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薇;蒋燕娟;刘丽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关性及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RA患者、70例非RA患者包括3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SLE、SS、MCTD等)和36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I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当GPI以0.28μg/ml为临界值时,RA组的GPI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AID组、风湿性关节炎组及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68.7%、26.5%、2.7%、2.4%,RA组的GPI阳性率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GPI阳性率与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分别为68.7%和67.2%,GPI和RF单项和/或双项阳性率达93.7%.结论血清GPI在各对照组中,以RA组升高明显,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除RF外诊断RA的新指标,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作者:陈锋;江训良;宁兴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杏丁加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用缬沙坦80~160mg/d控制血压,治疗组另给杏丁注射液20 ml/d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素氮(BUN)、肌酐(S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丁加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翠萍;冯其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OD、GSH-PX活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SOD、GSH-PX活力、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婉娟;陈东风;张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予自拟养血益肾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自拟补气养血固肾汤配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能明显提高安胎的成功率.
作者:肖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优选肠炎康胶囊剂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水煎煮条件和醇提条件,以秦皮甲素、乙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结果:筛选出了水提(药材加水量8倍量,煎煮2.0 h,提取2次)和醇提(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8倍,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浓度为60%)的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实验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路线及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梁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盐酸小檗碱片含量测定常用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谙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讨论、比较的方式.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测定方法不同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应尽快找到更加完善的测量盐酸小檗碱的方法.以弥补现行标准的不足.
作者:何英;蔡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络解痉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男性E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通络解痉法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盐酸育享宾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解痉法对男性E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康丰成;谭荣斌;潘治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利欣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以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8:20:2,v/v/v(磷酸调pH至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2nm;进样量:20 μl.结果:甘草酸二铵在24.96~58.24μ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1%,RSD%为1.3%(n=9),有关物质测定法专属性强;10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平均含量为5.9%,RSD%=7.5%(n=1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专属性强;甘利欣注射液质量较稳定.
作者:罗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顺势牵引动态复位法治疗胫腓骨干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2007年所收治的236例胫腓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156例,采用顺势牵引动态复位微创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的手法复位加牵引夹板固定.观察比较两组综合疗效、骨牵引重量、夹板调整次数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综合疗效、骨牵引重量、夹板调整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势牵引动态复位法治疗胫腓骨干闭合性骨折方法简单,骨折愈合时间快.
作者:肖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合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12.32±3.59)mmol/L和肌酐(324.85±127.38)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益肾泄浊合剂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BUN、Scr,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改善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手牵足蹬法组和药物加牵引组,各250例,治疗5次,观察疗效.结果:手牵足蹬法组总有效率96.8%;药物加牵引组总有效率30%.手牵足蹬法组疗效优于药物加牵引组(P<0.01).结论:运用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疗效肯定.
作者:司马雄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初步研究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免疫抑瘤作用.方法:以大鼠CRL-1548瘤株移植入雄性SD大鼠为模型,系统地观察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瘤重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平均抑瘤率高达51.3%,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瘤重量,明显促进NK活性和lL-2分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增强荷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是其抑制肿瘤效应的可能机制.
作者:陈力;郭永银;孟琼;余望贻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消眩止晕片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3:97);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天麻素线性范围为21~206 μg/ml,r=0.9997,回收率为98.55%,RSD%为1.67%.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能起到控制消眩止晕片中天麻素含量的作用.
作者:胡盛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甲组26例单纯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乙组3例局部痛点注射加针刀治疗,丙组34例局部痛点注射、针刀治疗并配合内服中药综合治疗.结果:疼痛评分丙组治疗后差值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价有效率甲组为42.31%,已组为66.33%,丙组为94.11%,3组有效率比较,P<0.01,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多种手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本病,疗效可靠而稳定,副作用小.
作者:刘金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细胞毒作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分化及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等方向,就亚砷酸注射液抗肝癌的基础研究现状及亚砷酸注射液用于肝癌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亚砷酸注射液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黄学武;李轶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文章综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治疗情况,认为中医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分型的准确性也影响疗效.
作者:焦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观察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4例,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按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西医治疗组7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和控制复发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其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单疮病毒性角膜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
作者:龙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痔宁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2%磷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4164~8.328 mg/ml,标准回归方程:Y=6649.5X+570.2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2.9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支原体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因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提供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进行支原体培养且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310例标本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对强力霉素敏感,敏感率为91.78%:其次为美满霉素,敏感率为87.67%,克拉霉素,敏感率为70.55%;对交沙霉素、左旋氧氟较敏感;对壮观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已经大部分耐药,其中壮观霉素耐药率高,达95.9%.结论:支原体的敏感性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且不同类型的支原体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应采用实验室结果而非经验指导用药.
作者:焦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例采用常规西医控制血糖、脱水、降压、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地抑制或减少了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损害,有效地改善了脑组织微循环和脑能量代谢.未见任何副作用.结论:川芎嗪是配合常规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杨梦华;陈仲川;王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