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的影响

冀福林;刘霞;洪维英;刘荷英

关键词:骨科, 皮肤预处理, 皮肤消毒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病人皮肤预处理对皮肤消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的方法来对比不同预处理干预对骨科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细菌进行清除,所需骨科手术病人每组至少50人,分3组;分别用肥皂波加生理盐水清洁、75%酒精擦拭、0.5%聚维酮碘擦拭对手术区域进行预处理,分别对手术区域预处理前、后、消毒后3分钟、手术切皮后60分、120分进行采样送培养.结果:三组患者预处理后与预处理前相比菌落总数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组下降幅度较大,与A组、B组相比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P<0.05),手术处理后至切皮后的120 min患者局部皮肤菌落总数均为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预处理对手术区域的细茵清除是有效的,临床上杀菌剂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瘢痕子宫在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引发因素与剖宫产史存在相关性,该疾病主要为剖宫产导致,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也可引发此病.近年来,国家生育政策不断放宽,我国达40%以上的高剖宫产分娩率[1,2],使得临床产科医生正面对更多的产妇,且该类人群均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由此可见,为其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不仅使母婴双方健康得以保证,同时使其生命安全得以保证.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表明,只要充分把握阴道试产的指征、严密监护产程变化,瘢痕子宫是可以经阴道分娩的[3].鉴于此,此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遵分娩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现将具体内容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蒙叶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河州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红河州某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结核相关态度行为持有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红河州红河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为55.19%,其中对结核病诊疗免费机构知晓率27.09%、结核病减免治疗政策知晓率17.39%、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8.48%.当同学、室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91.3%的学生会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治疗,如果自己得了结核病87.79%的学生会直接或委婉提醒周围的同学去医院检查.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主要通过广播、电视(62.22%),其次是报刊杂志(51.11%)、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40.22%),78.01%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核病宣传活动.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开展以结核病防治为主题的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防治结核病相关生活习惯和行为.

    作者:杨水波;郭继丰;李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30日期间在该院进行了健康体检的60例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脂肪肝、肾结石、肝囊肿等症发病率较高.其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其次子宫肌瘤、胆囊息肉等疾病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论:腹部超声能够对腹部疾病的早期诊断起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是诊断脂肪肝等疾病的重要检测方式,应广泛应用在健康体检中.

    作者:张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助产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症状改善率90.0% (36/40)显著高于剖宫产组77.5% (31/40) (P <0.05),但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中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羊水粪染比例、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均能有效改善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母婴结局,但阴道助产较剖宫产更能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症状.

    作者:曾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分别为(6.77±1.32)d和(3.65±0.67)h,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给予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晓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 12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诊疗、辅助检查及手术病检结果,58例患者的诊治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相符,2例误诊,诊断准确比例达96.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准确率较高,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验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尽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洪苑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原因及其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七氟醚麻醉,同时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麻醉苏醒期间护理,采用4分量表进行评估患儿麻醉苏醒期间躁动.结果:300例患儿发生躁动15例,占比5.00%;躁动患儿出现静脉输液、滑脱1例,切口包扎脱落、出血1例,不良后果发生率为13.33%.结论: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主要与年龄、术前焦虑以及陌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事件发生率.

    作者:佘本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及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评价我院妊娠期和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妊娠期患者50例哺乳期患者,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总结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临床常用药物.结果: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在抗菌药物、镇静剂抗抑郁药物、降压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和胃肠道药物等临床常用药物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的临床用药中,医师和药师要明确按照药物分级标准掌握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根据患者的生理变化及药理特征严格把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袁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51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4.27±1.53) mg/L,尿糖值为(3.43±0.2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08±0.88) mg/L、(1.96±0.17)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糖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情况,避免漏诊、误诊,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刘志艳;周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柴胡加龙牡汤治疗癔症的体会

    癔症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多发生于文化素质偏低的女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表现为躯体、感觉、运动等诸方面的障碍,常见有癔病性抽搐,癔病性昏睡,癔病性失明,癔病性失语,癔病球,多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为诱因,而每次的诱因大致相同和类似,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本病现代医学治疗以镇静、暗示治疗等心理治疗为主,一般无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维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为痔疮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6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6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痔疮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中医对其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耿佶;邱允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善微循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改善微循环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简单随机将2015.02~ 2016.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9例.给予所有患者重症胰腺炎一系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添加改善微循环疗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根据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LT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数据进行对比,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率、转手术治疗率、内科治愈率.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PLT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转手术治疗率、内科治愈率分别为5.13%、94.8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治疗中改善微循环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邓敏;董家科;陈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治疗作用的研究

    急性脑梗死(A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造成患者死亡.相关专业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单独致病原因[1,2],它的致死率已经处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致病因素之上[3].本文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及Barthel指数(BI)等方面评分,对比分析高Hcy组和正常Hcy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原发性高血压联合应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该科接诊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入的74例病例进行分组:实验与对照两组各37例.两组都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同时加用缬沙坦.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是(124.1±6.8) mmHg、(81.0±2.2)mmHg,对照组是(137.9±2.6) mmHg、(89.3±3.4)mmHg.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患施以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自100例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非陈旧性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检测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均高于B组;缺血性T波、损伤性ST段上升发生率低于B组;坏死性Q波方面A组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采取心电图诊断,特异性较高,但是准确度和敏感度相对较低,应用价值一般.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在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8例采用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28例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 <0.05;在18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成功受孕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不孕不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移动端健康行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初探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行为综合评价体系.方法:文献查阅法:查阅了HPLPII量表或相关文献;调查研究法:我们对妙健康移动端APP活跃用户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收集移动端用户健康行为、生理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依据用户的行为特征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基于移动端应用,我们能够获得用户多项健康指标,如身高、体重、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数据.根据用户在APP上的操作了解用户的行为特征,依据HPLPII及相关文件,我们建立了一套用户健康行为的评价方法,用于客观评价用户的行为对其自身健康的影响.结论:通过移动端应用,我们能够收集用户多项健康相关行为数据,并能够从运动、营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等不同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及评分,此评分能够使得用户了解其行为对其健康的影响,使得用户能够了解自身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对用户的健康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其健康具有正向的影响.

    作者:孔飞;赵进;张平;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秋季腹泻小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其中口服组患者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思密达应用,而灌肠组患者进行思密达灌肠治疗,所有患者随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灌肠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口服组,而灌肠组患者缓解症状所需时间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思密达灌肠应用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疗程短,见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早期接受护理干预与为接受护理干预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评价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状态并比较各维度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恐怖、睡眠、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评分略偏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意识增强,提高康复积极性.

    作者:代茂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研究

    髓机选取实施转运交接管理前3 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3 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交接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患者转运交接管理系统显著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