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对盐酸小檗碱片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何英;蔡永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 紫外分光光度法, HPLC法
摘要:目的:评价盐酸小檗碱片含量测定常用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谙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讨论、比较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测定方法不同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应尽快找到更加完善的测量盐酸小檗碱的方法.以弥补现行标准的不足.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骨科术后分别予内服加减当归补血汤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1疗程(6 d)中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在主、次症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是治疗骨科术后血虚发热有效的中药基础方剂.

    作者:陈明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科5号粉治疗慢性宫颈炎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5号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200例采用外用药治疗.10 d为1疗程,连续用药2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宫颈轻度糜烂者总有效率为100%;中度为90.5%,重度为79.0%.总有效率为91.0%.单纯型糜烂疗效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突型.疗效与糜烂深度和面积有关,对轻、中度糜烂及单纯型慢性宫颈炎疗效更好,无不良反应.结论:妇科5号粉治疗轻、中度慢性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匡继林;许永红;匡丽君;蒋谷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干预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胶体铋剂合抗生素加用针刺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及复发率.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4周作胃镜复查,作疗效判定.结果:总疗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嗳气吞酸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86.7%,对照组转阴率为6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6.7%,对照组复发率为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对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者.

    作者:李咏梅;吴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视觉电生理技术在中医眼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对包括视网膜电图、视觉诱发电位和眼电图在内的视觉电生理技术及相关进展做了全面的概括和归纳.回顾本技术在中医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同时,对本技术应用前景持乐观肯定信念.

    作者:肖跃群;郭争鸣;詹育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Hp清除率、根除率及远期根治率分别为84.5%、78.9%、70.4%,对照组分别为72.7%、63.6%、50.9%.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仲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

    从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季节、发病人群、传变规律等方面论提出该病可按中医湿热温病进行论治,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该病的主要证候类型,以及中医药防治该病的具体理法方药及注意事项.

    作者:尹周安;贺圆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内容的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案的制定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引入5个方面谈了<中药药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作者:魏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痔宁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痔宁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2%磷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4164~8.328 mg/ml,标准回归方程:Y=6649.5X+570.2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2.9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并配合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24例,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严密观察,疗效确切.治疗安全.

    作者:康薇;蒋燕娟;刘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甲组26例单纯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乙组3例局部痛点注射加针刀治疗,丙组34例局部痛点注射、针刀治疗并配合内服中药综合治疗.结果:疼痛评分丙组治疗后差值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价有效率甲组为42.31%,已组为66.33%,丙组为94.11%,3组有效率比较,P<0.01,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多种手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本病,疗效可靠而稳定,副作用小.

    作者:刘金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OD、GSH-PX活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SOD、GSH-PX活力、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婉娟;陈东风;张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挂挑针法加姜汁熨按治疗急性期面瘫45例小结

    目的:观察挂挑针法加姜汁熨按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风池,合谷及面三线挂挑针法加姜汁熨疗;对照组44例以传统直刺及透刺加生姜熨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38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84.4%,对照组临床痊愈28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3例,痊愈率为63.2%,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挑针法疗法治疗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封建国;赵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对照组用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配合骨盆纵向牵引,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曹国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对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控制血糖和饮食,且积极进行肢体和语言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翠琼;曾影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益肾泄浊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合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12.32±3.59)mmol/L和肌酐(324.85±127.38)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益肾泄浊合剂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BUN、Scr,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改善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痹痛消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惠者临床症状,取得与正清风痛宁相当的临床疗效.

    作者:毛梓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药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治疗,并对症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作者:刘勇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方合云南白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及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6.7%、75.6%,胃镜观察愈显率分剐为84.4%、75.6%,两组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溃疡面缩小、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Hp清除率较高.疗效相对稳定,依从性良好.

    作者:刘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化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为5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及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杨芬;曹培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甘利欣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利欣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以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8:20:2,v/v/v(磷酸调pH至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2nm;进样量:20 μl.结果:甘草酸二铵在24.96~58.24μ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1%,RSD%为1.3%(n=9),有关物质测定法专属性强;10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平均含量为5.9%,RSD%=7.5%(n=1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专属性强;甘利欣注射液质量较稳定.

    作者:罗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