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巧莉
目的:比较分析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7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有限切开组(38例)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40例),并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2年随访,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有限切开复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有限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较高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勇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途径.方法:笔者回顾分析了该院传染病门诊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收治1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控制,实验组接受分级预防和控制,比较两组患者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疾病控制和预防措施,实验组治疗整体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治疗整体有效率仅为8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传染性疾病不同的感染程度,采取分级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建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各个科室接受用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干预,参照组没有进行用药干预.结果: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的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处方不合格率降低了45.9%,抗菌药使用率降低了35.8%,不良反应率降低了6.9%,康复时间缩短了4.2d,抗菌类用药费用减少了1400元,用药总费用减少了2313元.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有利于患者临床用药科学化、合理化,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避免医患纠纷,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包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得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显著,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毛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动脉穿刺情况,总结穿刺经验.方法:2009年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开展先心病手术114例,据惠儿年龄、体外循环、血管条件、术前准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动脉穿刺点,麻醉后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结果:首选桡动脉62例,1次穿刺成功72.58% (45/62),多次穿刺11例,合计成功率90.32%(56/62),失败率9.68% (6/62);股动脉1次穿刺成功率85.11%(40/47),合计成功率100.0%,未见动脉切开率;术后出现1例穿刺部位出血.结论: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动脉穿刺点选择首选桡动脉,而后选择股动脉.
作者:房丽华;杨狄;李晓霞;贺洋;周曼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社区医院是社区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病区常备药品的管理会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关乎整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结合当前社区医院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然后就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做好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在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产科上岗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为观察组护生提供Mini-CEX联合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教学模式,而为对照组护生仅给予临床传统教学方法,由带教老师传授临床基础理论知识.观察两组护生基础理论成绩与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观察组护生95%总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应用于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满意成效,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扩展理论知识,稳固实践操作技能,为临床护理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温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裸眼视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 mo,观察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6.8±92.4)μm、(331.7±68.3) μm、(316.7 ±56.8)μm;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86.8±92.4)μm、(371.7±65.3) μm、368.7±59.3)μm;术后1、3、6 mo,观察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4±0.3、4.6±0.4、4.7±0.5;对照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3±0.2、4.4±0.5、4.4±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球结膜下出血4例,15d后均自行恢复,3例有短期眼压升高,无视网膜撕裂、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栓等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瑛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所产生的效果(如患者满意等)进行对比,并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DIC、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喜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高达(94.87%).结论:对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于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阴道分娩安全管理对于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9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另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90例初产妇分娩数据作为对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本次研究中通过对90例初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助产技术应用以及疼痛管理等分娩安全措施,剖宫产率由原来的70%降低至50%.实施安全管理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提升分娩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因此在阴道分娩产妇分娩中实施分娩安全管理是必要的.
作者:兰黎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中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玛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62例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原因,并将其纳入研究组,而后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偶发性流产患者60例患者,将其纳入常规组.结果:经临床总结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绒毛染色体反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共有48例患者胚胎染色体反常,发生率为77.41%,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关键所在.结论:胚胎染色体存在着异常现象,是导致患者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关键所在,未来临床治疗期间,调查患者流产病因学.与此同时,还应予对患者胚胎组织染色体进行相应的检查,进而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刘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外科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5人.对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程序,对研究组进行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也要高于常规组.两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实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化,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晓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多层螺旋CT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以病理诊断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和手术证实,101例患者共计囊性病灶127个,良性93个,恶性35个.MSCT准确定位囊性病灶121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1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3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1个、卵巢囊腺瘤19个、输卵管脓肿12个、子宫内膜癌11个,其它4个),定位准确率95.28%;定性准确105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0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2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9个、卵巢囊腺瘤16个、输卵管脓肿8个、子宫内膜癌7个,其它3个),定性准确率82.68%.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不同类型的盆腔囊性病变有比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具备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从服药时间、给药方法、饮食对药物的影响3个方面对常用口服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郑晓春;宋巧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实验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5%,对照组为1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荣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与钢板组,每组各51例,钢板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状况.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状况与钢板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7鈤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患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是咳嗽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音粗糙等症状,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3.45±1.23)岁,病程1个星期~4个星期,平均病程(3.58±1.89.)个星期.结果:8例患儿为左上叶,28例患儿为右上叶,右11例为中叶,22例患儿为右下叶,10例患儿为左下叶.主要病变:肺部的纹理逐渐增多,存在大面积的、斑片状影.结论:CT影像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