案管理现况调查与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综述.
作者:李杏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的40例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的40例早期讲保险乳腺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2个月后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与切开引流相当,但其切口小,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美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清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尿酸(UA)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2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对象的血清BNP、hs-CRP、cTnI、UA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NYHA I级患者的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NYHA分级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BNP、hs-CRP、cTnI、UA水平也逐渐上升(P<0.05).结论:血清BNP、hs-CRP、cTnI、UA联合检测,能为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冯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治并取材的结直肠癌患者174例,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对象100例,取活检组织以及血样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的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中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2项-3项TT占6.9%(12/174)、至少一项为TT占24.13%(42/174)高于对照组1.00%(1/100)、1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280位点、399位点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基因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TT分型会增加结直肠癌易感性,同时削弱化疗敏感性.
作者:窦慧慧;廉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对比.方法:选取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患者25例;参照组运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运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参照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显著,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的症状,手术效果颇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与宣传.
作者:肖仕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模式,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P发生率为1.67‰;对照组VAP发生率为18.33‰.对照组VAP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3,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模式,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即预防性护理措施干预模式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刘素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调研PDCA循环运用到眼科手术室护理监管内的成效.方法:选取开展医治的眼科手术患者102例,同时分为两组,试验组51例患者施以PDCA循环,对照组51例患者施以常规普通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施以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手术以前的探访率等.结果:调研指出了,试验组患者施以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手术以前的探访率都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即眼科手术室相关护理监管的一类高效的监管新兴观念,其处于增强患者自身的总满意率与手术以前的探访率方面优势明晰,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共对50例儿童结节性硬化症进行头颅CT检查,回顾性分析.将35例有脑损害症状的对象纳入观察组,15例无明显的脑损害症状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T检查情况.对比整体CT、MRI检查的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CT阳性率、结节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质/髓质异常率、陈旧性脑血管病病灶、脑白质发育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进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对象都发现异常的征象,阳性率100.0%%(25/25)高于单独CT检查46.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主要表现为低信号结节影、脑功能异常.结论:儿童结节性硬化的头颅CT诊断可以发现结节病灶,辅助诊断,分析脑损伤症状的病因;但CT并不能明确所有的病灶,对脑功能改变的诊断效果差,无法有效的评估疾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在治疗癫痫时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强调老年人在使用卡马西平时警惕其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若有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等,需谨慎使用,充分评估心脏的传导功能,必要时检测药物浓度,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马晓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实施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TG(1.92±0.15)mmol/L、LDL-C(4.89±0.15)mmol/L、HDL-C(0.84±0.12)mmol/L、TC等指标(6.25±0.12)mmol/L与对照组的TG(1.20±0.21)mmol/L、LDL-C(3.01±0.21)mmol/L、HDL-C(0.84±0.12)mmol/L、TC等指标(6.25±0.12)mmol/L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汪作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护理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数据分组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临床护理路径前提下融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舒适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理念融入临床护理路径提升了术后整体的护理舒适度,维持了较高护理满意率,临床推广价值较好.
作者:张志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和心理咨询在肝胆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性原则将这些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饮食和心理咨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护士满意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与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效果突出,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围术期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快速恢复,使患者术后可以减少卧床时间,帮助患者尽快下床进行恢复锻炼,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许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