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霞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采用镶嵌式骨外固定器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15例.结果:本组15例全部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4~7.54个月).膝关节功能优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镶嵌式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髁部骨折的安全、可靠、患时功能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伟平;黄晨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了住院的48例腰椎损伤病人床上排便法的改良,采用侧卧位床上排便法.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缓解了病人心理应激反应,促进了排便,解决了腰椎损伤病人床上排便不习惯的护理问题,减少了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尹梅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题,从改变教学观念,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室模式和完善实验考核方法等5方面,系统地阐述如何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建壮;吕华冲;刘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等医专学制较短,临床课的学时较少,要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生的临床思维判断力和技能操作水平,就必须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其指向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目标.临床见习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往往需要带教老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在见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自我表露,并根据学生的情绪进行见习教学各个环节的调节,这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鼻窦灵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鼻窦灵汤治疗,对照组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所有病例均治疗两个疗程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灵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太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并配合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照组24例,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并通过精心的护理和严密观察,疗效确切.治疗安全.
作者:康薇;蒋燕娟;刘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及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6.7%、75.6%,胃镜观察愈显率分剐为84.4%、75.6%,两组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溃疡面缩小、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Hp清除率较高.疗效相对稳定,依从性良好.
作者:刘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化学成分、质量辨别、染色体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5方面综述了川续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川续断提供参考.
作者:钟美英;申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了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其降血压作用主要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管内皮、阻断钙离子通道、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及有关心血管内分泌活性因子和调整异常的代谢、减轻靶器官的损害及调节免疫功能相关.
作者:刘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胃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入选的95例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胃舒,对照组给予奥抗三联治疗,观察主要症状的改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1年后复发率为23.6%,与对照组相比(P<0.05).Hp根除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胃舒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傅力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利欣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以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8:20:2,v/v/v(磷酸调pH至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2nm;进样量:20 μl.结果:甘草酸二铵在24.96~58.24μ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1%,RSD%为1.3%(n=9),有关物质测定法专属性强;10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平均含量为5.9%,RSD%=7.5%(n=1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专属性强;甘利欣注射液质量较稳定.
作者:罗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痹痛消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惠者临床症状,取得与正清风痛宁相当的临床疗效.
作者:毛梓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痔宁洗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乙腈-0.2%磷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4164~8.328 mg/ml,标准回归方程:Y=6649.5X+570.2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2.9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作者:石军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内容的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核方案的制定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引入5个方面谈了<中药药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作者:魏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相关性及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4例RA患者、70例非RA患者包括3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SLE、SS、MCTD等)和36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I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当GPI以0.28μg/ml为临界值时,RA组的GPI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AID组、风湿性关节炎组及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68.7%、26.5%、2.7%、2.4%,RA组的GPI阳性率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GPI阳性率与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分别为68.7%和67.2%,GPI和RF单项和/或双项阳性率达93.7%.结论血清GPI在各对照组中,以RA组升高明显,对RA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除RF外诊断RA的新指标,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作者:陈锋;江训良;宁兴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Cm(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连翘苷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连翘苷在6.08~60.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50396.3X+892.4,γ=0.9996,加样回收率为96.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n=6).结论:本方法用于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
作者:黄际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药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治疗,并对症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作者:刘勇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泄浊合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12.32±3.59)mmol/L和肌酐(324.85±127.38)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5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益肾泄浊合剂能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BUN、Scr,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显著改善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Hp清除率、根除率及远期根治率分别为84.5%、78.9%、70.4%,对照组分别为72.7%、63.6%、50.9%.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仲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快速建立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针对病因进行健康教育等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胡凤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