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王兰兰;江行芳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症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方式,实验组患者行药物并行手术治疗的方式.并对两组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采取病灶切除手术后伤口愈合均为Ⅰ期,对照组患者共治愈18例,3例临床表现好转,3例无效,且术后一年追踪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实验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复发病例.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反流性食道炎病症治疗中应用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使用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的试验组(n=37例),以及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的对照组(n=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形成明显的治疗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反流性食道炎患者进行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祖庆余;姚颖杰;高丽华;陈立敏;王彩红;张彬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医院志愿服务的建设与管理

    医院志愿服务为广大就医患者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增进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无论是对社会、医院,还是患者和志愿者个人都具有显著的正能量.未来医院志愿者组织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认清自身定位,加强风险管理,探索长效机制.

    作者:郭兰谦;余菲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湿热敷对小儿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小儿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面瘫患儿63例进行观察,电脑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对照组31例小儿面瘫患儿常规针灸按摩治疗,给予治疗组32例小儿面瘫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对比两组小儿面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小儿面瘫患儿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显效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小儿面瘫患儿实施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的疗效显著,利于患儿预后及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敏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的原则及其项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着生物药物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不同品种的药物.因此对药物的质量必须进行保障,而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是重要直接的方法.然而,单单使用原有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已经不能有效的对新药物的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对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达到不断进步的生物药物质量控制要求.

    作者:韩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成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刘辉;许桂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沙格列汀、阿卡波糖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实际价值

    目的: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药物沙格列汀和阿卡波糖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以药物沙格列汀和阿卡波糖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药物沙格列汀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各项血糖指标均较高,Fins指标较低,而HOMA-IR指标较高,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Fins、HOMA-IR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药物沙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缓解胰岛素抵抗,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作者:张敏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抗核抗体(AN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阳性率以及分布情况,分析ANA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以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探讨ANA检测对RA患者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564例RA患者的ANA、抗CCP抗体以及DAS28评分等,了解RA患者ANA的分布情况,分析ANA滴度与抗CCP抗体以及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546例RA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56.4%.2.ANA滴度与抗CCP抗体、关节畸形数正相关,P<0.05;ANA滴度与RA疾病活动度无关.结论:ANA检测可辅助诊断血清阴性RA,ANA滴度与疾病活动度无关.

    作者:李云;孙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仅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约0. 1%[1],因此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容易遭到漏诊.本文拟报道亳州市人民医院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畸胎瘤1例,以期提高对此病病理诊断的认识.

    作者:蔡文静;胡兴祥;何夫义;陈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所有患者实施高频超声检查,统计患者检查诊断的效果和准确率.结果:经过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进行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8.65%(70/89).结论: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检查出患者的病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是否具有很高的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医治的86例老年病患者,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除了做和A组一样的护理外,另外进行人性化服务.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访,把患者对所受护理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总好评度为78.6%,B组患者的总好评度为96.8%,B组的总好评度大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老年病患者的护理中将大大提高患者对所受护理的好评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显著提高老年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穆玉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腹部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通过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护肤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6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3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的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严格比较,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h):(43.16±3.24),肠鸣音恢复时间(h):(33.21±2.34),能够进食花费时间(h):(7.53±1.21),对照组患者:初次排气时间(h):(51.97±3.28),肠鸣音恢复时间(h):(39.24±2.16),能够进食花费时间(h):(9.26±2.0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一天的MMSE评分:(21.38±3.06)分,两天的MMSE评分:(26.03±4.26)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一天的MMSE评分:(20.01±2.35)分,两天的MMSE评分:(22.34±3.2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的护理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展开医治,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显著,改善情况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小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溶脂性高、分子质量小等优势,当达到疾病部位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近年来,动物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依达拉奉可作用在多个器官中,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对改善患者的心血管预后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作用显著.

    作者:吴祝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部骨折老年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老年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4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试验组予干预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满意率、髋关节功能分值、髋部骨折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便秘、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在髋部骨折老年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作者:沈维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38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38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2018年7月收治,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有良性的完全性葡萄胎29例,部分性葡萄胎3例,恶性的侵袭性葡萄胎4例,绒癌2例.其中原诊断为良性葡萄胎在进一步诊治中确认为恶性的2例(侵袭性).其中在早孕1月之内发现异常1例,1~2月5例,2+~3+月25例,4+~5+月5例.产后28天内1例.结论:应提高在我区诊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能力,重点做好早孕期间血HCG的监测筛查.

    作者:德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分析

    目的: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本院通过采用内科护理以后,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该类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40例,把其中的70例患者选为对比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剩下的70例患者选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以及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内科护理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本院通过采用内科护理以后,患者的治疗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使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还能使患者提早出院,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阴囊水肿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阴囊水肿的护理.方法:选取收治的67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阴囊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肾病综合征并发阴囊水肿患者,可有效促进水肿的消退.

    作者:王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女性轻度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盆底中心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确诊的60例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骶四针阴部神经电刺激调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CI-Q-SF评分,比较其差异性.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I-Q-SF评分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ICI-Q-SF评分,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吕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彦玲;殷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余广益;罗小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