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珍
目的:对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模拟自然溶血样品标本80份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正常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取该院现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验,并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并且溶血标本的AST、ALT以及LDH水平高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值得关注,积极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80例,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对其临床资料作分析.结果: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中变形杆菌的发生率与其他病原菌相比,明显较高(P<0.05).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的感染出现时间平均为(3.71±1.20)d.25例患儿体温≤37.5℃,33例患儿体温在37.6 ~ 38℃,19例患儿体温在38.1~ 38.5℃,3例患儿的体温>38.5℃.结论:新生儿脐部感染会增加其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临床应加强其脐部感染的干预,积极对脐部感染进行预防,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处理脐部感染,从而对新生儿的健康进行保证.
作者:詹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40例胸外科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均行单孔胸腔镜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管留置引流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3.12±10.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3.5±55.5)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5.5±2.5)d,平均住院时间(7.5±2.5)d.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45.23±11.20) min、(146.2±35.8)ml、(8.5±2.8)d、(15.5±3.6)d.两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05±0.25)分,对照组为(7.06±1.05)分;实验组住院满意率为90.0% (18/20),对照组住院满意率为70.0%(14/20),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与住院满意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无出血、浓胸以及胸廓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胸外科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病情恢复,值得采用.
作者:袁凌;刘霜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实验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1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荣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2.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压,值得借鉴.
作者:胡玉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CO2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O2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基层卫生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具体用药情况.结果:100例普外科患者共使用10种抗菌药物,头孢类药物应用率高,占患者总数的64%.结论: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抗菌药物未能够做到完全合理应用,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万代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的护理并作出回顾分析.结果:共有患者60例,其中好转48例、死亡3例、其中9例患者转为上级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为96%,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疾病变化,并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杭妮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胆囊息肉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组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远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孟巧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间该院接诊的50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病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综合分析本组CT检查的结果,挖掘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法的意义.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其中CT检查提示良性6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有57个,所占百分比为93.44%,良性结节直径(4.2±1.3)mm;CT检查提示恶性结节4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的有39个,所占百分比为95.12%,恶性结节直径(1.4±0.3)cm.结论:于肺内小结节良恶性中积极应用CT诊断法,可提高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李建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15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效果显著,使疾病尽早得到治愈,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作者:杨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剂量分布、CI、HI.结果:观察组患者靶区大剂量高于对照组患者,CI、HI值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宫颈癌,能够更好的满足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并且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降低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小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对两组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例数为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0例,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姣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例(8.33%)和护理满意度91.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服务,能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崔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肺癌组,另选择同期经体检中心检查排除肺部病变的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五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做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EA、CA125、CYFRA21-1、NSE、以及SCC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以及肺癌病变病理分型中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修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各个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医院档案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渐渐走向标准化道路.电子档案的出现标志着医院档案管理正式走向信息化道路,不仅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而且显著提升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对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相应探究探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并从中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饮食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措施以及输血期间护理措施等等.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措施之后,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内科护理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组,均包含53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复发肾结石的状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53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为75.47%;研究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6.43%,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26.42%;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肾结石状况,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岳春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该院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外科收治的88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分为不全梗阻42例(择期手术)和完全梗阻46例(急诊手术),比较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择期手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急诊手术为28.1%,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择期手术2年和5年生存率为88.1%和66.7%,急诊手术为84.8%和65.2%,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一期行肿瘤切除吻合术安全有效,尽可能灵活采取手术方式,争取一期切除肿瘤,以便获取满意疗效.
作者:朱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原位切肝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性肝切除术治疗)及研究组(原位切肝术治疗)各6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切肝术治疗肝脏肿瘤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潘雷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