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丰成;谭荣斌;潘治平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例采用常规西医控制血糖、脱水、降压、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地抑制或减少了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损害,有效地改善了脑组织微循环和脑能量代谢.未见任何副作用.结论:川芎嗪是配合常规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杨梦华;陈仲川;王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了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其降血压作用主要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管内皮、阻断钙离子通道、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及有关心血管内分泌活性因子和调整异常的代谢、减轻靶器官的损害及调节免疫功能相关.
作者:刘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两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症状、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改善情况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DPN安全、有效.
作者:刘弟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支原体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因支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提供合理用药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进行支原体培养且培养结果为阳性的1310例标本进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对强力霉素敏感,敏感率为91.78%:其次为美满霉素,敏感率为87.67%,克拉霉素,敏感率为70.55%;对交沙霉素、左旋氧氟较敏感;对壮观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已经大部分耐药,其中壮观霉素耐药率高,达95.9%.结论:支原体的敏感性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且不同类型的支原体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应采用实验室结果而非经验指导用药.
作者:焦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口服补肾活血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口服益脑复健胶囊.两组均以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对照组为70.6%: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39.7%;且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雷文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优选肠炎康胶囊剂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水煎煮条件和醇提条件,以秦皮甲素、乙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结果:筛选出了水提(药材加水量8倍量,煎煮2.0 h,提取2次)和醇提(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8倍,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浓度为60%)的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实验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路线及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梁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消眩止晕片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3:97);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天麻素线性范围为21~206 μg/ml,r=0.9997,回收率为98.55%,RSD%为1.67%.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能起到控制消眩止晕片中天麻素含量的作用.
作者:胡盛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甲组26例单纯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乙组3例局部痛点注射加针刀治疗,丙组34例局部痛点注射、针刀治疗并配合内服中药综合治疗.结果:疼痛评分丙组治疗后差值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价有效率甲组为42.31%,已组为66.33%,丙组为94.11%,3组有效率比较,P<0.01,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多种手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本病,疗效可靠而稳定,副作用小.
作者:刘金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内容的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案的制定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引入5个方面谈了<中药药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作者:魏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程丑夫教授治疗1例瘘病的具体治疗过程,分析总结了他选方用药的经验.
作者:戴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等医专学制较短,临床课的学时较少,要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生的临床思维判断力和技能操作水平,就必须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其指向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目标.临床见习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往往需要带教老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在见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自我表露,并根据学生的情绪进行见习教学各个环节的调节,这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药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治疗,并对症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作者:刘勇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痔宁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2%磷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4164~8.328 mg/ml,标准回归方程:Y=6649.5X+570.2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2.9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及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6.7%、75.6%,胃镜观察愈显率分剐为84.4%、75.6%,两组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溃疡面缩小、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Hp清除率较高.疗效相对稳定,依从性良好.
作者:刘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下降,旷场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结论: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作者:罗文舒;皮敏;于海波;杨卓欣;刁利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并配合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24例,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严密观察,疗效确切.治疗安全.
作者:康薇;蒋燕娟;刘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Cm(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连翘苷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连翘苷在6.08~60.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50396.3X+892.4,γ=0.9996,加样回收率为96.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n=6).结论:本方法用于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
作者:黄际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温痹汤治疗属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属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温痹汤治疗,4周为1疗程.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自拟温痹汤治疗中医虚寒型胸痹心痛的冠心病,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心电图、血脂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绞痛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杨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对照组用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配合骨盆纵向牵引,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蠲痹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曹国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手牵足蹬法组和药物加牵引组,各250例,治疗5次,观察疗效.结果:手牵足蹬法组总有效率96.8%;药物加牵引组总有效率30%.手牵足蹬法组疗效优于药物加牵引组(P<0.01).结论:运用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疗效肯定.
作者:司马雄翼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